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90课-讲记脉络&法师辅导
课前引导
1、《大圆满前行》包括闻法方式和所讲之法。所讲之法分三:共同外前行、不共内加行、往生法。不共内加行分五:皈依、发菩提心、念修金刚萨埵、积累资粮、上师瑜伽。现在学习的是不共内加行之皈依部分。
2、上节课对“皈依之学处”科判进行了总结。之后宣讲了“皈依之功德”的内容,我们了知皈依是一切正法的基础,能成就善果远离不善,即便鲜少的与皈依所依的三宝结缘,也能获得解脱利益,可见皈依功德之大。
3、本课继续学习“皈依之功德”,并对皈依品进行了总结。宣讲了的皈依不可思议的功德,并告诫我们若想遣除一切损害,获得解脱和佛果,一定要从内心深处皈依三宝,善法功德自然增上。
本课脉络
第一次法师辅导
祈祷上师三宝,除了已经成熟的异熟果没有办法改变,其他都是可以通过虔诚的皈依三宝改变的。因为业分定业和不定业,如果方方面面都有改善,说明现在的情况都是暂时的违品,可以通过善法消除。恶业的本身也有催化的作用,会使往昔的善根提前成熟。我们学佛的任何道理都是用来观察自心的,不是用来观察别人的。
生西法师辅导
如果我们没有把前行的法要修好,就很着急的往前跑,跑到这些密乘、最究竟的大圆满等等,修到是可以修,观托嘎也好、或修等净也好、或者修生圆次第也好,都可以修。也许有时候可以修出一点点感应,但是这个不好说是不是真实的可靠的解脱道。因为如果没有菩提心,那即便是修出了一些感应也不算是菩提的因。那如果没有出离心的话,即便修出一些感应也不是解脱道。
一
修行人应从内心深处皈依三宝,将修行的障碍变成顺缘,并使善法越来越增上(2-15)
生西法师辅导
皈依的修法就把我们安置在真实的内道当中。因为有很多人,比如外道,也是想要出离的,想要解脱的心也有。但是皈依,生起了解脱心之后,外道就皈依他自己的天神,他们自己的一种道。佛法就皈依佛、法、僧三宝,从这儿开始有差别了,内外道以皈依别,意思是说从这儿就开始有差别了。
如果我们要想把修法的念头保持下去,凭着我们自己的一些善根、福德,远远不够,就必须要依靠具有加持力的上师三宝。
首先要有信心,有了一分信心,我们去祈祷,得到加持,我们的信心就会增上。增上之后,我们再用这个信心,再去不断祈祷、恭敬,再生起信心。我们信心得到加持,又增上。所以慢慢我们信心就会不断增上。
1、皈依是斩断不善相续的最好途径:(2-7)
1)内心深处皈依三宝的利益:自然而然会增上信心、清净心、菩提心、坚信因果等善法功德(2-3)
A. 不管出世间法,还是世间法,信心都非常重要
B. 有了信心,动作不得不快,做任何事都有效率
2)将皈依、祈祷三宝弃之一旁的过患:不论现在的出离心等多么善妙,也很容易被外境诱惑,心随境转(4-5)
A. 原因:
a. 形形色色的外境容易蛊惑人心
b. 自身智慧浅薄,无有主见
B. 危害:有将现在所奉行的善法抛之脑后,轻而易举走向罪恶的危险性
3)结论:彻底斩断不善业的相续,没有比皈依更殊胜的(6-7)
A. 原因:完全依靠自力,一般人很难不受外在影响
B. 对治:
a. 一方面要有正知正念,要有“刹车”能力
b. 同时最关键是要皈依三宝、祈祷三宝
2、皈依是遣除障碍的最好途径
1)末法时代,祈祷度母和莲师,可遣除修行中的违缘(8-10)
A. 祈祷内容:
a. 不会念二十一度母祈祷文,就念度母心咒
b. 不会念祈祷莲师的仪轨或伏藏品,就念莲师心咒
B. 修行中所遇到的违缘:
a. 愿望:
a)很多人希望行持善法能够善始善终
b)出家人想终生清净戒律、闻思修行
b. 现实情况:
a)魔众干扰相当厉害
b)随着外缘的诱惑,内心的烦恼增上
c)最终身不由己,被恶业河流卷走
C. 修行方法:常常祈祷三宝,时刻有祈祷三宝的意念。教言:拉雪堪布和法王如意宝
D. 利益:无论身处何处,修行的境界和善良的人格都会保持下去,延续下去
