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显密佛网 >> 净心引导26 | 有漏第三定律:一切生命状况都是苦性 返回

净心引导26 | 有漏第三定律:一切生命状况都是苦性

益西彭措堪布 显密佛网 2021-09-26


净 心 引 导

第 二十六 讲


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接下来作第三大观察,以这样的多体、无常的有漏蕴作为观察对象,现在要探究的是,它上面到底是乐还是苦,苦乐性质要能够断定。如果看到上面有真实乐的话,那当然允许我们去追求;如果上面纯粹是苦,就应当从中出离。

有漏第三定律
一切生命状况都是苦性

■ 丁三、苦观 分三:一、微细三苦总体观;二、具体六道苦海观;三、五取蕴根源观

■ 戊一、微细三苦总体观
分四:一、一点式苦苦观;二、两点式坏苦观;三、全程式行苦观;四、总结苦观
上述观想的相续消失时,如是由种种多体之法积聚而成、具有刹那不住、迁流之性的有漏取蕴,对此观察的话,不仅其相续和粗法,就连每个刹那也是:如同现在为苦,是苦苦。凡是属于自性似为安乐但以刹那灭而相续迁变的这一类的刹那,都是坏苦。不论现在是苦、是乐、是舍,都如有毒之食,某时不成为苦因的刹那一个也没有,依靠前前刹那产生后后之故,即使前面有一个刹那不具足,也会障碍产生后后之果,因此,这所有的刹那也都是苦之因,故为行苦。如是,凡是与三苦相应的三界所摄有漏之蕴,如同火坑、粪泥,成为痛苦的依处,乃至对此尚未产生坚定的定解之间,应当不断观察修习。

上述无常观的定解相续消失的时候,就要转而观察有漏蕴的状况。这个有漏蕴已经在空间上呈现出无数个点,在时间上呈现无数刹那的流,因此,所谓的整一、恒常稳固的感觉已经没有了。认为有一个独一的实体,或者有一种稳固安住的状态,完全被拆散了,分解成时空上的一个点阵刹那刹那地处在生灭当中。现在就是落到这个微观层面,看这些个刹那,它们的性质到底是苦还是乐。我们没有审细观察的时候,会认为在某个阶段里纯粹是乐,或者认为这是苦乐夹杂的情形、有苦有乐等等。现在要认定,到底是苦性还是乐性的问题,这个属于要探索的第三大定律。

所谓的苦乐性质就是感受性质,我们在轮回里流转的无非是这个有漏蕴的相续,它到底是在受苦还是在受乐?或者这上面有没有真实乐的受用?现在就要去审察,我们以为的这个苦乐等的状况,它是真实成立的吗?还是只是一种非理的认定?就是要审视这个问题。对此分成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当刹那是我们以为的苦;第二种情况,当刹那是我们以为的乐;第三种情况,我们的任何感受状况。


己一、一点式苦苦观

第一种情况,就是当刹那出现的逼恼身心、感到难受的苦状。比如身上胃痛、牙痛、关节痛、骨骼痛等的情形,发现是非常难忍、不舒适的。心上,比如恐惧、忧愁、抑郁、焦虑等等,这也是非常难受的。像这种情况,其实就是苦的苦状,这个是猫都知道的事情,大家不会认定是乐。这一条很简单,不必多说。


