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 【沙龙感言】随喜功德: 世界向我微笑
返回
从小到大,我的嫉妒心一直非常严重,争强好胜,努力成为No.1曾是我的座右铭。逐渐长大,我才明白,山外有山,自己在有限空间内的竞争心态是多么狭隘。可是,即使意识到这一点,我仍然无法摆脱自己被他人模仿或超越时的恐慌,也常常自以为是地给我看不顺眼的行为和人妄下评判。本周的《你是超体》课程又一次清理了遮挡我内心光明喜乐的障碍。刚下课,我就以自他相换的心,在朋友圈里给许多朋友真诚地点赞祝福。有些在过去看来会定义为炫耀的行为,我看作是自己和家人获得的快乐,在“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交换心理摄持下,我的心一下收获了翻倍的喜悦,幸福感满盈心头。回想起过去的情境,在面对叔叔阿姨或父母晒“别人家的孩子”时,我充满了不耐烦与不屑,而今细思起来,过在于己。我无法像自己好人缘的母亲那样,对他人的自夸都洗耳恭听并称赞肯定。经过对法师讲授的法义仔细琢磨,再向母亲求教,我认识到,可以肯定他人夸赞中的善行,把“他”转成“我”,就像对自家爱敬护佑的兄弟姐妹一样,真心替他人高兴,随顺众生的意乐共情欢喜。对于特别喜欢自我褒扬的行为,虽然不如法,但我们可以提醒警戒自己,并对他人未意识到的傲慢过患产生悲悯之心,把善法功德回向给他,希望他也能早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获得光明心境。再联想到学校里即将迎来的奖学金评定活动,表面上你好我好的班级氛围,实际上同学们都在暗地里头较劲。同班同学之间的水平往往较为相近,也最容易让我们产生比较心理,我也对同学拿到更高的奖学金而眼红过。学习之后才明白,这完全没有必要。首先,从现实层面,不是因为他得了奖学金我就得不到,而是他在某些方面确实做得比我好,我可以由此为促发点虚心学习他的长处,借鉴转为己用。同时,别人拿到奖学金那是别人的福报,即使再多的嫉妒,他的福报也不会变成我的。相反,我如果以一份随喜心真诚祝福他人,我虽然不能得到奖学金,但同学却会把我当作自己人对我尊敬友好,并且我自己也因心量开阔得到了更多的欢喜。再想长远一些,与小小的校园竞争相比,社会的广阔舞台更需要我们合作共享共赢,这些身边的朋友在今后走上社会时,或许都是我最好的人脉资源,能够成人之美,以一颗拥护他人之心行事的人,必能广结善缘,朋友多了路好走,放大格局,我就不会再计较眼前这些得失。其次,也是最究竟的,就是不再以“人我二分”遮蔽自己的双眼。如《金刚经》中反复提及“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也正是在告知我们破除我执,回归“本来无我”的法界。其实,“我”本来是不存在的,整个法界才是你自己,他人的善根就是自己的善根,没必要被自我执着的“一念梦心”而迷惑。我们通过随喜可以消尽我执,因为他人的好也就是自己的好,以欣赏的眼观看同学拿到奖学金可以得到快乐,以嫉妒甚至批判的眼观看待此,只能获得自心的痛苦。心本相通,随喜他人也是利益自己。 《入菩萨行论》中说道:“不愿人获利,岂愿彼证觉?妒憎富贵者,岂有菩提心?”对于已经发心要利益众生的自己,在这句颂词面前感到惭愧。因为发菩提之心就是要使得众生获得暂时的安乐和究竟的解脱,我在很多时候却因为害怕别人超过自己而有许多自私自利的行为。深刻反省,胜过别人又有什么究竟好处呢?连微小的安乐都不愿施予他人,又如何谈得上利益众生?在今后,我要将关注的焦点更多地投向他人的需求,不断把“自他交换”更多更好地运用在生活中,多思维自己想得到的,也是别人想得到的。通过对长者欢喜赞叹,对朋辈助力实现心愿,对弱者帮助成全,以随喜之心向世界微笑,我知道,世界回赠我的,必是无尽芬芳。http://www.wybuddhist.com http://weibo.com/u/3573842014www.facebook.com/wybs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