第一次法师辅导
这些都是上师留给我们的窍诀,是经验之谈。高僧大德实修时的经验是,我们的信心时常不牢靠,所以不要太过相信自己,应该时刻祈祷三宝。但是也不能走另外一个极端,就是我祈祷三宝,自力的部分一点都不用功,上师对这种行为也是会呵责“没办法像扔石头一样把你扔到极乐世界去的”,所以我们要把握中道,对自己负责。
生西法师辅导
我们在皈依过程中,没有经常性的忆念三宝,没有经常性的对三宝产生强烈的信心,我们没有做这些因缘,我们的分别念就会不断的生起,其他的邪知邪见、邪友、邪知识,还有非人、波旬等,他们因为你没有忆念三宝的原因,就有机可乘,就可以接近你、影响你。
既然佛陀有这个愿力,莲花生大师有这个愿力,很愿意帮助我们,那我们就要开口,一定要开口要,开口要了他们才会给,如果我们不开口,只要我的自尊心,就是靠自己,那么因缘不成熟也没有办法跟他建立这种联系。这是一个因缘法则,他具有功德但是还是需要你去祈祷,你要去要,否则的话你不开口他给不了你。
2)精进皈依三宝、祈祷三宝,将障碍变成顺缘,并使善法增上(11-15)
A. 圆融理解修行与违缘(11-13)
a. 精进行者,魔众尤憎恨
a)不好好闻思的人,魔众不会加害
b)越精进的人,魔众越喜欢干扰
b. 深法之时,黑魔亦猖獗
a)常会面临世间名声、地位的种种诱惑
b)亲朋好友的百般阻挠
c)会出现病痛魔障的层层违缘
d)心里会疑惑重重、妄念纷纷,各种障碍变化多端
第一次法师辅导
我们要习惯用修行的眼光看待自己周围的一切,而不要始终用凡夫人习惯性的习气去看待一切,当出现违缘时,不要太过分落在以事论事上,非要评判出你错我对,这样没有太大意义,有时虽然需要有贤劣取舍,但如果搅在事情的现象当中,说明你早已远离了修行的见解,修行的见都没有树起来,又何谈修行?所有的贤劣和取舍真正说起来是无功无过,它是一种明言的幻化相,从明言现象角度来说,修行人应该该取取,该舍舍,但不能就一件事的现象中让自己生起烦恼,以这个为原则。
生西法师辅导
修行的人越精进他自己内心当中邪分别念,恶的分别念还有这些魔性就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少很多魔众就会非常的忌妒,非常憎恨这些人,因为他一旦修行,不单单是自己修行,他修行的力量可以影响其他的人。因为魔就是以伤害众生为业的,他是蛊惑众生让众生生烦恼而堕落而成为他的魔子魔孙,或者有时候魔众就是为了让这些众生堕恶趣流转轮回,他们会以这个为业。
B. 如理对治障碍(14-15)
a. 方法1:精进皈依三宝、祈祷三宝
b. 利益1:
a)不容易退失道心
b)修行的障碍会变成顺缘
c)善法越来越增上
c. 方法2:意志坚强
d. 利益1:
a)魔众无机可乘
b)善法不会因暂时的违缘而断灭
生西法师辅导
精进但是执著重就是没有智慧的人,最容易受到魔的伤害。精进但是有空性智慧摄持的,魔伤害不了他,他很精进,但同时也安住在无执著、如梦如幻的智慧。又不精进又没有智慧的人,魔也不会伤害他,因为这种人本来就是处在魔界当中,所以说魔不会伤害这种人。
我们要有一种心理准备,违缘出来我早就准备好了,但如果没有心理准备信心满满地往前走肯定没有违缘,那出来违缘的时候自己就受不了。
修行者也应该有个团队,依靠一个团队的力量,有时候叫共修的道场,有时候叫寺院道场等,团队的力量就可以帮助我们,如果一个人靠自己打拼的话,有的时候根本坚持不了。团队有团队的加持力,当我们在失望的时候有人来鼓励我们,有人来引导开导我们,有人和我们一起分担,这些方面其实都是帮助我们走出困境、困惑这样一种很好的环境。
二
祈求平安不应取的方法:降伏法(16-32)
1、降伏法并非人人都能行持
1)不开许的情况:不如法的降伏事业(16-28)
A. 不如法的表现:(16)
a. 动机:为了保护全家平安、除病免灾
b. 行持者资格:
