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慧灯之光网站 >> 祈祷上师没效果,信心减退怎么办?丨《慧灯·问道》上师与弟子篇 返回

祈祷上师没效果,信心减退怎么办?丨《慧灯·问道》上师与弟子篇

HDZGGW 慧灯之光网站 2020-07-02

《慧灯·问道》第四季 上师与弟子篇 第4期


善知识犹如黑暗中的指路明灯,遇见一位具德上师,并且依止其学习、修行,乃至获得证悟,这是每一位修行人最渴望的事。“上师与弟子篇”解答了关于上师与弟子之间的种种疑问,愿弟子们都能与上师心心相应,并藉由此殊胜因缘,见到自己内在的真正上师。




主持人:思考世界,阅读自己,欢迎收看《慧灯·问道》,今天我们要谈的话题依然是“上师与弟子”。欢迎慈诚罗珠堪布与现场观众,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进行提问。



Q1

如何才能消除对上师产生的邪念?


观众1:堪布您好!我的一位朋友与他的上师在一起时,心里会不由自主地挑上师的毛病,甚至产生邪念。他自己也知道这样非常不好,过失很大,却无法控制自己。请问堪布,如何才能消除对上师不好的念头?


慈诚罗珠堪布(下文简称“堪布”):这个问题可能有几方面的原因。有些师兄不仅是对上师,对佛菩萨有时候也有这样的邪念,其实这样的念头并不是他自身的想法,他本身对佛菩萨确实是有信心的,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他就会对佛菩萨产生邪念,自己很害怕却又控制不了。这有可能与一些其他的力量有关系,所以这个时候应该念莲花生大师的心咒,修莲花生大师的法,会有很大的帮助。

另一个原因,也许这位上师确实有一些问题,而且这些问题被这位师兄发现了;发现之后,这位师兄即看不惯又说服不了自己,于是就产生了一些不好的想法。如果是这样,他可以与这位上师适当保持一点距离,这样可能会好一些。



Q2

祈祷上师没有效果,对上师失去了信心怎么办?


观众2:堪布您好!生活中,当遇到困难时我也会祈祷我的上师,但是觉得并没有好的转变和效果,所以我现在对祈祷上师有一点失去信心,您可以给我一些建议吗?


堪布:谈效果,首先要清楚对上师祈祷后,真正应该给我们带来的效果是什么。以修行方面为例,如果你的出离心、菩提心,以及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对因果坚定不移的确信等方面有进步,那应该是你祈祷上师后得到了加持,产生了作用。当然,生活工作方面如果出现问题,大家也会去祈祷上师三宝,也会有帮助。但如果当下就要得到帮助,当下就要改变,当下一定要看到效果,这种想法可能是我们自己的心太急了,不一定当下就能见效。所以要懂得这个道理,不要失去信心。

感觉祈祷上师没有效果,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自己的信心还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所以暂时没有变化,并不等于上师没有加持或者祈祷没有效果。



Q3

祈祷上师没有效果,是否也可能是上师的一种加持?


主持人: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有时候问题没有按照我们的想法发生转变,这种“没有转变”有没有可能恰恰是上师对我们的加持,需要让我们经历一些事情之后才会有新的发现?


堪布:这种情况当然也有。我们遇到一些眼前的逆境,比如生病或者不顺利,就会希望这些尽快过去,不想面对。如果当时我们祈祷了上师或是佛菩萨,事情很快得到解决,我们会认为这是上师的加持、佛菩萨的加持。但是有时候,这些逆境没有一下子就过去,我们可能还要在其中挣扎一段时间,那么究竟哪个才对我们有利,单看表面的结果并不能判断。

我们总是希望生活中不要遭遇任何不顺利的事情。但是,到底一直都顺顺利利好,还是发生一些不顺利的事情好?实际上真正从修行的角度来看,这是不确定的。不仅是修行,很多其他的事情也如此。我们当下的想法,认为某种情况是好的,实际上未必一定好,可能过了三年、五年以后,我们自己也许会发现,正是因为当时的“不顺利”,才有了现在的进步与改变,那个时候才会认识到当时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这样的情况也会有,但也不是全部。


主持人:正如堪布所说,祈祷上师后,不要抱着急切的想法,希望事情迅速得以解决。不妨等一段时间,也许过后再回首,就会明白这些逆境反而是一笔人生的财富,或是修行的助缘。


堪布:是的,有这样的可能。



Q4

在上师面前发愿,应该发什么样的愿?要说出来吗?