己二、两点式坏苦观

第二种情况,就是当刹那出现一个似乎是真实乐的情形。比如享受美味的时候,感觉酣畅舒适、有愉悦感;或者处在情爱当中的时候,感觉是非常悦意的;或者得到了名誉,成功的时候,也非常悦意;或者拥有一个非常喜欢的高级物品的时候,也是很愉悦的,像这些,我们就以为是乐,这是我们非常自以为是的认定。“自性乐”,意思就是它本身是真实的乐,我们也以为它是乐性。
现在要作两点式坏苦观。这里不像原来只呆看当下一点,而是观慧要开始扩大,心量要大,眼光要长。现在要看到前后两点,这个叫“两点式”,但是在微观层面上只需要看两刹那就可以。有了细无常的定解,知道所有有漏法的显现,包括所有这些似乎是乐的呈现,它决定是不住第二刹那的,也就是一刹那就没有了。那么,在这个层面上再细观苦乐的性质:它是真的乐吗?在还没有出现认识之前,我们要不断地去追问,不断地去认定,而且要用一个大的功夫,去扭转过去的那种顽固的执著。
■ 反问式认定法
“反问”就是问自己,问了以后就要推翻原来的观念。
好比眼前一个可爱的人,我得到了她,但一刹那就死掉了,没有了,真的得到了她吗?得到了乐吗?手里拿到一个非常好的艺术品,但一刹那就烂了、坏了,这是真的吗?手里得了这么厚的一摞美金,一刹那全都没有了,是真的得到了它吗?就像这样,在每一个上面都可以想。
好比由各方面的因缘和合,出现了一个美容的作品,但一刹那就变成另一张脸了,这是真得到了吗?或者手上得到了很多的宝贝,非常得意,但是一下子没有了,就发现它是骗人的。它的确是骗人的,这一刹那显得是多么地悦意、幸福、美好,但下一刹那就已经不在了。再说,正陶醉在醉人的享受中时,第二刹那就没有了,这个是骗人的,不是真的。这个美女一刹那就换了一张脸,那个不是真的,再过一刹那又变了一张脸,又成了第三张脸,当然这些都是虚诳。这样就明白,原来这些所谓刹那的乐全都是骗局,不是真东西,这哪里是真的得到呢?这样子就破掉了“真正是乐”的观念。
意思就是,当看到它一刹那就没有的时候,这个就叫“假的”。好比一个朋友,你感觉原来他非常地好,后来发现全是骗局,就开始不认他为朋友了。那么,对于这各种各样的乐,如果只是去看眼前的状况,就会发生呆症,也就是当它出来了那个相就认定是真的,但实际去看后头的时候,发现一刹那就没有了,就会发现那纯粹是骗我的。比如,我是一个假惺惺的朋友,我说:“给你一亿美金。”可你一拿到手,马上就没有了,“你骗我,这是假的。”或者说:“你喜欢这个美女,我就把她送给你当妻子。”但再一看的时候就没有了,“假的,你让我发生那么多的希慕、追求,实际一下子就没有了。”或者说:“给你这个名誉”,但名声就像雷响一样,一下子没有了,“你骗我,没有什么名誉,这个是假的。”就像这样,就会发现这些都是假的,既然是假的,哪里还是真实的乐?像这样,在“刹那就变、刹那就没有了”这一点上,会认定这唯一是坏苦。
按照这样,观察2分钟
所有似乎显现的生命体上的乐相,其实都是一刹那就会死的状况,这种刹那就死的状况,其实就是坏苦。就像知道这一个可爱的人,她是刹那就死的,那我就不会再追求她,也不会发生各种跟她谈恋爱的妄想。又像这一亿美金,知道一刹那就没有了,我就不会发生什么得意感或者各种的希求。所有的人、事、物,实际都是一刹那就会死的,一刹那就没有的,这些刹那就没有的东西上有什么乐可得?还去搞些什么呢?这样的话,由于这种对坏苦的认定,对于所有世间有漏的乐就不再起期盼、希慕、追求、营造,或者做各种的维护,那么心在这里就歇掉了。


己三、全程式行苦观

在取得了上面的认识,推翻了快乐的认定后,我们进一步要作一个极其宏大的全程式的探索,这个的目标是,一举认定所有轮回从无始至无终的生命状况的性质。
在感受的分析上,只有苦、乐、舍三种情况,要么是难受的苦,要么是适悦的乐,要么就是不出现苦和乐的中间状况,也就是舍。
这里分成三部分进入:一、比喻;二、论理;三、观察。
比喻

(一)走向刑场

一个人注定了从此处迈一万步,走到一个叫做“必苦”的刑场而受刑罚,也就是到了那里,或者被枪杀,或者处以绞刑等等。如此一步一步地迈向刑场,在这分分秒秒当中,不管暂时的状况是苦也好,乐也好,舍也好,的确每一步都是在促成死苦。这时会发现,所有的这些脚步都是苦因,因为所有刹那的运行,没有一个不是促成最终苦果的因素。
(二)苦的奔驰
一个司机驾驶一辆小车,经过十亿亿刹那的奔驰,最终到了悬崖边际坠入深谷,粉身碎骨。这个司机的粉身碎骨,的确是这中间十亿亿个刹那运行的总体的结果。因为每个刹那他都在开车,都在行进,而且,依靠前前的刹那才产生后后的刹那;中间有一个刹那不出现或者在那儿空掉,也将停止整个进程,就阻碍了后后果法的发生。这样就看到,每一个刹那的运行,都是在促成最后坠崖的结果,如果某个刹那空掉了,整个进程就停掉了,所以要知道,整个奔驰的过程都是在促成后面的苦。
(三)悲剧的演进
譬如,经过一亿个刹那的悲剧,最终出现这个人自杀的结局。由于每个刹那的上演,一直在迎向最后的结果,有了前面每刹那的上演,才有后面刹那的上演,也才会有最终苦剧的出现;如果有一个刹那缺少,那么影片就在那儿停掉了,不会有后面的结局,因此,每一个刹那都是在促成后面这个人的自杀,都成为苦的演进的因素。

论理

现在就看到,这个有漏的蕴是多分的刹那之流,这一个个刹那一步也停不住,不断地在往前走,那么现在就要知道,任何一个刹那都充当整个演进的因素。由于有前面这个刹那,才会有后面这些刹那;如果前面这个刹那没有了,就阻止了后面刹那的发生,这样就发现,每一个刹那的确是促成后面一切苦演进的因素。