a)没有得过灌顶与传承
b)未曾圆满持诵基数密咒
c)没有生圆次第的境界
d)会生起嗔心
c. 行为:唯一做的就是血肉供养
B. 原因:(17-18)
a. 迎请智慧天尊维护世间利益,就像把国王从宝座上拉下来,吩咐做扫地的事情一样。米拉日巴尊者教言
b. 以嗔恨心行持,自己会因此堕入地狱
c. 无法请到圣尊赐予吉祥。帕单巴尊者教言
d. 会沾染上苯波教吟诵的过患
e. 所作所为都是欺骗众生
生西法师辅导
苯波教自己在修行的时候,主要是血肉供养很着重,他们把羊、牛杀了之后,摆在他们天尊的面前开始供养,然后承办一些世间的事宜,苯波教教主没有慈悲心、空正见、生圆次第的境界。如果这些僧人们也是没有生圆次第的境界、慈悲心,只是用这样的一种血肉供养,来取悦天尊的话,所做的情况、事业和苯波教的事业是一样的。苯波教通过这样一种杀生得到的多大的过患,那么现在这些形象上的僧人必将沾染同样的过患。
2)不如法的降伏,是个人的过错,并非密宗的过失(19-28)
A. 是个人的过错:
a. 汉地有个别“上师”打着密宗旗号宣扬降伏、双运,让大家做不如法的事
b. 当年藏地也有个别寺院和僧人的行为与教理不符
c. 有些行持密宗的人,因为贪财、贪色、贪名声,行为上出现差错
B. 并非密宗的过失:
a. 密宗教义经得起任何观察
b. 以显宗教义衡量,也找不到可遮破之处
2. 降伏开许的情况(29)
1)只对没有私心、能成办弘法利生事业的人开许
2)对应降伏的十大应诛,有能力却不降伏,则犯密乘戒
3、圆融理解降伏法(29-32)
1)不能一概而论,认为谁都不能修
A. 以自相嗔心摄持,不能修:
a. 不可能降伏对方,反而成为自己堕入地狱之因
b. 无法得到三宝的维护,今生来世只能成就黑暗的恶果
B. 以悲心摄持:即使只能做一个降伏形象,也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2)对不可思议的境界即便不起信心,也要观清净心
A. 如果见双身像或降伏法就产生恶心、嗔心,这是愚痴的行为
B. 不可思议的境界并非我们智慧的对境
第一次法师辅导
我们要了知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做降伏法,首先行持诛法的人必须要有无缘之大悲,悲心极其殷重。不是随便去做,绝对是对于佛法和众生有极度损害的对境,有大利益和大必要,说明也能够洞彻因果,我们在外相上是根本抉择不出来的。第三个条件就是一旦诛了之后,一定能够将它超度清净刹土,没有这个能力就不能做,必须要有这几个条件才能行持这样的事业。
自己出现违缘,最好的方便方法就是依靠显宗发菩提心的方式,真正发起一种悲心去面对,如果有非人的烦恼,真正对非人生起一种悲心,之所以会损恼你,是因为你以前特别严厉地损害过它。发起这种悲心,以悲心舍弃自己,因为我以前伤害过你,现在诚心诚意忏悔自己的罪业,是我们用分别心可以圆得到,有这种意乐时所有的违品随之而消失。
生西法师辅导
如果我们平时自己一个人修的话,应该把这个咒力,降伏法或者说威猛法对着自己的我执来修,调伏自己的分别念、邪见、罪业、自己强大的我执,这方面来修降伏法要比寂静法来得快。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有很大的违品过不去的时候,修一些威猛法,很快就可以把我们的我执、还有很重的罪业调伏,但是发心仍然是重要的。
三
祈求平安最保险的方法:念修皈依(33-45)
1、原因:以不如法的降伏事业祈求平安有诸多过患(33-41)
1)得不到智慧天尊与护法神的护持
2)使黑法方面的鬼神云集,享用供品及食子
3)鬼神眼前能做一些利益,从长远看只会带来不幸
2、皈依三宝是最保险的(42-45)
1)佛教加持力,无与伦比。公案:米拉日巴超度施主,而苯波教却无法办到。(34-41)