观众3:经常听师兄说,见到上师的时候一定要发愿,因为特别容易实现。我有两个相关问题想向您请教:第一,我们应该发什么样的愿?必须跟修行有关系,还是生活方面的愿也可以发?第二,发愿一定要说出来,还是在心里想想就行?


堪布:首先,发愿的时候说不说出来都可以。

其次,对上师以及一些特殊的对境,比如五台山、峨眉山这样的圣地,或者一些特别殊胜的法物,比如佛的舍利子、舍利塔,面对这些对境发愿确实很容易实现。另外,比如自己戒律清净,平时注意积累福报等,这些也是实现心愿的一些自身条件。所以你听说的这些都是对的,在上师和真正的善知识面前发愿,与平时我们自己发愿是不一样的,功德或者效果也不一样。

至于应该发什么样的愿,只要不与杀盗淫妄等恶业相关,任何愿都可以发。从大乘佛教的角度讲,首要就是发菩提心,其次你自己有什么心愿也都可以发。



Q5

上师送给自己的东西,可以送给别人吗?


观众4:堪布您好!上师给的东西,如果别人特别想要,是否可以转送?有师兄说,上师给的东西有缘起和密意,是不能随便赠与他人的。请问堪布,是这样吗?


堪布:这不一定。上师送给你的东西,你愿不愿意送给别人,要以你对上师的信心来决定。如果你对上师非常有信心,那么上师给你的任何一个东西,你可能都不愿意送给别人。但是一些时候,你如果从利他的角度,把这个东西部分的分享,乃至全部送给其他人,也是可以的,一般情况下也没有什么问题。



Q6

上师可以代替弟子承受业果吗?


观众5:听一位师兄说,有一次他生病非常痛苦,他的上师就把这位师兄的痛苦转移到了自己的身上,之后这位师兄的病就好了,但他的上师却病了。请问,上师真的可以这样代受弟子的业障吗?如果可以,为什么很多师兄还有那么多痛苦,但他们的上师并没有减轻他们的痛苦?


堪布:是不是他自己的病治好了,然后把病传染给了他的上师?(众笑)

我想一般的情况下,这个不太可能。当然,像米拉日巴大师这样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者也有可能,但一般情况下不太容易发生这种情况。


主持人:这是不是要看上师证悟的境界,来判断有没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堪布:这个很难,把别人的病痛直接移到自己身上,这是很难的。



Q7

给上师起昵称是不恭敬的表现吗?会不会有过失?


观众6:堪布您好!现在有很多学佛师兄喜欢称呼您为“慈爸”,喜欢称索达吉堪布为“索爹”,大家觉得这样很亲切、很温暖。但也有一些师父说这样称呼很不恭敬,会有很大过失。请问,我们可以这样称呼您吗?


堪布:这没关系,本来就是“师父”,“父”跟“爸”不就是一个意思吗?



Q8

可以将“慈诚罗珠堪布”简称为“慈师”吗?


主持人:有的时候还有师兄会称您为“慈师”。但一些师父会严厉地说:“怎么能这样称呼呢?应该使用全称。”


堪布:这样称呼可以的,这样更好!“慈”就是慈悲,“师”不就是师父嘛!太好了!


主持人:有道理,“慈悲的师父”!



Q9

被要求做活佛的明妃,这事儿靠谱吗?


观众7:堪布,我的一位女性朋友依止了一位活佛作为上师,这位活佛希望我朋友做他的明妃。活佛说这样一方面能够帮他发展弘法利生的事业,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我的朋友提升修行境界。这位活佛有很多弟子,我听起来觉得挺奇怪的。请问堪布,这种事靠谱吗?


堪布:这种说法我觉得非常不靠谱,很离谱的。“明妃”就是妻子,意思就是这位所谓的“活佛”想让你朋友做他的妻子,并对他的弘法利生有一些帮助……从客观角度来讲,如果你的朋友很有钱,这位“活佛”是不是想让你朋友成为他的妻子以后,用你朋友的钱去做一些什么事情呢?除此以外就没有什么可能再帮助到他的地方了。

说这种话的人很多,我们经常也会听到,我觉得这种说法多数都是骗人的,大家听到这样的话千万不要去信,一定要拒绝,离说这种话的人远远的,越远就越安全。



Q10

如何能生生世世都快速遇到上师,并开始修行?


