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大学演讲】以智慧代替迷信 返回

【大学演讲】以智慧代替迷信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9-11-13

大学演讲

藏传佛教历来强调以智慧辨别真假,从来不以教主所说作为根据,要求人被动信受僵硬的教条,而是引导人通过探讨和辩论抉择真理。


古印度一位佛教大师曾说:“我既不贪执佛陀,也不嗔恨外道导师,谁的语言符合正理,我就承认他是本师。”


按照藏传佛教的传统,无论在辩论场或者其他地点,从来没有人害怕问难,只要对方说的合理,就会欣然接受,如果不合理也会以正理驳斥。这种开放求真的精神,一直在藏传佛教的体系中不断流传。现在许多自认为客观公正的知识分子,也并不一定具足这种包容的心态。


出于对真理的崇尚,加上具有严谨完备的理论体系,藏传佛教从古以来培养出许多高层次人才,至今一直延续不绝。在藏地的正规寺院,那些经过十年、二十年的精进学修,通过严格考核的僧人,最后会获得格西或堪布学位,担负着弘法利生的责任。这种智慧特征,与其他建立在简单信心和形式上的宗教完全不同,这也是藏传佛教在东西方广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此培养出的人才,既有深广透彻的智慧,也有怜悯一切众生的慈悲心,还有对整个世界勇于担当的态度。以此为根本因缘,导致其传承和教法被世界广为接受。


因此,藏传佛教的兴起并不是暂时的热潮,它并非如气功一般,只是吸引人的好奇心,热闹一时就消失了。实际上,许多人皈依藏传佛教,根本上是出于对真理的渴求,从这一点来看,藏传佛教的未来应该是可以期待的。

摘自藏传佛教在中国的现代表述——德国马普研究所演讲



附:索达吉堪布大学演讲系列视频和文本链接 (请长按识别维码打开链接)



联系我们

  悉尼:

0423121173

   墨尔本:

0413506656

      阿德莱德: 

   0401677855

       布里斯班:

      0420687876

珀斯

       0449813721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