到这里作全程式的观察:轮回是从无始到无终的一个无尽的流程,从后面发生的状况来看,它就像一辆车子注定会发生各种的交通事故,会出现坠崖、翻车等的苦那样,这永不停息地奔进,实际就成了在奔向后面的苦,因此,每一个刹那都是行的苦。
总之,我们这辆五取蕴的囚车,注定要押到名字叫做“必苦”的大刑场上,接受一个一个苦的结局,这种结局是决定的。无论这个过程中做什么样的事情,追求什么样的意义,或者感觉自己有什么苦、乐、舍的状况,在大的有漏法的法则里,一旦入了圈以后,一切都是行之苦,或者往苦的结局上奔进的苦。
好比一旦进入到纳粹的集中营以后,没有脱出这个命运圈之前,无论这里面有什么样的情况,暂时给一顿美餐,欣赏一些歌舞,或者某一天比较自由,在监狱里面享受一点晒太阳的快乐等等,这个纳粹集中营的结局就是最后被宰杀,或者在这个过程中,大大小小的刑罚是注定要发生的,因为你是一个囚犯的缘故。在法界公理的审判上面,本来是无我,如果有私我的执著,然后为着私欲而谋求什么的话,全部落入到要受惩罚的情形,从广义来说全部都是罪犯。既然是罪犯,没有脱出这个罪,没有换一个面貌之间,那法界的规则是注定要接受刑罚的。因此,一旦入了轮回圈,没有发生出离心、无我慧期间,它的走向就是最终要迎来苦的,也因此,所有的这些如同囚车般的有漏法的行驶,刹那刹那虽然在走,不管中间的状况是什么,它最终就是会有一个又一个的刑罚等在那里。所谓的“刑罚”,就是最终都奔向于苦的意思,所有的这些刹那的行进,由于没改变性质,因此都是行苦。

