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慈悲心?
这些做完了以后就开始发菩提心,这之前也要发菩提心。这时静下来想:我现在要开始修行了,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呢?目的不应该是为了现世,也不应该是为了个人的解脱,应该是为了一切众生而修行,为了一切众生,我一定要成佛,为了成佛,我要修自他平等。大家要做好这以上的几个阶段:第一是做好身体的姿势;第二个是呼吸;第三个是观想释迦牟尼佛,然后佛陀融入我们,最后安住在无念的状态中,这以上叫作打坐的前行。前行就是我们刚才讲的打坐的三个阶段的第一阶段,这三个阶段在我们任何时候都需要做,非常的重要。我们不管是修加行,修空性,修什么都需要,这大家要记住。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修自他平等。首先我们从修慈悲心开始,必须要有慈悲心,如果没有慈悲心的基础,那我们没有办法做到自他平等,所以首先要修慈悲心。平时,大家都讲慈悲心,任何人都会说这三个字,那意思是什么呢?慈就是我们发自内心地、诚心实意地希望天下所有众生都获得幸福快乐,这个心叫作慈。平时大乘佛教讲,离苦得乐,得乐就是获得快乐,这叫作慈。悲心就是诚心实意地、真正发自内心地希望所有众生远离所有的痛苦,这叫作悲心,这是大乘佛教的基础。
现在我们首先要修慈悲心,修菩提心,修自他相换,修任何大乘法都需要这两个。
希望我们今天在座的和通过网络听课的,全世界的佛教徒都一定要安排一点时间去做。如果不做、不修,那我们天天讲这些是没有任何用的。我们不去修,经常听这个课,逐渐就听腻了,大家就知道反正是这样修的,这个我听过很多次,因为没有去做,没有实际的感受,就光听这些词,那最后,我们课也不想听了,反正不听我也知道,网上也有随时都可以去听,最后也就不做了,就说我明天去修吧,或者是我下一次,再下一次,这样子一拖再拖,三年五年过去了,我们一座都没有修,这样是很可惜的,这样我们对不起自己。
所以,虽然大家都忙,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时间,在这个时间当中,我们去试一试,要感受一下,这非常重要。
我们开始讲它的具体的修法:
首先我们希望某一个人离苦得乐,我们对自己的亲人,父母有这种心是比较容易,能够诚心实意的做到,这个完全没有问题。但如果稍微离我们较远一点的人,或者完全是一个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的陌生人,我们发自内心地希望他离苦得乐,就比较难;平时对自己不好的人,我们对他有不满,对他有仇恨的人,对他们要发起这样的心,就更加的难;对天下所有的众生要有这样的心也就更难。
我们说起来很简单很容易,平时我们自己打坐的时候也想,我要利益天下所有众生,说起来容易,但如果真正在现实生活中,让我们去利益一个人,帮助一个人的时候,就觉得特别难。那为什么我们想帮助天下所有众生的时候就不难,要去帮助一个人的时候就难呢?
因为要去帮助一个人的时候,是真正地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了,这时我们就知道难;打坐的时候不需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只是说说而已,想想而已,所以很容易。什么普度众生、利益众生都变成了一种佛教徒的口头禅和一个口号,真正要落实到行动时,就觉得这个有多难,菩萨有多难,大乘佛教有多难。
但都没关系,大家不要失望,我们能做得到的。只要去修,每个人绝对可以做到,必须要有这个自信,一开始听到的时候就失望了、绝望了,那怎么修行?所以,要有自信。
在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