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365颗钻石的约定(52) 返回

365颗钻石的约定(52)


           每 日 背 诵


365颗钻石


5月4日 佛历2564年





【第52颗钻石】

མི་ཕམ་རིན་པོ་ཆེས།བྱིས་པ་ནོག་ཆུང་རྩེ་མོས་བསླུ།།དར་མ་ཆགས་སྡང་ཡུལ་གྱིས་བསླུ།།རྒན་པ་ལུས་སེམས་རྒུད་པས་བསླུ།།བག་མེད་ནམ་ཡང་བསླུ་ཞིང་བསླུས།།ཞེས་གསུངས།
麦彭仁波切:
孩童时受玩具游戏所惑,年轻时受贪嗔对境所惑,年老时受身心衰败所惑,一生始终被放逸迷惑。



不放逸

何以名为不放逸?如人居于危崖上, 如是自护自身心,恒时郑重谨慎者。 


什么叫不放逸呢?比如一个人居住在非常险的悬崖上,稍不留意就会掉下去,如果掉下去了,自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他会步步谨慎,三门不敢放松。(我小的时候,在特别陡的峭壁上放牦牛。遇到非常高的悬崖时,前进也不敢,后退也不敢,心里特别害怕,前后左右到处看,就是不敢往下看,往上看舒服一点。那个时候自己全神贯注,特别特别注意。


同样,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详细观察会不会令来世堕入恶趣、会不会染污自己的相续,时时以正知正念提醒自己,万万不能放纵三门。


有智慧的人做什么都会小心谨慎,不像无愧者那样,做事一点都不考虑,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所谓的不放逸,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会保护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心,对心里的起心动念经常观察,对身体的所作所为也经常观察,这就是真正的不放逸者。


放逸

孩童沉迷游戏乐,成年沉迷贪嗔境,老年迷惑身心衰,皆为放逸所迷住。


世间中被放逸所迷惑的人非常多。


1、比如在童年时,整天喜欢各种玩具,把它当作实有财产,不分昼夜一直耽著,为此不知哭过多少回。现在想起来也觉得可笑,因为玩具对今生来世并不重要,有没有它都可以,但由于当时的迷乱,自己却死死执著这些。


2、人到了成年时,为了钱财和亲友,始终被贪嗔等烦恼所逼迫,遇到讨厌的敌人就恨之入骨,遇到可爱的朋友就恋恋不舍,为感情流了无数眼泪。现在很多人对空性一无所知,不明白外境如幻如梦,却偏偏执为实有,未达到目的就特别伤心,产生无边的贪嗔之心,没有一点自在和快乐。这完全是放逸所导致,如果像高僧大德那样,从小就接受爱心和悲心的教育,长大以后,就不会执著这些乱七八糟的外境,也不会有那么大的伤心。


3、一旦步入老年,人对童年的游戏不执著,对成年的感情名声也不执著,最重视的,就是自己能活多少年,身体是不是很健康,走路会不会摔倒……对身心的衰败非常重视。


所以,世间的众生非常可怜,完全被放逸迷住而不自察,短暂的一生就这样度过了:年少时喜欢游戏,成年时迷恋感情,老年时执著身心,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一辈子根本没有做过。


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没有正知正念,放逸自己的身心。







查看往期内容请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


【上一颗】

 365颗钻石的约定(51)

【复习回顾】

煜煜钻石,您采几颗?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加持

钻石虽久远,此颗永留传




排版 | 一心一意

图片 | 嘉黛





约好一起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