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届加行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83课-法师辅导
法师辅导
一、课前重点分析
(一)没觉得大圆满殊胜?那是法器不过关。
1、见
(1)法对法器有要求
我们要修什么样的法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器。
(2)大圆满法是跟实相相应最快的法
1)《前行引导文》为了让我们的心趋向于实相,趋向实相最直接的法就是大圆满。大圆满的法其实就是最接近实相的,最接近我们的本性,能够让我们的佛性如来藏非常迅速现前的这样一种殊胜的法要,殊胜的密法。
2)如果我们要修大圆满的话,那就要让我们的心相应于大圆满的法的高度。如果我们的心没有到达能够修行大圆满的程度,法是大圆满的话,对我们的意义不明显。
3)如果我们的相续,我们的根基,我们的心识能够达到那种大圆满的高度的话,那么这个法就可以和心相应。如果我们也求到了灌顶,也求到了大圆满法的传承,但是求到之后就感觉没什么特殊的地方,那么这个也是我们法器的问题,我们的根基和这个法差得太远了,甚至于没办法发现它的殊胜性。
4)前行的观修、前行的修行那就是非常重要的,甚至于比去接受大圆满的灌顶、大圆满的法要的传承、它的修行窍诀还要重要。
2、应行
前行要认真修,一定要力争达到那种,不说是圆满的觉受,但是必定还是有所相应,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的去趋入密法,通过密法的修行来调伏我们的心。
(二)要依照佛陀、祖师们的指引,一步一步地把本具的佛性功德呈现出来。
1、见
(1)成佛只是现前本具功德
究竟的实相就是我们的佛性,就是究竟佛陀现前的本性,佛要成佛也是把他相续当中的这个如来藏彻底的、完完全全的显现出来了。我们虽然有这个本性,但还没有开发出来。
(2)厌世心是趋入实相第一步
现前实相的第一步就是要生起想要解脱的心:要呈现如来藏的第一步就不能耽著轮回,因为现前如来藏是一种解脱道,它是一种究竟解脱,而耽著轮回是和解脱道是两个方向。如果你刚开始的时候对这个目标都没定下来的话,那么后面说逐步逐步的显现实相、获得解脱,这个后面后面的修行,后面后面的果那就没办法得到;
第二个厌离之后要对解脱生起希求。
2、应行
(1)先转变观念
虽然现在我们的心还在耽著轮回,继续还在对这些轮回当中的世间八法,对人、对事物还在继续的贪著,或者还在继续的嗔恨,但是我们知道这个是不究竟的,我们从理念上面、从观念上面开始转变了,这个是很重要的一步;
(2)通过观修稳定
进一步地观修,通过积资净障观修的方式,内心当中彻彻底底的生起厌离轮回的心、希求解脱的感觉。
(3)坚持别放弃
刚开始修的时候比较困难,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坚持的话,慢慢的就越来越好,我们在修行的方法上面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这个方面很多上师、还有祖师们都给我们这样做过保证,也给我们这样做过鼓励。
(三)修行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善知识
1、见
(1)善知识有多种:
1)当然善知识有很多种,有初级阶段的,也有中级阶段的,有高级阶段的善知识。这个老师也有很多层次,那么我们依止的上师当中有些上师、善知识他完完全全可以教导我们初级阶段的修法,他也能够胜任引导我们走过这段心路历程。还有这个老师也可以进一步引导中级阶段的修法,乃至于成佛的最究竟的这些法,他都可以引导,像佛一样的上师他完全可以引导;
