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德育 >> 清明节 返回

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时间为每年公历的四月五日前后。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中的第五个节气。《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在清明节这一天,大地一片生机,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如《逸周书.时训解》中说“清明之日,萍始生”。为了缅怀祖先,人们也会在这一天中做青团、扫墓,同时为了能够很好的欣赏清明节时生机盎然的景色,人们会在这一天中踏青。并且还会以放风筝的方式来表达对自己身体康健的祝福。 

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在《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中就写道:“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清明节

2019年4月5日

清明节,也是感恩节。我们不但应追念已故去的先人,也应感念那些仍活着的恩人。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时,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在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这个节日的来历正是感恩。清明节上坟祭祀先祖,也是沿袭这种感恩的精神。

——索达吉堪布新浪官方微博 2016.4.4

插画:圆文

小百科文字:圆成


往期回顾

清明节|利益亡者的最佳打开方式

家人去世了,要怎么做?

凡夫能否通过念经等方式超度亡人?





本篇文字、插画系『智悲德育网』独家策划制作,

并享有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