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心性休息109 | 静虑度:于静处修行虽重要,但一定要先闻思
传讲时间:2016. 4 .25
乃至自己之内心,尚未获得稳固前,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此处科判将教诲依止静处与教诲有生之年依止静处合在一起。”
《缁门崇行录》:“吴泗洲寺僧性空,弃应院,闭关尧封山,尝寄予所发誓愿,及禀告十方等语。予嘉叹希有。俄而魔着,遂癫狂以死。予甚悼焉。揆其繇,盖繇乍起信心,有信无慧故也。古人心地未通,不远千里,参师访道,出一丛林,入一保社,乃至穷游遍历,曾不休息。得意之后,方于水边林下长养圣胎耳。何得才离火宅,便入死关。有过不知,有疑莫辨,求升而反堕。又奚怪其然哉?颇有初心学人,结茅深山,孤孑独君,自谓高致,虽未必魔癫,而亦顿失利益不少,明者试一思之。”
《大乘四法经》:“天复请言。供养佛时应何所为。文殊答言。应以四事。一为萨婆若。二为度一切众生。三为不断三宝种。四为摄诸佛刹功德庄严。是为菩萨以四事故供养如来。天复请言。善哉尊者。菩萨于法常应不吝。如昔所为尸弃梵王及其眷属演四法门菩萨之道。愿为我等一切众会重宣此义。文殊师利言。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天子。菩萨摩诃萨应发四种增上意乐心。云何为四。谓摄一切众生心。成熟一切众生心。集一切善根心。觉悟一切佛法心。是为四。复次菩萨应发四种如山心。云何为四。谓于乞者无嗔嫌心。向恶道者生慈愍心。般若波罗蜜常不舍心。所修众行皆究竟心。是为四。复次菩萨应发四种转胜心。云何为四。谓持戒转胜。多闻转胜。大慈转胜。大悲转胜。是为四。复次菩萨应发四种如金刚不可坏心。云何为四。谓信乐不坏。依善知识不坏。修行不坏。求大乘不坏。是为四。复次菩萨应发四种无能染心。云何为四。谓烦恼不能染。名利不能染。下乘不能染。诸恶众生不能染。是为四。复次菩萨应发四种无上心。云何为四。谓所爱皆舍心。施已无悔心。不望果报心。回向菩提心。是为四。复次菩萨有四种能至顶法。云何为四。谓智慧。方便持正法。化众生。是为四。复次菩萨有四种助菩提道。云何为四。
颂词背诵打卡
乃至自己之内心,尚未获得稳固前,
易受外境诱惑故,当喜安住静林间。
乃至四人掮吾身,伴随哭声未临前,
吾当向往寂静处,身心胜伏愦闹敌。
林中净水花果丰,山窟岩石精舍多,
凉荫严饰垂树中,众多鸟兽翩起舞,
河之岸边花丛中,蜜蜂歌唱极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