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颂】《中论》 016
癸三(彼二之摄义):
对方仍然固执己见,认为缘必定会生果,否则会有毁坏世间因果规律的过失,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缘和果之间只能以有、无、是(一体)、非(异体)这四种方式存在。前三种已被中观宗遮破了,因此他们认为,缘和果应该是以第四种“非”的方式存在,即果不是缘,果和缘是分开的他体。但这种观点同样不合理,如颂云:
故缘非自性,
非缘性成果,
非有中无果,
非缘岂成缘?
因为缘没有自性,故不能生果,缘和果也无法成立他体;非缘自性成立且能生果的情况更不会有,因为如果缘中都没有他体的果,非缘岂能成为缘而有他体的果呢?
◎缘无自性,故“果非缘”不成立
中观宗驳曰:“故缘非自性”假如缘和果存在真正的自性,则可以说这是因、那是果,两者是他体,然而缘和果没有任何自性,这样两者他体(果非缘)的说法就不可能成立。
◎缘无生,非缘更如是
对方辩白道:缘在未生果之前属于非缘,非缘和果法是他体,非缘虽然最初不是果法的缘,但后来可以变成缘,因此,果法应该是从他体的非缘中产生。
中观宗驳曰:这种说法更不合理,既然缘因为无自性,故无法产生他体的果,那么“非缘性成果,非有”,非缘同样无自性,怎么可能产生他体果呢?这种情况更不会有。再者,“中无果,非缘岂成缘?”既然缘中都没有他体的果,那非缘岂能变成缘而有他体的果呢?就像毛线(缘)当中都没有氆氇,茅草(非缘)怎么可能变成缘而有氆氇呢?可见你们的说法完全不合理。
◎缘、非缘皆是假立
对方辩解说:如果缘和非缘真像你们所说的没有自性,为什么很多佛经都对因果做过安立?你们不也常说“非缘不能生果,因缘可以生果”吗?
答曰:虽然佛经中安立过缘和非缘的概念,宗喀巴大师在《理证海》中也说过“芝麻是芝麻油的因缘,细沙是芝麻油的非缘”,但这些只是在安立名言,并非意指因缘和非缘实有存在。
并且,从果法不存在,也可推知缘和非缘自性不成立。比如,假如氆氇(果)的本性真实存在,则与之观待而成立的缘——毛线,以及非缘——茅草等也可以有存在的机会。但真正观察果法时(可以用刚才破因本体的方式观察),就会失望地发现,果法没有毫许可堪忍的本体。既然如此,观待果法而成立的缘和非缘,就如石女儿一样没有任何存在的可能性。
世间万法都是由众生的分别念造作而成。正如清辩论师在《般若灯论》中引用教证所说:“世间因缘悉如是,但彼凡夫妄分别。”意思是,凡夫人因为具有妄执分别,故认为这是果法,那是因法,但其实世间所有的因缘都非真实存在。
◎二谛中的因果观
既然因和缘都不存在,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点是否也一概破除呢?胜义中需要破,名言中不能破。在名言当中,在我们的能取所取尚未消于法界之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一切因果都无欺地存在。所以,这里破斥的并非名言中的因果,而是实相中的因果。
敬摘录索·达·吉·堪·布讲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新版讲解
记忆板
001
002
一、观因缘品
003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