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暖心电台】学会原谅,才能走远 (附音频)
只有宽恕,才能让仇恨得到超度...
人与人之间的习气、烦恼,包括善根和因缘都不相同,所以在很多环境中都会有不和的情况,而最好的调解方法就是谅解。因为我们有了谅解,才可以理解别人,我们能理解别人,就会原谅别人。当我们看见身边人的不和时,要尽量地去帮助他们和睦相处,如果我们自己与别人不和时,就要用比较宽容的心去理解别人的行为。
其实人的不和,主要是因为心态没有调整好。如果我们心态调整得很好,很多问题就很容易解决。甚至包括很多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冲突,都是因为贪心、嗔心而引起的,而这些都可以通过调整心态来解决。放下仇恨,用慈悲包容敌人,可能许多人一下子很难接受。但从长远来看,报复让自己永远得不到解脱,只有宽恕,才能让仇恨得到超度。
从因果方面来讲,赢与输,都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所谓的“冤冤相报何时了”就是这个道理。为此,你和仇敌将在生生世世中纠缠不休。若心怀不满,外在的怨敌会有很多,你不可能一一消灭,何况怨敌各自又有许多眷属,如《入行论》所说:“顽者如虚空,岂能尽制彼?若息此嗔心,则同灭众敌。”如果愚者不考虑这个问题,仅以匹夫之勇盲目地去摧伏敌人,那么,他会遭受更多的苦难。
冤家宜解不宜结,除掉怨敌,并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面对怨敌,唯有慈悲和宽恕,包容和忍辱,才能让双方都从仇恨的罗网中解脱出来。按照菩提心的观念,敌人是在恶业的驱使下,身不由己地伤害我们,所以非常可怜。对敌人生慈悲心,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但正如《入行论》安忍品中所讲,通过修行,总有一天,在见到敌人时,会像见到父母一样欢喜、亲切。只要修行,谁都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
遭遇牢狱之灾27年的曼德拉出狱后说过:“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宽恕不是给别人一条生路,而是给自己一条生路。不懂宽恕别人的人,只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因为他忘了,自己迟早也需要被宽恕。
——摘自整理于索达吉堪布微博
《如何寻找人生的坐标——柬埔寨金边端华学校演讲》
《如何观修自他交换的菩提心——美国哈佛大学演讲》
《张扣扣案:什么是最好的“复仇”》
(来源:智悲佛网、智悲讲堂)
电台往期音频合集:
(请长按二维码)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