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第124课学习笔记和随堂小测
学习笔记
བྱང་ཆུབ་སེམས་མཆོག་རིན་པོ་ཆེ།།
菩提心妙宝
མ་སྐྱེས་པ་རྣམས་སྐྱེ་གྱུར་ཅིག།
未生者当生
སྐྱེས་པ་ཉམས་པ་མེད་པར་ཡང་།།
已生勿退失
གོང་ནས་གོང་དུ་འཕེལ་བར་ཤོག།
辗转益增长
甲一、闻法方式;甲二、所讲之法;乙一、共同外前行;乙二、不共内加行;丙四、积累资粮;丁二、古萨里;戊一、古萨里之义;戊二、施身修法。
一
正文脉络
一、古萨里之义。
(一)古萨里修法的目的:
1、顿然断除四魔——积累古萨里资粮。
(1)以显宗观点宣说四魔。
A、略说:
a、《大智度论》云:“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
b、所谓魔,能夺走众生的解脱慧命,毁坏道法、功德。
B、详说四魔:
a、蕴魔(或阴魔):指色受想行识五蕴,因为众生接受它后会产生执著,所以叫魔。
(a)色蕴:四大及四大所生的眼根等一切色法,都是痛苦的来源、基础、依处,所以是魔。
(b)受蕴:不管是乐受还是苦受等,产生受以后,就不可能获得自在,所以是魔。
(c)想蕴:无论是大的分别念还是小的分别念,所有想都会带来执著,所以是魔。
(d)行蕴:因为缘好产生贪执、缘不好产生嗔恨等心相应不相应法,所以是魔。
(e)识蕴:六识所带来的一切相状、感受、分别,能给众生带来痛苦,所以是魔。
b、烦恼魔:八万四千烦恼。
c、死魔:从粗大的角度来讲,众生的相续最后灭尽时,都有极大的痛苦;从细微的角度来讲,万事万物都是刹那无常变化的,都是痛苦的本性,因此叫死亡魔。
d、天子魔(或天魔):对解脱和遍知果位制造障碍的魔王。
(2)以密宗观点宣说四魔。
A、有碍魔:指在修行过程中出现的地水火风四大灾难,和生老病死苦,以及在五根前显现的各种障碍解脱之法。
B、无碍魔:指心里产生的贪嗔痴等各种烦恼。C、欢喜魔:凡是缘修行验相产生欢喜心、执著心,就叫欢喜魔。
🔸不管是修密法还是显宗法,在出现境界时,都要在自然状态中平然安住,这样,很多戏论和障碍自然而然消于法界。对一位经验丰富的修行人来说,这是他的基本行为。
D、傲慢魔:指自认为我和我所存在,也就是我执。
(二)古萨里与曼茶罗合修能很快圆满资粮。
1、无垢光尊者把古萨里作为上师瑜伽的支分。
(1)哪里讲的?
🔸《大圆满心性休息》和《三处三善引导文》中。
(2)如此修的理由和利益。
🔸修上师瑜伽的目的就是为了断除我执,而供施自己的身体,确实是断除我执的殊胜方便方法,因此一点都不相违。
2、如来芽尊者的言教传统是把古萨里和曼茶罗放在一起修。
(1)谁如此修?
🔸从智悲光尊者到堪布阿琼之间,都将古萨里和曼茶罗放在一起修。
(2)如此修的理由和利益。
A、以自私自利心供养曼茶罗,积累资粮不一定非常成功。
B、在修曼茶罗时,要观想将包括四大部洲、须弥山以及我和我所(如身体、受用、善根等)在内的所有世间圆满供养上师三宝,并将所修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而观想自己的身体变成甘露上供上师三宝、下施六道众生,也正符合这个要求。
(三)何为古萨里?
🔸所谓的古萨里,是乞丐的意思,比如居于深山舍弃今生的瑜伽行者等,得不到用来积累资粮的其他受用,而依靠观想来供施自己的身体,是这样一种修法。
(四)古萨里可以迅速积累功德之理。
1、理说:
🔸越执着的,断除之后功德越大:每个众生珍爱自己的身体胜过其他一切受用,为了断除对自己身体的爱执而进行供施身体,与供施其他物质相比较,显然功德更大、利益更巨。
2、教说:
(1)颂云:“供施马象成百倍,供施妻儿成千倍,供施身体十万倍。”
(2)玛吉拉准空行母:“无贪施身体,未知为二资,珍爱蕴身体,佛母前忏悔。”
🔸佛母:般若佛母。断法派以《般若经》为宗。
3、遣疑:凡夫人怎么能供施身体呢?
