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接教师节,我默默地在心里盘点了自小学一年级以来的各位老师,嗯,除了体育老师对自己有些无奈,其他老师的表现基本正常。
一个听话的小女孩,成绩好,关键是长得还好看(除了牙齿奇丑,鼻梁上长斑….基本无可挑剔)没有一个老师不喜欢的。
曾记得小学时候的教导主任兼别班的班主任、特级语文老师张老师还把我小学三年级的第一本作文本,精心收藏至某年某月,尽管直到她离世之际我也未能成为一个作家。
but,高一的时候,这个规则被一个特立独行的、瘪着嘴的老头打破了。
老头精瘦,其背微驼,头发花白。
老头有名,其名光汉,姓陈。
高一的第一次作文课,被各届语文老师宠坏的我这个人,得了一个犹犹豫豫、十分不情愿的60分。
那时候的自己正沉迷于学用直白的语言写诗。
还记得那时尤其喜欢于坚老师的诗,有一首“远方的朋友,你的来信我读了,你问我还记得你吗,我想了想,大不了就长得像某某吧….你说你要来看我…无论是这里还是那里,都是看一样的书….”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记得作家白桦老师给校友姐姐办的叫做“星星巷”的诗社题字,上书“好一个热闹的星星巷,我欣喜地看见了你们,因为你们在闪光”,亲笔题写。
闻名遐迩的作家尚且可以给那时名不见经传的小诗人们热情洋溢的赞许,那个瘪着嘴的老头一句鼓励的话都没有,还抛出一个“可笑”!
凭什么啊!
岂不可气才是真的。
他说过的关于我的第二句著名的话是“某些人要注意了,都高三了,作文里面还在写什么梦啦,花啦,草了….“
杀伤力堪比”岂不可笑“,因为那个梦啦,花啦,草啦….通篇都是我作文的主题词,除此外江湖再无第二人。
时间“嗖”地弹指而过,光汉老师如今已经作古。
他说过关于我的第一句著名的话“半文半白岂不可笑”,引领了我后来很多许多可笑的文字和写作时刻。
第二句著名的话,说的是“都高三了,还做什么梦”,最后的结局如下:
那年高考,作文题目是《习惯》。全社会除了我大概都知道那年的时事政治主题是《向习惯势力作斗争》,我洋洋洒洒、扭扭捏捏、无限美好写下的习惯是《漫步黄昏后》。
让我为那年语文85分哭会。
他的第三句著名的话“自古红颜多薄命”更是切中要害,印证了前半生的诸多坎坷——历史证明,那个瘪着嘴的老头,说一口四川普通话的光汉老师,是我生命里的预言家。
字字珠玑。
老师,又逢教师节,如果真有来世,不知道您还是不是还当老师?我就是立此文字,用此时的恭敬弥补之前的不恭敬,顺带告诉您一声:
您是正确的。
推荐阅读
更多
详情
敬请
关注
本文文字系智悲德育网独家策划制作,
并享有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