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言
2018年末,
法王如意宝涅槃15周年。
关注上师微信公众号,
轻轻一句:“我在喇荣的天空下,
想你——”予人共鸣与感怀。
世间人 “向来情深,奈何缘浅”,
而上师与法王的情缘,却是生生世世。
师恩难忘,有多少“想念”,就有多少“不忘”
不忘法王的叮嘱:莫失我道,勿扰他心
不忘法王的传承:翻译传法,饶益众生。
“不忘”,看似简单,我们做到了吗——
比如,上师在年初布置的作业:
阅读《金刚经》和《中观宝鬘论》,
我们都完成了吗?
甚深的经纶,依靠上师传授的秘笈,我们记住了多少呢?
《金刚经》
关键词:能断/离相/如梦如幻/功德无量
要知道,我们痛苦的根源,唯一就是执著。哪怕它只有针尖那么小,也会引来绵绵的苦楚。每个人对于执著的东西,得到了,会患得患失,失去了,就伤心欲绝。假如没有执著,任何痛苦皆与你无缘。
《金刚经》中给我们一个完美的答案——在胜义谛中,什么都不存在,善恶也是一种执著,但在世俗谛中,万法会如梦如幻地显现,因果规律毫不错谬,故一定要断恶行善。
所以,在没有明心见性之前,我们必须要执著善的、对的,这就相当于渡河的舟船,未到彼岸不能将它舍弃。
三界轮回中的众生,始终摆脱不了烦恼,是因为始终在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种相,如果断尽这四种相,就会远离一切痛苦。
只要通过推理了知我相不存在,人相和众生相也不会存在,因为见到一个法的空性,那么就是见到一切法的空性,倘若没有人相和众生相,怎么会有他的寿者相呢?因此,四相究竟而言是不存在的,这就是证悟实相。
阿难曾经问佛陀:“两个人在一起,做什么事情功德最大?”佛陀回答:“一人讲法,一人听法,功德最大。”很多人追求有相的善行,却不知道无相的智慧远远超过有相的善行。《金刚经》上也说,如果你还有有相的布施,这个就不是真正的布施,就不名为菩萨。
《金刚经》里为大家揭秘功德最大化的投资产品:“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也就是说你用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的钻石,布施给所有的穷人,供养给所有的佛陀,不如授之四句偈颂。
我们要做智慧者,我们不要买轮回里会跌的股票,要买那些一直暴涨的福报基金。越趋近实相福德越大。暂时来说,了解了常乐我净等世间真理,福德就超越了其他善法;而究竟的实相,如《金刚经》所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当我们如是听闻、观想,这是最大的福德。
《金刚经》要懂的话,首先最好学习一些世间的知识,包括像《俱舍论》,世间的一些名言方面的知识,这是世俗谛。然后就是胜义谛,胜义谛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现象的本质。
“无正世俗梯,而上正高楼,智者非应理。”清辨论师也是这样讲的:如果你没有世俗谛的梯子,直接上胜义谛高楼的话,是“智者非应理”的。
《中观宝鬘论》
关键词:福德/智慧/缘起/因果/ 无我
空性法门如此重要,同样隶属空性法门的《中观宝鬘论》到底讲的是什么?
本论主要宣讲世俗谛中取舍因果的方法以及胜义谛中无我空性的道理,它既是中观论典,又是指导在家人取舍因果的殊胜佛法,也是劝告出家人行持善法的窍诀。
我们以前学过的《中观四百论》中说:“薄福于此法,都不生疑惑”——福报浅薄的人,对中观法门不会产生疑惑;“若谁略生疑,亦能坏三有”——如果谁对中观法门产生一个很微小的或者是大概的怀疑:“可能真的是空性的?”“可能真的一切万法都不是实有的?”……这样怀疑的话,三界轮回都会被毁坏,可以说以后不用投生到三界当中了。
“士夫非地水,非火风虚空,非识非一切”,我们人不是地、不是火、不是风、不是水,也不是意识,也不是虚空,也不是一切。《中观宝鬘论》用五大的方式来抉择人无我。
我们知道“我”是不存在的,哪有受伤者?语言是无形的,怎么能刺伤别人呢?不可能的。所以有很多的方式,可以使我们在生活当中更坚强,在修行当中更勤奋,使我们的人际交往更愉快、和睦。我们学空性、学辩论、学智慧的这些人, 可以把我们的家人、单位上的人,身边的这些人说你的话转为道用, 这是一个很好的断除我执或者说是修安忍的方法。
“贪嗔痴及彼,所生业不善,无有贪嗔痴,及彼生业善。” 贪心、嗔心、痴心以及依靠贪嗔痴引发的身口意所做的业,都是不善业;无贪嗔痴而产生的业叫做善业。“我天天行善”,但实际上自己产生嗔恨心、贪心、愚痴心,认为自己在做善事,结果是造恶业;有些好像是造恶业,结果并不是那样,其实很虔诚地在行持很多善法。
“何时有蕴执,尔时有我执,有我执有业,有业亦有生。”我们只要有对蕴的执著,就会有我执;有我执的话就一定会造业,造了业就一定会转生在轮回当中。即使做慈善、行持善法非常好,但如果没有修空性,不懂得无我的话,只要有我执,有对蕴的执著存在,即生当中解脱不了,来世也解脱不了。我执,需要通过智慧,无我的见解来断除。一定要通过闻思,对空性、对中观法门产生一个很好的定解, 这样即生当中有断除我执的机会。除了空性见解以外,连修慈悲心也没办法破掉,因为慈悲跟我执从根本上并不相违。
一切有缘法,皆待缘而起。上师以胜义世俗二谛传递秘籍:永远不否认现象,但其本质永远不存在。在我们没有真正安住在空性中之前,必须取舍现象上的因果,在因上努力积累福慧资粮。唯有依教奉行,才是对师恩真正的“不忘”!
恭录自
《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
2018新年开示暨《金刚经》传讲
《中观宝鬘论》传讲
友情提醒
回复"1":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