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365颗钻石的约定‖327 返回

365颗钻石的约定‖327

求学之足迹 求学足迹 2021-02-12

           每 日 背 诵

365颗钻石


为度化一切众生,

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2 月 12 日 佛 历 2565 年



钻石
365






第327颗钻石



སྒྱུ་འཕྲུལ་དྲྭ་བའི་རྒྱུད་ལས།  གང་གིས་སྒོ་གསུམ་བཏུད་བྱས་ནས།  །རྒྱལ་བའི་སྐུ་ལ་ཕྱག་འཚལ་ན།  །དེ་ཡི་བསོད་ནམས་འཇིག་རྟེན་དུ།  །གཟུགས་ཅན་གྱུར་ན་ཤོང་མི་འགྱུར། ཞེས་གསུངས།


《幻化网续》:
何人敬三门,顶礼如来身,

福德若有形,世间不可容。












虔诚恭敬地顶礼如来之功德


窥基大师在《说无垢称经疏》的讲义中讲道:“座出灯王。故令礼敬。要加神力。方能升故。显归敬者愿必满故。”因佛加持力的缘故,顶礼佛陀一方面能满足自己的愿望,另一方面能成办一切善法事业。


对不相信佛有不可思议加持力的人而言,说什么都无济于事;反之,对信心满满的人来说,决定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如《幻化网续》云:“何人敬三门,顶礼如来身,福德若有形,世间不可容。”


身口意三门虔诚恭敬地顶礼如来的身体,所获得的福德如果有形状,整个世界都容纳不下。如同一些教证讲到皈依的功德一样,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我们向佛陀祈祷,也有这样的力量。


所以,我自己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会祈祷上师三宝。比如晚上做了恶梦就会祈祷,而且确实通过祈祷改变了许多缘起;


出门的时候,自己会祈祷或请僧众念经;生病时常常请僧众及大德作加持,也确实感受到不可思议的功德。而且有时候,我在佛前以身口意三门顶礼,自己的恭敬心与佛像不可思议的加持融汇成一种力量,依靠它,一些恶运得以改变,并让我所愿圆满,心想事成。


--《维摩诘经》第32课


身口意三门顶礼


◎ 身口意三门顶礼


顶礼的时候,身顶礼,就是指身体作礼拜;语顶礼,是指口中念诵顶礼句或祈祷文;意顶礼,是指满怀诚挚恭敬的心意念:“上师您无所不知,在这个世间,除您以外,我不寻找任何指望处,我全心全意依赖您、依止您。”


这里至关重要的是:观想自己与一切众生一同顶礼,而且身语意三门都要如理行持、集中精力。《法苑珠林》云:“为对佛眼故须身礼,为对天耳故须口唱,为对他心故须意念……”


讲了许多三门顶礼的功德。《大智度论》亦云:“礼有三种:一者口礼;二者屈膝头不至地;三者头至地,是为上礼。人之一身,头为最上,足为最下,以头礼足恭敬之至。” 所以,应该常以三门恭敬而顶礼,不仅在修加行时,在有生之年乃至成佛之前,都是应该修的。


这样顶礼,从修行的角度,能摧毁相续中的傲慢;从世间的角度,也是锻炼身体的最好方法。尤其是磕长头,这种全身性的运动,常常行持的话,对我们这个“臭皮囊”的健康,是最好的维护。当然,我们是修行人,以求解脱为主,所以,顶礼时应当专心致力于此。


专心致志顶礼

◎ 专心致志顶礼


专心致志是很重要的。否则,一边顶礼一边东张西望,甚至胡言乱语、心不在焉,这样就不合理了。


但有些人散乱惯了,当右方有人来来往往、说话交谈时,他的眼睛与心思便转向右方,结果双手也就合十到左脸颊上了;当左方出现类似的情况,眼睛心思又转到左方,这样一来,双手又合十到右脸颊上了。这是很不如法的。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像这样思想涣散、随境所转,只是身体在那里东倒西歪地顶礼,除了白白受累以外,没有任何实义。所谓“没有任何实义”,以前上师如意宝也讲过,这是严格的讲法,说明功德不大。


