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的正确打开方式
《金刚经》天生自带聚光属性,
一直受各界狂追热捧,
仅东晋到唐朝就有六版翻译,
而且全由自带闪瞎光芒的主角级大译师操刀。
【金刚经】
Arya Vajracidaka Prajaparamita
Nama mahasudra
成书于古印度,
是一场对话的现场记录。
佛学是研究生命答案的实修哲学,
不是暴力黑社团,
所以佛学系统所说的“金刚”,
显然并非武器,
而另有更高深的寓意。
有一种终极智慧叫“般若”,
也叫空性智慧,
传说中它能破除一切无明烦恼。
佛学系统认为,
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从微观粒子到宏观宇宙,
所有东西都随时处在无常变动中。
那么,
执着地把虚幻多变的世间现象,
当做真实而绝对的存在,
死死抓住不放…
无所住--不执着于世间诸相;
生心--行持善法。
“无所住而生其心”亦即以
“不受困于色声香味触法世间诸相”为前提,
在空性明觉状态中行持善法。
那么,
基于知觉建立起的僵硬世界诸相,
就有机会变得松软。
修行者从而得以浅尝空性滋味,
初窥世界真相。
这种基于实修,
实证出的智慧--“般若”,
能使一切“相”明晰地呈现其本来面貌。
正因为语言文字的局限性,
经中采用大量类似
“如来说XX,即非XX,是名XX”的说法,
来“无限接近”地描绘“般若”的画风,
感受一下:
这种像bug一样的句式,
贯穿《金刚经》全文,
试图向我们展现那难以言述的般若蓝图。
................................................................................
这么有才的公众号天天遇得到?赏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