观察
通过下面的观察,我们将从一个小的事件上面,得到一种非常断定、非常明了的决定;再发展到整个一生;再发展到整个轮回圈子里的运行,由此最终得到“有漏皆苦”的全体的认识,将产生这样的大定解。
(一)团聚乐是奔向苦
好比说,亲爱的人在一起团聚,比如家人的团聚、友人的团聚等等,在一个月等当中,似乎这里有各种的欢声笑语,各种亲情、人世间的一种天伦之乐等等。
那么,对于这个事件的看法,现在要展开眼光,不是看一点,而是要看全程。整个的进程有一个月,或者说三十天,或者说七百二十个小时等等,刹那刹那都在显现,这里面很多很多都是乐的境相,哪怕看一眼,吃个饭,谈个话,都感觉整个时空的氛围是非常美好的。但要知道,所有的流程,就是在奔向最后一天的分离。如果你看到它最终的结局就是分手时的啼哭,走后的无滋味、忧愁,就会知道,一个月进程当中的无数个刹那,实际上就像那辆车子奔向悬崖一样,就像影片最后演到悲剧一样,每一个刹那都是苦因,都在促成着最后的分离之苦。因为每个刹那都在奔向后面,在迎来那个后苦;如果当中一个刹那截止了,出现空白,那后面就不再演了。也就是,这一个刹那,有它,就会促成后面的结果;没它,就阻碍这个结果的发生。这样就知道,它是促成后面结果的一分因素,就知道它充当了苦因。
那么这样的话,在这一个月当中的点点滴滴,每分每秒,刹那刹那,每一个点的运行其实都是行之苦,都是在奔向最后离别大苦的一分运行因素,因此全部都是苦因,都是苦的性质。这种全程式的观察,让我们发现了这么一个大的定律。
有人说:运行到最后怎么就是苦呢?怎么来决定这一点?
因为你还在轮回,轮回机制根源的我执没有消除,私欲没有消除。刚才已经说出前提了,也就是你还没有出这个圈,你这个罪犯还没有改过自新,这样是不会给你免罚的。假使你哪一天幡然自省了,原来是没有我,自己不应该以我执来行事,以私欲来追求,那么这样的话就可以给你判定,你前面做过的罪,等到刑罚受完就可以出去了。甚至可以说,由于你能够改过自新、重新做人,那还可以快速地减刑,让你早一点出去。
但是,比如这一家子的人在春节聚会的时候,他们谁知道无我?还住在无我的观慧里?他们没有这一套,所以他们还是轮回的罪犯,还处在轮回集中营里,哪个地方有一点点过错,就马上要处罚的。那么现在他们聚会了,聚会的时候执著这是我的亲人、我的所爱,之后就建立说,由于满足了我自身的需要,能够看着,能够说话,能够做各种的事情,所以非常满意,这个时候就有了乐。但是到了后面的时候就没法保持了,它的相续必定要断的,不得不分离,离别的时候是不是注定了我执不满意、私欲不满足?这样的话,他就是有不满足的苦,离别的苦就出来了。因此,这一个个刹那实际都是在奔向离别之苦,都在酝酿着离别之苦的发生。因此,每一个点实际都是在迎接着不可避免的这么一个苦剧,每一个点实际都是后苦的因,都充当着往那个结局奔进的一种运行的力量。
就像这样,观察1分钟
(二)一生唯苦
观察我们自己这一生的历程,最终奔向什么呢?就会发现奔向死,奔向中阴,奔向来世。如果眼光放大看全程的话,就发现这个过程非常可怕。因为无论这一生读多少书,做多少事,有多少世间的营造和追求,由于我们本身是个囚犯,坐在一个叫做“五取蕴”的车子里,所以一直受着烦恼力和业力的驱使在往前奔进,奔向什么呢?中间一切过程都可以忽略不看,你只要看到最后一个点就明白了,最后就是四大分解,非常大的苦就出来了。那么你说这一生所有的过程在走向什么呢?就是走向一个必死的刑场。
再细一点来说,我们是个生死囚徒,虽然在这几十年的过程中,有时候让你喘口气,也给你一点暂时的满足,就像监狱里给你吃一顿肉汤一样的,好像挺舒服,或者在某个节日的时候,给囚徒们看一点歌舞表演等等,或者还有几天的假释,可以让你到外面去溜达一下,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是一个囚徒,而且是个死刑犯,只要还没有脱出这个大牢狱,期间所有的进程都是奔向最后一天被枪毙。每个人都是如此,每个人都是死刑犯,每个人的人生之中,任何一刹那都是奔向死,这岂不是行苦?
下面按照这个指示,观察1分钟
这里说的“死”只是一个代号,为了容易让你理解,实际不只是奔向一个死,而是奔向一切由生所带来的所有的苦,后面是一苦接一苦的相续,实际就是奔向苦海的意思。
(三)轮回唯苦
认识了“一生唯苦”的进程以后,再放大到“轮回唯苦”的无限长的流程,状况是一模一样的。
要这样想:我现在到了天上,做了帝释天主,天上亿万年,好像非常风光荣耀,也安然舒适,那个上面是没有什么苦事的,尽是享乐。但是要知道,这个囚车开得非常快速,而且我是一个生死囚犯,不过这个刑罚相当于世人所说的安乐死一样的,它叫做“安乐死刑场”,它给的福利太大了。也就是,只是最后五分钟给你一个苦,中间亿万年当中,都是随心所欲地享乐。这个太蒙骗人了,谁都感觉不到这里最后是死,或者虽然知道,但是前面的乐太大了,他觉得干嘛着急,不要紧,还有无数年,但是最后五分钟就一定要爆发出大的苦来,最终从悬崖坠落的时候,那是相当于地狱苦的一种情况。
那么现在看到,这个帝释老爷在一生当中特别风光享乐,但要知道,每一刹那都是在促成后面的衰变之苦、大堕落之苦、大恐慌之苦。这个进程在有智慧的人看来,都替他捏一把汗,感觉非常可怜。那么,这个帝释老爷坐在外形非常好的天界安乐死的大囚车上,别人看不到他有什么苦,他自己也感觉是非常安乐地走下去,但是,不知不觉走到后面的时候就要出现苦了,这个时候他将出现一种粉碎性的身心之苦。全程式地观照他的生命之路,发现就是在驶向恶趣,到了最后,就掉落到地狱、饿鬼、旁生中了。
像这样再推到上界天,你说生什么天能超出行苦呢?生什么天到了最后,结局不是驶向恶趣的刑场呢?这样子看起来,整个轮回不管怎么样子走,往上走往下走,不管暂时是什么苦、乐、舍的状况,其实都是在促成后后无数苦的发生。
像这样,观察1分钟


相关链接

↓ 上下滑动翻看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1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2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3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4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5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6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7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8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9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0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1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2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3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4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5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6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7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8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9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20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21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22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23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24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25

•《净心引导》讲记01

•《净心引导》讲记02

•《净心引导》讲记03

•《净心引导》讲记04

•《净心引导》讲记05

•《净心引导》讲记06

•《净心引导》讲记07

•《净心引导》讲记08

•《净心引导》讲记09

•《净心引导》讲记10

•《净心引导》讲记11

•《净心引导》讲记12

•《净心引导》讲记13

•《净心引导》讲记14

•《净心引导》讲记15

•《净心引导》讲记16

•《净心引导》讲记17

•《净心引导》讲记18

•《净心引导》讲记19

•《净心引导》讲记20

•《净心引导》讲记21

•《净心引导》讲记22

•《净心引导》讲记23

•《净心引导》讲记24

•《净心引导》讲记25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获取音频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