如果按照《妙法莲华经》等经典的教义,一个人以“散乱心”乃至“举一手”、“小低头”,也必将渐次见到无量诸佛,终成佛果。所以,只要顶礼,肯定有功德。但是与如法行持相比,不如法顶礼的功德很小,因为太小,所以说没有实义。


就像有人去做生意,赚钱不多,回来就说:“这次白去了,没赚到钱。”其实他的意思,是说没赚到大钱,不过小钱还是有一点的。


因此,在不同语境中,对某些字句,也应该有相应的解释或理解。


五体投地顶礼接着依次下来,合掌在头顶,清净杀生、邪淫、偷盗等身障;合掌在喉间,清净妄语、离间语、粗语、绮语等语障;合掌在心间,清净贪心、嗔心、邪见等意障,然后五体投地。所谓的五体,是指前额、两手掌与双膝,这些部位一定要接触到地。

自己顶礼,也弘扬顶礼


● 自己顶礼 也弘扬顶礼


这些道理,我想大家也都懂,但为了形成习惯,还是要再三串习,要实地行持。否则,光是明白,却做不到、做不好的话,这对长期学佛的人而言,是说不过去的。更何况,我们还有弘扬的责任。你们也看得到,现在有很多佛教徒是不会顶礼的。


不光是顶礼,很多行为、语言也不如法。我没有他心通,不知道别人想什么,但从形象上还是能推出来,可能心里也不见得如法。当然,如果是非佛教徒,我们也理解,但作为学佛多年的佛教徒,处处不如法的话,那就太遗憾了。


 因此,对于佛教的行为,我们自己应该身体力行。与此同时,也应该在利他心的推动下,将这些看似简单的行持,以及浅的教言、深的道理,一一传授给别人。

要如法顶礼

● 要如法顶礼


那么,五体投地而顶礼有什么功德呢?简单地讲,以此可清净五毒烦恼的障碍,获得身、语、意、功德、事业五种加持等。因为有这些必要,所以要这样做。顶礼以后,站起身时腰应该挺直,身体站立双手合掌。之后再像前面一样,重新匍匐顶礼。


但有些人不是这样,还没站起来就甩手,一看就不恭敬。因为双手没有按照要求认真合掌,只是甩动一下,膝盖及额头不接触地面,仅仅弯一下身,站起来时腰也不是端端正正地挺直,这样弯弯曲曲地作礼,是大不恭敬的表现,所以绝对不允许。


严格来讲,每次顶礼都要如法。即使接近结束时磕最后几个头,或者平时只磕三个头的时候,也一定要先站直,然后再接着磕。


每次都很认真、正式、如法,这是很重要的!否则,就会有不好的果报,如佛经中说:以弯曲顶礼的异熟果,将来转生为驼背者,也就是背上长大瘤的侏儒佝偻之人。我们顶礼,是希望获得功德的,如果转成这样奇形怪状的丑陋身体,顶礼也就大可不必了。   


所以,顶礼的数目不在多,最重要的是,每做一次礼拜,都要尽力做到正规、如法、准确。如果为了轻松省力,在陡峭的山坡或者某种依靠物的上面顶礼,没有少许实义。 


以前我见到一个出家人在护法神山那边顶礼,山坡很陡,所以基本不用弯腰,头磕得很轻松。但这样不合理。当时我还想:肯定是刚来的,如果听过《大圆满前行》,法师是不会允许的。还有的人,也是为了不弯腰,就在前面堆些被子、枕头,高高的,磕多少都不费力。但这也不对。最好在地板上磕,什么都不放,这样才如法。


此处已经讲得够细了。对末法时代的人来说,不讲清楚,只是大概说一下可能也不懂。所以,重要的地方,要细致地讲一下。


--《前行广释》第129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