2)有些善知识上师他可能可以在初级阶段帮助我们,但是再往上走他可能就没有能力了,他自己在修,他自己在努力,同时他可以帮助下面的人,可以帮助他们走一段,这个方面这种善知识也有,凡夫善知识也有。
2、应行
都要依止都要恭敬,因为必定对我们的修行可以产生一种帮助。
(四)上师会应机教化弟子
1、特殊弟子特殊调伏方式
(1)打击、折磨的都是米拉日巴尊者的我执
马尔巴上师为了调伏米拉日巴,为了让他相续当中的罪业通过这种依教奉行的方式来予以遣除,那么就让他吃苦,打击他、折磨他,其实打击折磨的都是他的我执,都是他的一种障碍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予以调伏,所以说对于特殊的弟子就可以用特殊的方法来进行调伏,他可以接受就可以通过特殊的方式来进行调伏。
(2)对于特殊弟子不用特殊方式就浪费了弟子的根器
如果你是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样善根利智的话,那么他有一个最快的方式,他如果用常规的方式来调伏米拉日巴尊者也可以,但对他来讲就比较慢,他明明可以很快,相当于对他的根基资源的一种浪费。所以说就可能通过非常规的方式,一般不做的方式来调伏他。
(3)一般弟子不能用极端的方式来调伏
对于一般的这些人,这个方式就不能用,因为用了之后他就很容易生邪见,很容易退失修行的心,所以说就通过比较缓和的方式来进行调伏,像这样的话不同的根基就不同的调伏。
2、无量宗派、方法、本尊都是为了教化众生而现
佛法里有很多的教派、很多的法门、很多调伏的方式、很多寂静的本尊,还有忿怒的本尊等等,这些都是佛法当中为了不同根基的有情设计的调伏方法,都是对有情或者直接或者间接,或者迅速或者相对缓慢的,都是慢慢引导有情趋向于成佛之道的。
二、法本开显中的重难点
(一)让上师欢喜最直接的就是修法
1、涉及到的原文
他想:现在肯定不会得到法了。于是他漂泊异乡,到了南岩地区。一户人家请他念诵《般若八千颂》,在那里,他看到了常啼菩萨的传记。以次为缘,他想:为求正法,要坚持苦行,恭敬上师,依教奉行,令师欢喜。
2、法师辅导分析
(1)见
1)为什么世间的规律在出世间不一定好用?
米拉日巴尊者觉得做这么多苦行,而且身体上也有伤,像这样的话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的话,好像都应该得到法一样的,但很多东西在世间上也许管用的东西在这儿不管用!因为上师要调伏你,上师的大悲心不是表面上讲的那种很软啊或就是很慈爱的那种,真实那种大悲心体现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对你最有用的方式用在你身上,这就是上师大悲心的体现。
2)以财物供养上师的意义
A、和这样的殊胜上师结上善缘,得到福德;
B、舍弃对财富的一种耽执,通过布施的方式,供养的方式去趋向于解脱道。
(2)应行
1)了求正法要坚持苦行,像是常啼菩萨一样;
2)第二个必须要恭敬上师,对上师必须要恭敬,然后依教奉行,令师欢喜。如舍弃自己的财富去尊敬上师,或者是求法,这个是上师乐于见到。因为这种方法是趋入于解脱的,也是其中的一种步骤,上师是从这方面欢喜的。
令上师欢喜之后得到加持:因为上师他出现在世间当中,一个真正的善知识,他是为了弟子的利益的,他一定是为了让他们得到法的解脱、法的利益。所以,让上师欢喜最直接的就是修法,就是以法供养,依教奉行。
(二)上师是一切功德、悉地的来源,不经上师开许修法不生暖相
1、涉及到的原文
于是他便返回来,回到上师那里后还是依然如故地一味挨打受骂,正当他极度伤心、感到绝望的时候,师母派他去鄂敦上师面前去求法。鄂敦上师传给他窍诀后,他进行修持,但是因为没有得到上师的允许,所以未能生起少许功德。
