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宗萨钦哲教言 >> 宗萨钦哲仁波切:人人都想当原创者,灵性事物已成为一种交易! 返回

宗萨钦哲仁波切:人人都想当原创者,灵性事物已成为一种交易!


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期待,而不是出于无造作的真诚。缺乏真诚时,我们会变得非常软弱,我们可能成为自己跟别人期待的牺牲品。


佛经总是起始于阿难说:“如是我闻。”这相当重要,告诉我们许多事情。

阿难记录下佛陀的一切话语,却未曾宣称这些教授来自他自己,他清楚地表明他只是在复述从释迦牟尼佛那儿听闻到的话。

  

时至今日,人人都想当原创者,特别是上师们。我读过一些现代上师的书,宣称他们的教导是自己的研究结果,是自己的发现。



现代社会的人,不知怎的,似乎受到新的、原创事物的吸引。但在此,我们并非着眼于某人的发明,而是在检视纯净真实的法——佛陀的话语。


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受苦于无休止的不安全感,灵性事物已成为一种交易,因此像我这种灵性导师总觉得需要招揽更多生意。


因为了解人们的弱点,而且人有不安全感,贩售灵性事物是很容易的,你们当中有些可能是生意人。


因此我相信你们知道销售是怎么一回事:先告诉人们应该拥有某件他们没有的东西,然后再告诉他们购买的地方就是我这里,我有你需要的东西。



佛陀说:“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这是绝佳的忠告,踏上灵性道路时,谨慎留神很重要。


趋近灵性道路的基本方式有两种。理想而言,我们修持灵性道路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得到证悟,这就是句点。然而出于我们的习性,还有一种不同的方式,在东西方皆然。


在东方世界,佛教已然成为一种类似宗教的东西。人们为了长寿、事业兴旺、改善生计、获取利益、驱除邪灵等而修习佛法。


因此人们并非意欲证悟,而是为了装点此生。西方社会也好不了多少。人们修习佛法主要是为了抚慰自己、疗愈自己,为了放松,为了所谓的自我成长。



法并没有真正用于证悟,佛陀不是为了这类世间利益而教导佛法。也许我们以为我们是富于灵性的人,我们并不是在寻求物质利益。


然而我们仍在追寻某种心灵上的收益,我们希望拥有快乐的人生。这两者同被视为世间利益。


如果我们怀有这种动机,佛教就是一条我们应该避开的道路,因为佛教之路对自我来说,基本上是个坏消息。


我们愈是修习、研读佛法,它对自我愈显得震撼,与利己主义愈发背道而驰。我们应该仔细思考什么才是我们要的,还不太晚,我们仍然可以退出。



往期



公众号名称:宗萨钦哲教言
公众号域名:zongsaqinzhe

(欢迎识别上图二维码关注)



愿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修行中的感受

还有佛教的教言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