2)迎请寂静调柔、戒律清净的上师僧人,来家里念诵十万遍皈依偈(42)
A. 入于三宝庇护下
B. 今生不会出现不快之事,一切如愿以偿
C. 得到善法天众的竭力保护
D. 黑法魔障无法靠近
3)个人以欢喜心念诵(43-48)
A. 对众生能赐予平安,自己圆满修行
B. 对自己是永恒的保护
C. 邪魔外道不能亲近,善法护法神经常保护。公案:盗贼听到后,脑海中回响皈依偈,免受鬼魔伤害;盗贼被迫念皈依偈,后来出家为僧。
四
正确理解四皈依的合理性(46-56)
1、合理性
A. “四皈依害死人”的说法,是经中特定的故事情节,不能以此说四皈依害死人
B. 四皈依是在三皈依的基础上,加上皈依上师,并非大逆不道的事情
a. 如果上师是魔鬼,不皈依也无可厚非
b. 汉传、藏传佛教中,上师都是值得皈依的对境
a)三宝的教义是依靠善知识传递,否则无从得到佛教的真义。教证:《苏悉地经》《大辨邪正经》
b)上师就是“宝”,皈依三宝和皈依四宝没有差别。教证《华严经》
c)上师即是佛,皈依佛后,再皈依与佛无别的上师,合情合理。教证:《大教王经》
d)汉传佛教早晚课的念诵仪轨,好多来自上师的结集和语言
e)做皈依时,念三皈依或四皈依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2、应取之行为
A. 言行谨慎
B. 不能断章取义诽谤
3、随便诽谤的过患:永远沉溺在地狱中感受无边痛苦
五
总结“皈依之功德”(57-65)
1、皈依之功德
A. 今生可遣除一切损害——千万魔众也不能加害
B. 后世可获得解脱与佛果——即使受戒后破了戒,心智不正常,因为皈依了佛,也不会堕入恶趣,并能逐渐获得解脱
第一次法师辅导
破戒不会堕恶趣要中正的看待,不要当成自己随意破戒的理由,因为内心真正皈依的人是不会懈怠的。皈依如果修到位,后面的修法都很容易出现验相,功德非常大;如果没有修,始终是个门外汉。
2、应取之行为
A.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舍弃皈依。举例:法王如意宝和格西兰任巴,宁舍生命也不舍三宝
B. 有因缘的时候,还应通过各种方法劝他人皈依。公案:长者以金钱奖励令女儿皈依,女儿死后转生天界
C. 给没有能力放生的旁生多念皈依偈,念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的名号
D. 以欢喜心修持一切正法之根本——皈依
a. 能以闭关的方式修最好
b. 实在没有条件,数量上也要尽量完成
第一次法师辅导
皈依修到位,后面几个修法很容易出现验相,而且功德非常大,不可思议。皈依如果没修好,所有的一切功德和戒律的根本都无法生起,还只是佛门的门外汉,所以皈依要用自己一生的时间经常去反观、修习和串习。
六
总结“皈依”品(66-70)
1、结文偈(67)
2、随学大德,以此祈祷文来回向,坚固信心(68)
1)有信心,什么事情都好办,对修行有积极性
2)对修行没信心则不是修行人
3、珍惜来之不易的讲闻机会(70)
1)上师:没有特殊违缘,上师会继续传讲下去
2)弟子:
A. 无论如何闻思修行不能舍弃
B. 无论在哪里,一定要树立佛幢
法相名词
1、圣道:(术语)圣者之道也。总称三乘所行之道。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著
2、降伏法:修五大明王等法退治怨敌恶魔也。五部尊法之一。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著
编写师兄:定解X04 X08 X14 X16 X17
审核师兄:定解X01
温馨提示
对本课有疑问、建议?
请点击阅读原文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