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讲堂 >> 做人的层次越高,越懂得节制 返回

做人的层次越高,越懂得节制


新年伊始,

我们在展望未来的同时,

总喜欢回顾过去。

对于刚刚过去的一年,

你有遗憾或后悔么?






你可否知道有那么一类人,自律而精进,只为将来不遗憾、不后悔?


近日,微博上曝光了一组浙大学霸的笔记,瞬间引爆了网络。



其中这位貌不惊人、出身一般的学霸在天才堆里脱颖而出,靠的是什么?
不是过人的天分,也不是深厚的背景,而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自律。

如果把做人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活着;第二个层次:体面地活着;第三个层次:明白地活着。


那么自律,一定是在第三层。优秀的人不一定自律,但是自律的人往往都很优秀,活得通透明白。


著名演员陈道明便是其中一位。一部《庆余年》,让这位德艺双馨的“老戏骨”再次翻红,而他却始终保持着一份清醒的认知:


“这个世界不是你的世界,不是说你成功了,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我觉得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节制,而不是释放,所以我享受这种节制,我觉得这是人生最大的享受。”



因为节制,他戒掉了烟。“其实戒烟,真的就是心戒。我的体会就是看你想戒不想戒。”在他看来,一个男人如果连自己都控制不了,谈何掌握世界?


关于他的为人,连“娱乐圈的纪委”崔永元都挑不出毛病,赞叹他是一个非常爱惜自己羽毛的人,对自己的要求是严己律人,品行上端端正正,洁身自好很干净。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做人释放佷容易,难的是节制。


事实证明,很多遭遇人生”滑铁卢“的名人,往往毁在一个”释放“上,关键时刻,抗拒不了财色名食睡等诱惑。


为此有人调侃”你未必是人好,只是没机会放荡“。生活中,当“机会”造访时,你该如何面对诱惑呢?



法则  1 

以“戒”为师

视自律为“保护墙”


无论是儒家文化还是佛教思想,都很注重自律。《涅槃经》、《佛说遗教经》等,都记录着佛陀涅槃时,告诉弟子们“以戒为师”的重要性。


一代禅门泰斗虚云长老皈依佛门整整100年,留下的遗言也只有一个予人警示的“戒”字。


佛家“戒定慧”三无漏学,以戒为首,所有的戒律都针对人的“欲”而制定,因为种种贪念不能节制自己,才会害人又害己,可见“戒”是多么重要,自律是最好的“保护墙”。



法则  

恪守“儒家五常”与“佛家五戒”


众所周知,儒家提倡的基本行为准则是“仁义礼智信”,这“五常”可以与五戒一一对应。


“仁”的精神是慈爱、帮助他人,反对杀人。佛教五戒中的“戒杀生”也指不杀人,如果是杀害动物,虽然也有罪业,但从五戒的角度来看,是轻罪而非重罪。因此,“仁”与“不杀生”的精神非常相似。


北宋大文豪苏轼,一顿野菜便能了悟:人间有味是清欢。提倡素食的他曾尖锐地指出:“人一杀生,则五常尽犯焉,盖屠戮他身,肥甘自己,为不仁也;离他眷属,延我亲朋,为不义也;将他肉体,供献神人,为不礼也;称言食禄,当受刀砧,为不智也;设饵妆媒,引入陷阱,为不信也。”


的确,仁义礼智信从来都是中国人最讲究的五常规范,但在苏轼看来,只要一杀生,这五常便全都被破坏。如此一来,整天再怎么高喊仁义道德,但桌上的鸡鸭鱼肉早已暴露了虚伪、贪婪的面目。



“义”可以与“不偷盗”相对应。所谓的“义”可以指通过正当的手段和方式去获得财物,而以偷盗等途径获取财物就是“不义”。


“礼”指尊重自己和他人,有不犯淫乱、不败人伦的含义,也就是说,除了自己的配偶,不与其他人交合。从这个角度来看,“礼”与五戒中“不邪淫”的含义非常相似。


晚清名人曾国藩有“千古完人”之美誉。而他并非一生下来就是圣贤,例如他在情欲上也认为自己“喜色”,他对自己身上的那些缺点深恶痛绝,所以就给自己立了一个“三戒”的规定:戒多言、戒忿怒、戒忮求。其中戒忮求即戒掉贪婪,也包括戒色。他先靠反省自身主动节制身体,认识到人的情欲一旦膨胀就覆水难收,难以建功立业,再通过记日记每天来提醒自己,今天做了什么事,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有没有动色心等等。并且他在飞黄腾达之后,也不纳妾,生活作风上也严格自律。


曾国藩在戒色过程中会导致皮肤癣发作,这个可怕的连锁反应并没有打垮他,经过多年摸索经验,他开始学着从源头控制病灶。一遇大事或急切之事便开始练“静”功,达到了一种清心寡欲的境界,而非简单的躯体在“戒色”。



“智”可以对应五戒中的“不饮酒”。事实上,当我们饮酒之后,神智不清,所做的一切可能都会与平时所秉持的原则背道而驰。而且,在这种迷乱的状态下,其余四戒也都有毁犯的可能。


佛教里就有这样一个故事。原来有一个修行人,清净地守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等戒律。有一天,一个女人找到他,逼迫他在与她发生关系和杀一只羊之间做选择。他说自己是个守持清净戒律的人,这两样事情都不会做。后来,这个女人又逼他喝掉一瓶酒。他觉得饮酒并不会毁犯自己所守持的戒律,于是就答应了。结果,他喝醉了之后,既杀了羊,又和这个女人发生了关系,还偷窃了财物。最后,为了掩藏自己破戒的事实,还向他人说了妄语。


“信”可以对应五戒中的“不妄语”,也就是要诚信待人,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欺惑他人,讲信用,值得信赖。



法则  

有多少戒

就能抵抗多少诱惑!


听到这里,有人会想:“佛教的条条框框这么多,出家人的、在家人的,学佛是挺好的,但这些戒我受不了。”


其实哪里没有戒呢?它不过是规范行为的准则而已。


做人做事的层次越高,“戒”也越多,这是很自然的事。比如酒店员工,他的戒条就是那些“不准”,如果三星级酒店只有十条“不准”,五星级可能要二十条,七星级至少三十条。


由此可见,戒律说起来是这个不准、那个不准,好像很束缚,实际上不是,你看得懂,它是真正在保护你。只要你守得好,它会帮你提升做人及修行的素质。


 因此,用适度的戒守护行为很重要。



法则   4 

最上乘的“律法”

是规束人心


今天的人很少主动思考如何自律。当我们面对巨大的诱惑、良心受到谴责时,该何去何从?事实上,很多犯法的人并不是不懂法,而是法没有融入内心,没有真正按照法律规定管束自己。修行人也是一样,如果佛法没有融入他的心,没有实际去行持,“法”也会成为“非法”。如果学法的修行人成了“非法者”、学法律的专业人士不得不在法庭上接受审判,这都是非常可悲的事。


想让自己的人生不遗憾不后悔吗?那么请谨遵师言: 成为一个如理如法的人,这样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安心快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