2、法师辅导分析
(1)密宗特殊的方便:降服之法
1)显现上米拉日巴在鄂敦上师的要求下降下冰雹,毁坏了很多人的庄稼,打死了很多小动物,但是依靠着鄂敦上师的加持,这些动物全部活过来了;依靠上师加持,这些众生在米拉日巴尊者成佛前不会堕入恶趣;在米拉日巴尊者成佛后,这些众生会成为尊者的首批眷属,得到尊者的度化。
2)以此来分析密宗的降伏法需要具备的条件:被降服的众生会得到暂时和究竟的解脱利益;行持降服的上师具备保护众生暂时和究竟利益的真实能力。
(2)不经上师开许修法不生暖相
有的时候上师开许之后,如果是很欢喜的开许之后,要修行,要做什么事情,很多时候很容易,很顺利。如果做这个事情没有开许的话,中间会出现很多违缘。像这样真的出现这些障碍违缘的话,很难相应,修行很难成功。
上师玛尔巴没有开许,鄂敦上师给米拉日巴尊者传法也没有意义,米拉日巴尊者修持也没有意义,上师没有开许,没办法获得修法的暖相。
(三)罪业是我们修行中的大障碍
1、涉及到的原文
(1)这时马尔巴上师怒气已消,将他们师徒二人唤到面前,从此真正开始摄受了他,并传授了许多善妙的教诲,给他取名为米拉金刚幢。胜乐金刚灌顶时,上师现量显示了六十二本尊坛城,赐他密名为笑金刚,所有的灌顶与窍诀以满瓶倾泻的方式毫无保留地全盘传授给他。米拉日巴也是历尽千万苦行,修持正法,终于获得了共同和殊胜的成就。
(2)印度藏地曾经出世的大智者、持明成就者也都是依止真正的善知识,随即完完全全依教奉行,最后与上师意趣成为无二无别的。
2、法师辅导分析
(1)原文重点解释
1)让米拉日巴尊者苦行的意义
就是为了清净他的一种罪业:因为在玛尔巴上师的梦相当中金刚杵上面有一点点的垢染,让他清净,他就用水洗了,然后干净了。所以,像他的梦兆当中就一点点的垢染一样,但是其实这样的罪业需要一些苦行,也需要这样的苦行才能清净。
2)关于灌顶坛城
学密法的话他必须首先灌顶,马尔巴上师给米拉日巴尊者传这个胜乐金刚。传这个胜乐金刚的时候,上师就说他面前有一个表示的坛城,一般的灌顶都有表示坛城。有些是木头做的,有些是沙坛的,有些是画的。他说这些呢只是个表示,要看真的坛城的话是这样,他就一弹指之后虚空当中示现了真正的一种胜乐金刚的坛城。像这样的话米拉日巴尊者就生起了特别大的信心。
3)给上师供养的缘起影响深远
因为米拉日巴尊者供养空的铜灯、铜锅的这个缘起,他自己修法过程当中仍然还是比较贫穷的。
4)悉地有共同和不共同悉地
A、共同的证悟就是修禅定的或外道也都可以得到神通禅定之类的;
B、殊胜的证悟就是证悟空性,真正的成为圣者就叫殊胜的证悟、殊胜的成就;
C、有些地方成就也叫悉地,共同的悉地、殊胜的悉地,就是共同的成就、殊胜的成就的意思。
(2)见
1)我们想要真实清净的话也还是需要非常殷重的心,认认真真的念诵发露忏悔,不要想随随便便念一点金刚萨垛就可以清净的。
我们不要想为什么念了这么多还没有清净?数字可能是念了这么多,但是内心当中这些菩提心也好或者要清净罪业的很多的要素不一定都是如理如法做的,所以说我们要反复地去做,然后在这个忏悔过程当中尽量的让自己安住在法本当中佛菩萨告诉的我们忏悔的要决。一定要努力去达到,努力去做到,如果做到之后忏悔就很快。
2)现在我们的苦行主要是心的苦行
依止上师过程当中有的时候也会有很多内心当中的烦恼、内心的习气业障,显现的时候产生的一些问题需要对治的,那么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修苦行的过程。
3)实相中我们与上师无二无别
A、暂时我们的佛性有障蔽:内在的佛性因为善巧依止上师这种善妙的因缘而让遮盖在佛性上面的障垢清净了,障垢剥离、远离之后,内在的功德开始逐渐呈现。所以最后当所有障垢都清净掉之后佛性完全呈现,这个也可以说和上师无二无别了;
