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初是从何而来?——索达吉堪布答
↑ 点击上方蓝色“藏传显密佛学网”关注我们
问:整个大千世界生命体的数量是恒定的,还是有变化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每个个体最初是如何产生的?又如何在六道轮回中迁变?最后又会怎么样?谢谢堪布。
索达吉堪布答:事实上,不仅是生命,物质也同样如此。按照佛教理论,世界有成住坏灭四个阶段,就这样周而复始。此生的生命,从整体而言,属于一个总的生命体系;别别地来说,在每一个众生还没有成就前,生命就会不断延续。但是生命有没有一个总的恒定统计数呢?没有。
佛教讲众生无边,原因是我们的世界无量无边。如刚才一位学者所说,如果你读过《华严经》玄妙的华藏世界,才知道世界浩如烟海。从世间的角度看,不仅是整个宇宙,即使是自己的生命,也是不可能了知的。
依靠天文学家,最多只能看到一个地球、几个银河系;无量无边的世界体系,天文学家还认识不到。生命也是如此。在浩瀚的世界中,有无量无边的众生。每一个众生的心识,都持续不断地存在。这种存在,是非常神奇而又微妙的。
任何一个学问,尤其是难以思议的道理,不是任何人都能了解的。比如量子力学,虽然科学人士对它深信不疑,但对其他人来说,很难了解其堂奥,只能是半信半疑。
问:如果每一世都有前生后世,生命是不是就会一直持续不断地存在?
索达吉堪布上师答:不仅仅是生命,包括水啊、火啊,它的分子前面的因,是不断存在的。这在佛教中叫近取因(最主要的因),对此,《俱舍论》中有详尽地描述。如果没有证悟空性,未斩断六道生命的续流,就会在轮回中无尽轮转。
如果证悟了无我空性的境界,就像火的种子遇到了水,把它毁灭了;或者,青稞、大米的种子遇到了火,把它烧死了。这样,你再也不会流转到这个世界中。
问:那我们的生命,最初是从何而来?
索达吉堪布上师答:最初,从无明而来。就像空中的云,它偶尔产生,但一直不断地产生,直到遇到阳光,才会消失。这就是轮回的因。如果你思维生命最初从哪里来,可能不得不承认,它应该有一个开始。不仅是生命,任何一个法,无因无缘是不会产生的。
怎么产生的呢?这一点,我们在传密法时,会谈到基道果,尤其是讲到基中的阿赖耶识时,你会了解生命的起源。在无垢光尊者的《如意宝藏论》和《胜乘宝藏论》中,也详细地阐述了生命是如何从无明中产生的道理。
——“青年佛教学术研讨会”问答集锦(下)
问:我是苏州大学的讲师。汉传佛教常以比喻说,如来藏自性清净如水,由无明风起,产生了假有的波浪,波浪也是水性。我的问题是,无明风是怎么来的?生起的可能性在哪儿?
索达吉堪布答:对如来藏与无明的问题,佛教中有水和波浪的比喻:大海的水,喻如来藏光明、无为、寂灭的本体,波浪喻无明;也有虚空和乌云的比喻:虚空喻体,乌云喻无明分别。
无明是怎么来的?
它是忽然性的。就像波浪,和大海的体相对,它是忽然起的;就像乌云,从虚空这一无为法、不变更的本体来看,乌云是忽然起的、暂时的。因此,如来藏的本体恒常,而无明烦恼则可以分离。不过一个被无明所困的人,只有通过修道来到十地末位,无明所包括的一切分别心识,才会由粗到细渐次转依离去,从而呈现如来藏的本体光明。
这个本体光明是不是新生的——原来没有,成佛了才有?不是。原来就有,到了佛地只是现前它而已,除此之外,并没有一个其他的本体重新展现。
既然原来就有,忽然性的无明又是怎么起的?
是依靠因缘起的。不过这种忽然性的起现,以我们粗大的认知发觉不了。就像在无为法的虚空中,有为法的乌云一定是依靠了某种因缘才会起现,但这种起现不易察觉。
正因为无明依靠因缘而起,所以它是可以远离的。如来藏的本体常住,只是暂时被无明遮住了而已。
那无明和本体是什么关系?
禅宗、密宗都认为,就像波涛不离海水一样,当你不认识的时候,大海是大海,寂静不动,波涛是波涛,汹涌澎湃;一旦认识的时候,波涛就是海水。同样,迷的时候,我们认为有种种相的差别;悟的时候才会知道,在实相层面,“起心动念无非智慧”,就像波浪刹那不离海水一样,无明一刹那也没有离开过如来藏的智慧。
事实如此,只是我们还没有认识。
问:请问,怎样在缘起空性的背景下建立三世因果?
索达吉堪布答:缘起和空性是两个层面的规则:本体是空性,显现是缘起。
在本体层面,一切万法唯一是空性,没有丝毫许的实质。佛教不是以教条方式介绍这个道理,是用推理,如果你能跟随龙猛菩萨《中观六论》的思想,透过自己的智慧进行观察,就可以了解这一点。
而显现层面,在不离本体空性的情况下,会体现为世俗的缘起,也就是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这样的规则。
空和有不相违吗?
不相违。物理学家们知道,在我们肉眼面前显现的这一切,它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则,而这种规则与他们用仪器观察到的物质的本体规则,并不是分开的两套。现象就是本体,本体就是现象,它们不能被分割,也从来没有分割过。
这很好地印证了中观的逻辑推理。不过,或许要等你通过修行认识到心的本性时,才会确实地相信这个道理,相信《心经》里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唤醒深藏的善》苏州大学佛学问答
问:《大乘起信论》中说,真如不守自性,忽然念起,名为无明,并说无始以来就有这样一个无明。那么,为什么会有无明呢?
索达吉堪布答:无明是从真如中忽然出现的,《宝性论》说,就像乌云在虚空中突然出现一样。
从虚空的层面来讲,乌云不是长久的;但从乌云的角度而言,对于组成它的水分子,若依次推究其前因,确实可推至无始以来。因为时间极为漫长,故可称之为“无始以来”,但若跟真如比较起来,它只是偶尔出现的。
因此,用虚空和乌云的比喻,就可以了解真如与无明之间的关系。
——华中师范大学问答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