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辅导丨《藏传净土法》第95课
1.“百不管”老太太的公案启示。
①“百不管”老太太对于老年人来说是很好的借鉴。儿女已经长大成人,自己已经尽到对家庭、社会、工作等方面的责任,步入老年之后,对世间事不用特别耽著,应该一心一意念佛,发愿往生。
②一些老年人对子女过得好不好一直执持不舍,特别担忧。其实这些担忧对子女的事业发展未必有饶益作用,可以把念佛的功德回向给子女,一方面可以增长他们的善根,另一方面子女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违缘有可能会减少。“百不管”是最好的,应该放下对儿孙的执著,否则有可能往生会出现障碍。
③很多人虽然明白道理,但还是始终放不下。这需要平时经常在法上面去缘取,反复思维,也要用一种强制性的方式,让自己慢慢把这些执著减轻。否则,虽然一辈子精进念佛,但到了最关键的临命终时却不能解脱,那是很可惜的。
2.莲池大师的公案启示。
莲池大师被邻家一个老太太的信念所感动,写下“生死事大”来鞭策自己精进念佛。衣食住行、财色名利,都没办法跟生死之事相比较。在不久的将来,每个人必定要面临死亡,虽然不想面对但也不得不面对。我们可以借用《七笔勾》的内容,对于儿孙等因缘,该放下的要放下,做一个真正的修行人。
3.一位上师执著乐器投生为恶魔的公案启示。
①这位上师没有往生清净刹土的主要原因是耽著自己的乐器,还没有放下执著。
②如果相续中的业障没有完全清净,有些执著还没有完全断除,能否往生主要取决于临命终时的心态。如果临命终时没有把握好,在执著点现前的那个瞬间命终了,就很难走得了。
③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发愿、多作忏悔。要把善根功德回向为:愿这些善根成熟在临命终时,顺缘具足,使我可以自在地、没有障碍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忏悔时,也要忆念:所有可能成为障碍我往生的违缘、因素、外缘、内缘全部消除。愿力不可思议,所有善根力都集中在这个方面成熟,就能遣除往生的违品,并且具足一切顺缘,那么一方面借助这些外力,另一方面借助自己平时的修行力,往生会有很大的机会。
④当碰到生死解脱大事的时候,一个方面要借用自己强大的信心,另一个方面阿弥陀佛的愿力恒时都在,再一个方面自己的善根功德很重要,业障要清净到一定程度,善根功德能不能达到那个福报,这是往生的关键点。福报足够,就不会出现各种迷乱让自己神识不清,也不会出现没办法忆念佛陀或者像公案里面讲的违缘——这些违缘都是生前修行还没有断掉的一些执著点,这些执著点如果在临命终时不起现的话就能够顺利往生。
4.理解原文。
【无有阻碍的中阴意生身被善业之风所吹,以愿力相迎,再加上信心欢喜心的推动,无需经过长途跋涉的艰辛(顷刻就可往生到极乐世界)。】
意生身属于一种比较细微的障碍所导致的更加细微的身体。中阴身比较细微,这种细微的身体也可以理解为意生身,严格意义上讲,意生身应该属于登地菩萨或者圣者阿罗汉相续中留存的一种细微的业所导致的一种相状,但是非常的自在。
菩萨的意生身是依靠无漏业和一个缘而产生,菩萨可以达到一种不可思议的死殁状态。他想死的时候就可以死,不想死的时候就可以一直不死,非常自由。而我们一般轮回中的凡夫众生身体是由前面的有漏业作为因,以烦恼作为缘,最终投生为有漏的五蕴身,是寿尽了而死,没有想死就死或不想死就不死的自由。
中阴身不像我们眼睛能看到的有漏五蕴身这么粗大,所以说没有阻碍,可以穿墙而过,墙、建筑物、大地、岩石都障碍不了它。“中阴身被善业之风所吹”,说明往生时,必须要有善根功德。
“以愿力相迎”,阿弥陀佛的愿力在前相迎。