B、现相中我和上师是别别他体,实相中我和上师无二无别:本来实相当中就没有一个外在的上师和我之间自他的一种差别,本来就没有的。所谓的自他这是我们的分别念面前的一种执著。如果你证悟了空性,证悟空性之后所谓自和他自然就没有了,因为自他是一种戏论,是一种妄执。
(3)应行
1)以殊胜见解、善巧方便摄持使忏悔得到大收益:
通过学习、掌握应该生起的空性见解,或者说菩提心,还有一种对于正法的信心、或者四对治力等等,要通过闻思之后要内心当中要具足这样一种条件,具足之后我们再做忏悔那就会得到很大一种这个效果。
2)以心苦行:
有些时候我们在学法过程当中发心做事情相当也是在修房子一样。如果忍受的话它就可以清净很多罪业,最后就可以得到上师的欢喜摄受,得到殊胜的加持而得到证悟。
(四)依止上师要老实
1、涉及到的原文
(1)所以,我们对上师的一切行为举止绝不能视为颠倒,也万万不可怀有狡猾心态,必须以正直的秉性老老实实地依止上师,否则仅仅说一句小小妄语的罪业也是极其严重的。
(2)从前,一位大成就者的弟子摄受了众多眷属。一次,他正在传法时,他的上师以乞丐的形象来到他面前。他不好意思在大庭广众之中顶礼自己的上师,便装作没看到。下午传法结束后,他立即去拜见上师,恭敬顶礼。上师问:“刚才为什么不顶礼?” 他妄言回答说:“我没有看见上师。”话刚出口,他的两颗眼珠顿时落地。后来他请求上师宽恕,并说了实话。蒙受上师加持后,他的眼睛才得以恢复。
(3)此外,印度大成就者黑行大师有一次和众多眷属一起航船渡海时,他想:我的上师虽然是真正的成就者,但从世间的眷属受用等方面来说还是我更胜一筹。刚刚生起这个念头,航船即刻沉入海中,在水中遇到极大的艰难时,他马上祈祷上师,上师亲自降临解除了他的怖畏。上师说:“因你生起了很大的傲慢心,所以得到这样的报应。实际上,我也是没有致力于寻求眷属受用,否则,如果我也将精力放在这上面的话,成为与你同样的人肯定不成问题。”
2、法师辅导分析
(1)见
1)我们习气严重,或者为了保存颜面等目的,可能在依止上师过程中会蹦出来
A、我们无始以来的这样一种轮回习气、凡夫人的习气、烦恼,所以很多时候说妄语、狡猾的心态在我们修行的过程当中它时不时会蹦出来,拉我们的后腿;
B、有些时候为了保全自己的脸面、颜面,有时候就怎么怎么样耍小聪明。有的时候也会在上师面前说些妄语,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在上师面前说小小的妄语的罪业是极其严重的。
2)以上师为对境即使造小小的恶业也会成为证悟实相的障碍
凡夫人如果通过这个谄狂的心态说妄语,这个方面罪业也很重,本身罪业很重,而且它会成为我们证悟实相的一个违缘。
3)上师的度化众生有不同侧重点示现
A、有些上师们的示现都是有侧重的,有些上师偏重于修行;通过修行的方式让弟子调化;有些上师侧重于讲法;有些是侧重一些做世间的善业,比如放生,等等做其它的事情,像这样很多方面侧重来引导弟子。如果说上师他提倡闭关的话,他的弟子也是依教奉行,主要往这方面努力;如果上师主要是提倡闻思修行,讲经说法的话,他的弟子也是这方面会去努力的。所以这些上师他在世间去显现的时候,是每一世他都有主要任务,他的重点每世都不一样。
法王如意宝这一世的功德,上一世的功德,显现上也是不一样的,他每世都有一个侧重点。
B、我们就不要认为上师不懂,不通达或没有能力,我们不要这么想,如果他们要做的话,肯定是远远超胜我们的,这个缘就缘一个,出世间的功德都圆满了,缘这个是不在话下的,出世间的空性、法相都证悟了,那么世间的知识是不在话下的。这些技艺对真实的证悟者来讲非常简单。
(2)应行
1)不能视上师的行为为颠倒
对上师的一切行为举止不能够视为颠倒,不能经常观察上师的行为如何违反教言、戒律了,不能把上师这些视为颠倒。
如果说要真正获得一些最深的摄受的话,你必须要这样依止上师,或者在最究竟的依止法上就这样体现的。
2)依止上师要有老实的心态
