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闻·思·修·行? |《楞严经》87
精彩摘录
我们获得了如来的妙德也好,或者获得了现在一些闻思修行功德的时候,随顺众生是很重要的。以后在众生界当中,我们要去利益他们的时候,一定要看这些众生到底是什么样的根基。比如说他有一个闻·思·修·行的根基,我们就用闻·思·修·行相关的道理给他们讲;如果他们没有任何闻·思·修·行的境界,那也要随顺他们。最好是了解他们的背景、文化,包括他自己的爱好等等。如果每一个人的爱好和兴趣没办法摸到,也大概地知道每一个城市或者每一个地方的人的兴趣、追求,这些都是不同的。
比如说我去东北的一个城市,可能这个城市里面他们关注点是这样的,然后到南方的一个城市,他们那里的人也可能喜欢评论这个。到了非洲或者美洲、亚洲,也是有不同的取向。如果我们知道这些道理,那我讲经说法也好,度化众生都是成功的。否则我只有一种方法——我以前学过因明,到处去讲因明的话也不一定能利益。我如果会讲《前·行》,那跟所有的人都讲《前·行》,也不一定的。所以我们有时候应该根据他们的爱好去讲,也是可以的。
这里也是讲,我们所有的行为完全能符合佛教教义的话,当然对凡夫人来讲不是那么容易,但是至少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尽量地跟佛法相应,跟戒律相应,跟大乘佛教的基本思想相应,这方面我们每一个人努力。如果能做到,随喜!如果实在做不到,从一点一滴开始。
刚开始确实很多人有一定的困难,但是逐渐逐渐,看自己的三门能不能趣入大乘道,包括我们修行、禅定这些,也是慢慢慢慢心可以勘能。好像世间当中“呆如木鸡”,就像训鸡,刚开始它还是很懒的,过了几十天以后,慢慢相续当中具有嗔恨心的鸡,它的心可以调柔到一定程度。
我们刚开始也是非常散乱的,但我们经常去修行,经常在这方面内观,到一定的时候心能控制下来,跟佛法也会相应,跟戒定慧三学也相应,这样的话,利益众生也不难。
我希望我们的道友们,以后有机缘的时候对身边的这些人要传授正法,真正对他有利的一些教言要给他讲。对城市里面的人来讲,可能一生都得不到这么珍贵的东西。我们有了这样的一个东西,给他讲的话,这是非常重要的,这叫做转·法·轮。
所以你看这里也是这样讲,如果我们有跟众生等同的一种境界,那不失众生。不管你这个菩萨的境界再高,都是不失众生。不损害众生就更不用说了,舍都不舍,什么样的众生我都不舍弃,在大乘经论当中我们会处处遇到。如果我们没有善知识真实的引导,虽然经文当中有零散的形式来讲,但是我们不一定抓得住它的重点,就像山上有各种各样的草药,但是如果没有经验的医生去采,每一个人都可以去山上看,这些药都看得到,但是不一定会采,采完了以后也不一定会配。
其实我们也是一样的。如果没有上·师的窍诀,没有传·承·上·师的教授,佛经当中有特别多的教言,可是我们不知道哪些对我们重要,哪些对我们来讲不可缺少,我们很难知道。所以我们为什么要闻·思·修·行?主要是这个目的。
讲解全集,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