观众8:堪布好!我觉得自己这一世是造了很多罪业之后,才遇到上师并开始依止和修行的。是否有一种方法能够在生生世世当中以最快的速度被上师找到,然后依止他修行呢?


堪布:如果是想生生世世中遇到密法的上师,那么这一世中在我们找到上师后,做到不犯密乘戒,并且平时自己多修上师瑜伽,这样就可以实现。



Q11

通过发愿可以积累快速找到上师的因缘吗?


主持人:通过发愿有可能积累这样的因缘吗?


堪布:也可以。



Q12

还没有开始闻思修的佛弟子,如何快速找到上师?


主持人:刚才这位观众提的问题非常关键。如果没有上师,修行之路是无法继续的。但是也存在很多刚开始闻思修,甚至还没有开始闻思修,只是知道“上师”这个概念的佛弟子,他们既不会修上师瑜伽,也不知道出离心、菩提心,对他们来说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快地找到跟自己有缘分的上师呢?


堪布:实际上,上一世与他有缘分的上师(也就是他过去的因缘)已经决定了他这一世一定会找到自己的上师。就像当年米拉日巴大师找到玛尔巴大师一样,他是一定能够找到的!

如果他目前还不会修上师瑜伽等修法,也可以通过发愿来实现:希望自己生生世世能够找到大乘佛教的善知识。其实佛在很多大乘佛教的经典当中,都鼓励大家要这样去发愿,这也是寻找上师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Q13

据说并非弟子找上师,而是上师找弟子,是这样吗?


主持人:有一种说法,很多时候不是弟子在找上师,而是上师、佛菩萨拿着“放大镜”在找弟子,看到根器合适的弟子,会给予他们一些加持,并成熟师徒的缘分,是这样吗?


堪布:佛当然是这样度化众生的。佛时时刻刻都在观察众生的根机,只要有众生根机成熟,佛就会出现。但是,佛的出现并不一定都是释迦牟尼佛那样“十二相成道”的形式,而是以善知识或者其他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

所以佛菩萨会寻找众生作他的弟子,他来找我们,然后让我们获得解脱,这种情况是有的,在佛经里面也讲得很清楚。


主持人:谢谢堪布!今天我在来节目现场的路上听到一首歌,歌词是“恩恩怨怨,生死白头,几人能看透……”人生苦短,世间人却追名逐利,在漫漫长夜当中挣扎。所以能够找到一位上师,这位上师又可以带给我们佛陀的智慧,果真如此,内心当中就是两个字:真好!

希望每位师兄都能找到跟自己心心相印的上师,生生世世跟随上师修行,直至达成最终的目标。



下期预告(7月9日)

上师与弟子篇 第5期

Q1 如何理解视师如佛?

Q2 密宗要求弟子要视师如佛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Q3 为什么上师瑜伽中,要求把一切事物都看成上师的化现?

Q4 吃饭的时候如何正确观想上师在喉间?

Q5 把上师观想在自己头顶、心间的意义是什么?

Q6 为何上师们也努力修忏悔法?

Q7 如果上师布置了无法完成的任务该怎么办?

Q8 如何判断拒绝上师要求是否违背上师教言?

Q9 上师最喜欢什么样的弟子?





播出平台

慧灯之光网站、慧灯之光App、慧灯之光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慧灯问道、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蜻蜓FM


收看往期节目

“上师”的称谓竟然有这么多

初见上师就痛哭流涕,莫非有特殊缘分?

慈诚罗珠堪布亲述依止法王如意宝的经历

点击文尾“阅读原文”按钮,收看以往各季节目


导览


回复“1”:慈诚罗珠堪布简介

回复“2”:《科学放生手册》

回复“3”:《临终准备和助念实操手册》

回复“4”:下载慧灯之光App

回复“5”:直播收看方式

回复“6”:藏历查询



• END •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收看《慧灯·问道》


您有问题希求解答,

或者您对栏目的意见和建议,

以及栏目合作、文章转载等事宜,请联系:

📮  wendao@huidengzhiguang.com

本公众号视频及文字内容均为原创,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收看以往各季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