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365颗钻石的约定‖172 返回

365颗钻石的约定‖172

求学之足迹 求学足迹 2020-09-10

           每 日 背 诵


365颗钻石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9月 10 日 佛历2564年


དབུ་མ་བཞི་བརྒྱ་བ་ལས།སངས་རྒྱས་ཀྱིས་གསུངས་ལྐོག་གྱུར་ལ།།གང་ཞིག་ཐེ་ཚོམ་སྐྱེས་གྱུར་པ།།དེ་ཡིས་སྟོང་པ་ཉིད་བརྟེན་ཏེ།།དེ་ཉིད་ཁོ་ནར་ཡིད་ཆེས་བྱ།།ཞེས་གསུངས།


《四百论》:
若于佛所说,深事以生疑,

可依无相空,而生决定信。


意思是说,佛陀所讲的看不见、摸不到的许多现象,比如前世后世、六道轮回、业因果,假如你觉得无法理解,或无法直接证明,这个时候,不妨先研究一下佛教的般若思想。


若是通达了般若空性,你就会明白,能抉择如此甚深境界的,肯定不是一般人,应该是具有超胜智慧的智者。以此对佛陀生起信心,进而愿意通过修行去体证佛陀所讲的其他神秘道理。


其实,佛教如果是真理,就根本不怕被观察。伽利略说过:“真理就是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想攻击它,你的攻击就愈加充实和证明了它。”


佛陀也曾说:“你们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都不要因为我是佛陀,就以恭敬心接受我的佛法,而应像十六次提炼黄金一样,用你最深细的智慧,对我的教言进行观察。如果它讲得合理,你可以接受;如果不合理,就可以放弃。”


所以,不管是佛陀宣说的哪个道理,般若空性也好、业因果也好,我们都应该用智慧去观察它,用逻辑去推敲它,而不能盲目地信奉它!


——节选自《残酷就是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