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应如何安排闻思与修行的时间
1.顶礼上师,请问上师,普贤王如来在第一刹那无明产生的时候就发现了、就停止了轮回,成了第一尊佛,普贤王如来为什么有这个因缘呢?他种了什么因,会有成为第一尊佛的这个果?
上师回答:这在大圆满里面才有这样的说法。第一尊佛是普贤王如来的这个讲法是大圆满独特的一个说法。
大圆满里面也讲过,为什么普贤王如来第一次就证悟了,我们不能证悟呢?人的根机有先天的区别,普贤王如来他是先天的利根,所以他就证悟了,答案就是这样。
2.这是网络问题。顶礼上师,请问一下,我非常渴望学习佛法,越学习越高兴,但是当看到他人诽谤佛法时心里非常恨诽谤者,这算是执著吗?我应该怎么样调理自己的心态?
上师回答:这是执著。比如说有些人攻击诽谤佛法的时候,如果有能力给他解释,那就解释,当然是心平气和地去解释,讲道理、讲理论这样去解释;如果对方不接受,自己不能生气,不要生气,佛经里面讲发慈悲心的对象有几个:一个是受痛苦的众生,另外一个是造业的众生,所以这个时候,这种人应该是发慈悲心的对象,心里不能有嗔恨心。
3.顶礼上师,请问上师,证悟有很多层次吗?是不是证悟后就是登地菩萨?是不是证悟后就可以脱离六道轮回?
上师回答:证悟有很多的层次,标准的证悟就是一地菩萨。但是我们平时,比如说禅宗讲的明心见性,还有就是像藏传佛教大圆满讲的证悟,大多数的证悟都叫作初步的证悟。这个初步的证悟跟一地的证悟中间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证悟了,他不是立即就脱离了六道轮回,也不一定是一地,更不是成佛,所以还要修。
4.这是一个现场问题,顶礼上师,请问上师,对于一个每天可以用五到六个小时学修的佛学初学者,如何调配好看书、参学、打坐的时间比较好?
上师回答:这个时间是如何安排,是吧?
主持人:他是一个佛学的初学者,他有五到六个小时可以学修,他想请问上师怎么调整一下他自己的时间?
上师回答:初学者的定义不好说,但是比如说刚刚学佛的人,一个刚刚接触佛门的人,比如说他一天有六个小时,我想应该是四个小时用来学习,两个小时用来打坐、修行;或者是五个小时用来学习。
因为刚刚接触佛法的时候,这些很多都不懂,所以这个时候过早地去打坐,第一个没有效果,因为他还没有掌握好打坐的方法;另外一个,这有可能是盲修瞎练,有可能下的功夫越多,走得越偏,到时候走弯路,走得越远,这个时候需要树立正知正见,所以大部分的时间用来闻思,少部分的时间用来修行,然后逐渐逐渐学习的时间可以稍微少一点,修行的时间可以多一点,这样。
5.顶礼上师,请问上师,打坐禅修是否是每一个凡夫证悟空性的必经之路?是否每个证悟者的标准都是一样的?
上师回答:第一个,不一定所有人的开悟都来自于打坐,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这个是必经之路。所有的普通的人,都要打坐修行才能够证悟。有些非常非常特殊的人,比如说禅宗历史上有一些人,像六祖惠能大师这样,然后藏传佛教里面也有这样特别特别极少数的人,他不是打坐证悟,但是他也是过去打过坐,根机非常成熟,所以现在这么容易就开悟了,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打坐是所有人必经之路。
另外一个,开悟是不是有一个标准?是有一个标准,就是要证悟空性,大家都要达到这个标准才叫作开悟。
主持人:他还问,除了皈依三宝以外还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够修五加行?
上师回答:首先进入佛门就要皈依,然后受一两条戒、两三条、四五条都可以。受几条戒就作为基础,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学习。首先要去学怎么样修五加行,怎么样修皈依,怎么样修发菩提心。这个方法一定要掌握好,这要去学习。这些学完了以后,比如说像皈依、发菩提心这样的修法,那个时候已经都具备了,就随时都可以修了。
后面的,比如说像金刚萨埵,还有像上师瑜伽这些,在这个基础上还要灌顶,金刚萨埵要灌金刚萨埵的顶,上师瑜伽要灌莲花生大师的顶,这样随时都可以修了。但是有一个注意的是:我们不管是修什么,五加行里面修哪一个都必须要有人讲、有人传,这样才可以的。没有人传没有人讲,自己看书修,比如说像出离心修法当中的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这些非常非常简单的应该是可以的。但是稍微比较难一点的修法,必须要有人讲才可以,必须要去听,这样以后才可以修。
在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点击下图二维码,即可请购法宝。↓
慈诚罗珠堪布
慧灯之光系列
(图片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请与平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