“信心和欢喜心的推动”,对阿弥陀佛一定要有信心,在临终时信心如果不够,或者神识不清就走不了,这也是比较关键的点;在临命终时,如果能够忆念佛陀,佛陀的化身会亲自来接引,当看到佛陀的金身,必定心生欢喜,借用自己的福报、愿力、信心和欢喜心的推动,当下就能够转生到极乐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没有违品出现。所以,平时积资净障、往这方面发愿就很重要。我们应努力培养对净土、阿弥陀佛的信心“只要我有信心,一心一意祈祷,相信阿弥陀佛一定来接引我”,这方面不需要怀疑。
5.珍珠鬘公主公案的启示。
珍珠鬘公主依靠朝拜释迦牟尼佛像摧毁了见道需要断除的障碍。见佛像的功德很大,在《阿弥陀经》中讲到:哪怕是一瞬间见到阿弥陀佛的身像,也能够灭除八十亿阿僧祇劫的罪业。
6.《观佛三昧海经》中四位比丘的公案启示。
如果我们对于佛陀的画像、所依能够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而励励忏悔,那么也能清净无量罪业。
净土法门注重念佛、礼佛,我们平时要经常对阿弥陀佛作顶礼、膜拜,一心一意念诵佛号、经典。如果念诵过程中,发心侧重在忏悔罪业上,就能够忏悔无量劫的罪业。
7.即生没有登地的凡夫,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一般来说,修行人要在即生当中,修得超凡入圣之后,才能趋往清净刹土。如琉璃净土、金刚萨埵的刹土、邬金莲花生大士的邬金刹土,要有很大的修力(就是已经基本上修得证入圣果的力量),临命终时可以自由自在地往生到那里。
我们目前修力很差,根性、福报、信心都不是特别到位,想往生到这些刹土,根本没有希望。作为凡夫修行人,修持净土法门,即生当中即便没有修到超凡入圣,也可以趋往西方极乐刹土,在那里超凡入圣。
8.极乐世界有凡夫跟经教里说极乐世界都是圣者并不冲突。
凡夫有流转相,要感受生老病死,百年之后要死殁,然后一世一世地轮转。这些对于极乐世界的凡夫都不存在,虽有凡夫之名,但没有凡夫流转轮回之相;虽然在花苞中要待一段时间,但是后面必定会花开见佛,直接成就见道果位。因此,经教中说极乐世界都是圣者与极乐世界有凡夫两者并不冲突。
9.凡夫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宏愿力所致。
《佛说大阿弥陀经》中说:“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号,烧香散花燃灯悬缯,饮食沙门起立塔寺,斋戒清净益作诸善,一心系念于我,虽止于一昼夜不绝,亦必生我刹,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无央数”指无量无边的世界;“烧香散花”指供香、供花;“悬缯”指挂绸缎绫罗;“饮食沙门”就是指供养僧众;“起立塔寺”指经常建塔;“斋戒清净”指让自己守的八关斋戒清净;“益作诸善”指要多做一些善事,一生当中多行善法;“一心系念于我”指一心一意的系念阿弥陀佛。
平时多行善法、供养僧众、建塔寺,守持八关斋戒,经常在佛前作清净的供养,不断去培养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心心念念忆念佛陀,养成这样一个很好的习惯,在临命终时,一定可以往生西方极乐刹土。
“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至心信乐欲生我刹,十声念我名号必遂来生,惟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如果我未来成佛的时候,愿十方三世的无数世界当中的这些诸天人民,有非常虔诚的信心,有这样的意乐,希望能够转生到我的刹土当中去,一心一意的诚挚的念十声阿弥陀佛名号,除造五无间罪和谤法罪以外,就会直接转生或者趋入到极乐刹土。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门槛真的低,只要即生当中,精进修行,一定有机会能够往生。
审核:定解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