A、应断:耍小聪明或者怀有狡猾的心态;
如果是那种已经给你传了灌顶、传了密法,已经是金刚上师金刚弟子关系,那么就必须按照所有的行为不能够视为颠倒了,全部要视为善妙,即便是你觉得、看到了是颠倒了,也要知道这个是自己的颠倒,而不是说上师他有什么颠倒的问题。
B、应行:以正直的秉性老老实实的依止。
A) 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忏悔、不断地观修,把自己的心调伏到、调整到那种很诚实、秉性正直的一种状态。这个也是叫炼根,我们的根基不那么利,所以通过修行来训练,把根基从钝根修炼成利根,在《俱舍论》等当中也出现过炼根的说法。
B) 这个上师的回答也是作为我们的参照,如果我们生起这种念头的时候,我们要想这段教言:“因你生起了很大的傲慢心,所以得到这样的报应。实际上,我也是没有致力于寻求眷属受用,否则,如果我也将精力放在这上面的话,成为与你同样的人肯定不成问题。”
(五)佛陀随着众生根基、福报而有不同示现
1、涉及到的原文
往昔出世了说不尽、数不清的佛陀,他们的大慈大悲也无法救度的我们这些众生直到现在仍然遗留在轮回的大苦海中。昔日涌现了不可思议的成就者高僧大德,可是我们也没有能成为他们慈悲观照的对境,甚至连面见他们的缘分也没有。如今佛法已到了末期,在五浊横流的这一时代,许多人虽然获得了人身,但只是随着不善业而转,不明取舍的道理,犹如无依无靠的盲人漂泊在空旷的荒野中一样。此时此刻,诸位上师、善知识、大德以无量悲心垂念我们,他们相应所化众生各自不同的缘分而以不同补特伽罗的身相现于世间。本来他们安住于佛的密意中,但是行为却随顺我等凡夫人,通过善巧方便摄受,使我们趋入殊胜正法之门,打开我们取舍的双眼,无有错谬、无有迷乱地指示解脱遍知的胜道。实际上,上师的功德与诸佛无有差别,而且对我们来说,上师则以胜过诸佛的恩德予以救护。因此,我们应当随时随地以三种信心全力以赴谨慎依止上师。
2、法师辅导分析
(1)见
1)人的身份适合寻求解脱道
人道当中,人既可以身份得圆满的别解脱戒,也是有苦有乐,也可以生起出离心,他的智力也可以思维法意,内心也可以证悟实相,也正好可以修善法,所以人是圆满的。
2)佛陀的身相都是随着众生的根基、福报而有不同显现
A、佛陀、菩萨示现为血肉之躯才能被我们看到、接触到
A)莲花生大士没有入灭,他老人家在铜色吉祥山不经常来,来的话也是骑着太阳来,我们也看不到,很多时候,已经入灭了我们没有见,没有入灭我们现在因为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功德不圆满,也见不到真实的真身;
B)上师是佛的化现,虽然他安住在佛的密意,但他随顺我们凡夫人,如果他完完全全以佛的形式调化,我们根本看都看不着他,怎么调化呢?如果他自己显现功德法身,那我们怎么看他?显现上就看不了。
B、众生福报决定了佛菩萨的显现
顺着众生的这种根基的强弱,佛显现也是有变化的:比如善根很强硬的时候,他就直接显现三十二相八十四种好。
释迦摩尼佛,那个时候就以佛的身相,弟子们依止的上师都是佛,直接依止佛的。随着众生的福德逐渐地消弱,他显现是菩萨的形象,和凡夫的形象,像这样的形象来救度我们的。他是完全随顺我们的福德,给我们做示现。
(2)应行
要恭敬地努力,该听的听,该思维的一定要思维,该修的一定要修,因为只有法才能调伏,通过这样闻思修行和弘扬佛法才能报答上师的恩德。
使用说明:本笔记参考生西法师《大圆满前行引导文》辅导笔录梳理、整理而成,若希望阅读法师辅导笔录原文请自行在网络搜索。
编辑师兄:定解B08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 B04083-定解 B08-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