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把“慈悲”这个词理解为对他人的慈悲。其实还少了一层理解:慈悲不仅仅是对他人,也应该对自己慈悲。就如心理学里比较重要的理念:爱好自己,才能爱好别人。
我也认为,爱自己就是毫无顾忌地满足自己的情绪需求,爱自己就是做回自己,不用管他人的感受。于是,想发脾气时便发脾气,爱怎样就怎样......诚然,对着别人肆无忌惮地释放自己的情绪,确实能给自己带来一些短暂的安慰。
那么,这些真的是爱自己吗?是对自己慈悲吗?并不是!舍得花钱的结果是入不敷出,买了大堆没用的东西,整理时后悔自己冲动,懊恼浪费钱的行为;对着别人乱发脾气的后果是,别人离你越来越远,自己也不开心.......
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一定要先把自己照顾好,一定要先正确地爱好自己,才能有能力去爱别人。
形象一点来说,把你的心比作一个杯子,如果杯子是空的或者没有装满水,当别人需要水时,你就给不了或者只能给那么多;当杯子里的水满得溢出来时,你才有可能给予别人足够的水。
爸爸妈妈如果儿时很喜欢控制你,给你制定很多严厉的规则,那么长大后,你会特别追求自由,你会反感任何人对你提要求,反感任何人企图改变你;爸爸妈妈如果在你童年时比较忙,经常忽视你的要求,或者经常没有陪伴你,那么长大后,你会特别希望得到重视,特别喜欢被表扬被赞同,特别反感不同的意见,特别喜欢在别人身上找到自己的安全感;爸爸妈妈如果在你童年时经常打击你,批评你,那么长大后,你会比较自卑,害怕与人交往。
这些缺失的心理养分,这些在成长中受过的伤需要自己先察觉,自己先治愈,与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解,原谅爸爸妈妈的养育方式,因为他们也是第一次当爸爸妈妈。
我允许我是这样的,
End
文字:小树君
编辑:正觉
采编:圆藏
校对:审核小组/济晟/云曦月
推荐阅读
我们专注于儿童德育教育、分享德育育儿经验,以德育的方式帮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无论您否是专业人士,只要您喜欢孩子,愿意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添砖加瓦,期待您的来稿。
1、征集孩子所画、所写的作品,要求内容原创。
2、征集儿童德育教育、德育育儿、德育故事方面的文章,要求内容原创,语言通顺易懂,主旨明确,德育故事需适合孩子阅读。
收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温馨提示:接收的稿件,默认智悲德育拥有使用权,修改权(修改标题、个别文字以及配有声、插画翻译成其他语言等),包括但不限于智悲德育相关联平台的使用,修改。征稿最终解释权归智悲德育网所有。
更多
详情
敬请
关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文字已获授权,版权由原作者享有,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