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水般的道心,怎能了生死、度众生?
☟
把卷了的纸拉直,一松手,纸又会自然卷曲回去。我们无始以来造作的恶念习气如同卷纸一样,遇缘就很容易再次生起。依靠短暂的修行,很难破除我们无始以来的迷乱。如果在修行时出现厌烦心、满足心乃至退转心,怎么办?
可以用长久心来对治。
宗喀巴大师说:“对于手足断残的麻风病人,仅以一两个疗程的药物治疗,是不可能痊愈的。”有长期的打算来耐心治疗才是合理的。“
同样,对于我们从无始以来患染的,根深蒂固、极其沉重的烦恼病根”,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人比自己富有或者更为丰衣足食时,我们有没有一点点嫉妒或者羡慕?这些都是内心中具有烦恼才会出现的心态,所以说病根真的是根深蒂固。
“仅仅对教言之义进行一两次的修持也无异于杯水车薪,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如同奔腾不息的江河一般持续不断地修持”,这样可以使我们的修行与日俱增。
诚如嘉尔瓦羊衮巴所说:“惯于恶念习气如卷纸,新生觉受依缘而毁灭,短暂修习不能破迷乱,诸位修士应当恒常修。”
我们无始以来造作的恶念习气如同卷纸一样(把卷了的纸拉直,一松手,纸又会自然卷曲回去),遇缘就很容易再次生起;而新生的觉受、信心、决心,依靠小小的违缘也会被毁坏。所以,依靠短暂的修行,很难破除我们无始以来的颠倒、迷乱和执着。因此,修行要有恒常心,不能虎头蛇尾。水持之以恒地一滴一滴往下流淌,就可以逐渐融满一个大容器;同样,我们如果持之以恒地修行,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就会发现自己逐渐已经积累了很大成果。比如,从一开始就一直参加共修的道友,到现在为止,不知不觉中已经念了很多遍,比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积累了更多的善法功德。
以决心来对治。
我们可以随学发愿,如顶果钦哲法王所说,“以全然的决心思维‘直到埋葬此身,我会一直的修行’”或者“我们应该从此刻起一直修行到最后一口气”,我们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直到最后一口气,我要好好修行。为什么呢?因为“佛法只属于那些对法坚韧不拔的人”。如果我们能够坚韧不拔地修持佛法,就会有圆满的结局。
随学前辈大德、传承上师来对治。
《前行笔记》中说:“疲厌也是障碍大家修行的一种常见情况。没有恒心耐心,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新鲜劲儿一过去马上就厌烦了。学佛也是这样。露水般的道心,怎能了生死、度众生呢?”
精进心对治
如果在修行的时候产生疲厌心,我们要以精进心来对治。精进心是对善法的欢喜心,如果对善法恒时欢喜,就会对善法恒时精进,就会觉得修行很有意义:每天的修行让我积累了世出世间很多的福慧资粮,又让我离阿弥陀佛更进一步。所以,如果我们对善法有欢喜心、希求心,就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坚持修行。
忆念上师
忆念上师也是一种有效对治懈怠的方法,如《前行笔记》中说:“忆念上师是对治懈怠的有效方法。”什么时候我们懈怠了,我们就应该忆念上师对我们的恩德:上师曾经用什么样的教言教育过我,上师是怎样对待身边其他众生的,上师是怎么慈悲护念众生的……当我们懈怠的时候,还可以观想上师就在自己面前,此时再这样做,上师会不会欢喜?我曾经试过这个方法,特别有效,大家也可以试一试。比如当你想造作恶业的时候,观想上师在你面前,恶业就会被有效地终止。
“法王如意宝那样伟大的圣者,一生示现修行精勤不辍,别的不说,仅本尊心咒,他老人家就圆满念诵了十几亿遍。……与法王如意宝一样,才晋堪布一生也圆满念诵了十几亿遍本尊心咒。……晋旺堪布几乎每天都是凌晨两三点就起床做念诵功课,直到启明星出现在东方的天空,这时,他开始长时间地礼拜。”
前辈高僧大德都是用自己的精进修行圆满了一生的修行生涯。出家人没有那么多的世俗琐事,修行起来要方便一些;在家人不得不做世间的事情,但是也要在懈怠、提不起精进的时候生起惭愧心,驱使自己在下一刻忆念佛法、修行佛法。
文 | 整理自菩提洲网站 >普贤讲堂
《普贤上师言教 · 浅释》第七十七课
慧觉法师 讲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