(1)观想供施身体是可以的。
🔸在没有成为一地菩萨之前,不能将自己的身体一块一块地割下来布施给众生,因为这是一地菩萨以上圣者的境界。但观想是开许的,而且同样得到布施身体的功德。
(2)如此观想是自利利他之法。
🔸凡夫人对自身的贪著特别强烈,在生病等时,可能还会在嗔恨心的驱使下,对魔众修诛法。此时,若能修以信心和菩提心摄持,将如梦如幻的身体,供施给如梦如幻的佛陀和众生,以圆满资粮、净除罪障。这样魔众也会离开,自己身体的疾病也会好,这就是缘起规律。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把这种修法当成气功等一样的治病方法。
二
施身修法
(一)普劝重视施身法。
1、要重视施身法。
(1)法王和法王的弟子都很重视施身法。
A、无论是学院里面蔓延疾病时还是外出路上出现一些不吉祥的相兆时,老人家都会要求大家共同念舍施法,修断法。
B、上师的弟子,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藏族还是汉族,都很重视施身法。
(1)施身法对自他都是特别殊胜的因缘。
🔸在身体不太好时,或在大仙和鬼神比较多的地方,修这种法作为护身法。这种护身法跟其他护身法不同,其他是保护自己、驱逐鬼神,这个法门是布施自己最珍贵的身体,迎请鬼神前来享用,这样反而不会有什么困难、障碍。
2、重视的是真正的施身法。
(1)瑜伽断法者,并不是留长头发、吹人腿骨的人,而应从内心断除我执。
(2)若没有窍诀,光是拿人头骨当碗用也不一定有用。
(3)仅仅是从世间法来说,以天葬的方式布施身体对环保有利。
(二)真实观修施身法。
1、观想:
(1)观想神识变成玛吉黑怒母。
A、观想方式:
a、具观想能力者:
🔸观想自己的神识腾空而起,一刹那间变成忿怒佛母。
b、不具观想能力者:
🔸在自己心间将自己心识的本体观想为玛吉黑怒母。
B、玛吉黑怒母的装束:
🔸具足所有忿怒装束:作起舞的站式,右手挥动弯刀于空中,左手持充满血的托巴于胸前,右耳旁有一个黑色猪面发出叫声。
(2)观想身体变成大尸体。
A、何时变成大尸体?
🔸当口诵“啪的”时,观想自己的神识经过中脉道从梵净穴完全出来后,自己的身体当下变成一具尸体,而猛然栽倒在地。
B、与自己原来的身体有何不同?
🔸极为庞大、又肥又壮、滑腻润泽的形象,大小等同于三千大千世界。
(3)观想天灵盖变成托巴。
🔸玛吉黑怒母用右手的弯刀向自己那具尸体的白毫间一指,结果它的天灵盖即刻断掉,托巴的大小等同于三千大千世界。
(4)观想尸体净化为甘露。
A、托巴置于灶上:观想忿怒母左手拿起那个托巴,放在大如须弥山的三个人头支起的灶上,额头朝向自己。
B、尸体放入托巴:观想忿怒母右手又用弯刀挑起尸体放在托巴里。
C、尸体转化为甘露:在托巴上方的虚空中,观想一个甘露自性的白色倒立“杭”字,托巴下方观想一个烈火自性的红色短“啊”,在念诵“嗡啊吽……”的同时,观想从短“啊”中燃起熊熊烈火温暖了托巴内的尸体,使它溶解成甘露自性而沸沸腾腾,盈盈充满整个托巴,使得一切肮脏污秽的不净物变成水泡、浮膜的形态而向外溢出。气体接触“杭”字,结果“杭”字也变热,源源不断降下的红、白甘露混为一体,最后“杭”字完全化为光,与托巴内的甘露融为一体。
2、念诵:
(1)啪的,舍弃爱身执著毁天魔。
🔸舍弃耽爱身体的执著,就是摧毁天魔。
(2)心识由梵穴出于空中。
🔸观想自己的心识从梵净穴出去,入于虚空当中。
(3)成忿怒母摧毁死主魔。
🔸自己的心识变成忿怒母后,就没有死亡了。
(4)右持弯刀摧毁烦恼魔。
🔸忿怒母右持弯刀,表示摧毁烦恼魔。
(5)斩断托巴摧毁色蕴魔。
🔸忿怒母右手用弯刀向尸体白毫间一指,天灵盖即刻断掉,表示摧毁色蕴为主的蕴魔。
(6)左手以事业印持托巴。
(7)置于三身人头之灶上。
(8)彼中尸身充满三千大界。
(9)短啊杭字所融成甘露。
(10)以嗡啊吽咒力净增转。
🔸自己念诵“嗡啊吽……”时,观想以“嗡”字净除色香味等一切过患,以“啊”字让甘露增多,以“吽”字转变成一切所求的事物。也就是成为散布一切所愿之云的无漏智慧甘露的游舞与自性。
3、供斋之上供素斋。
(1)对境。
A、自己前面的虚空中:
🔸观想有一个柔软舒适的宝座,上面安坐着大恩根本上师,上师的上方是根本传承上师,中间是本尊圣众。
B、托巴口对面:
a、虚空中:再观想在托巴口对面的虚空中,有吉祥怙主七十五尊等智慧护法神,和业力所成的护法神,以及地方神、土地神等。
b、地上:在护法神等尊众下方的大地上,八万种魔众、十五种小儿恶鬼等魔众为主客的三界六道一切众生。
(2)享用方式及功德。
A、根本传承上师佛菩萨享用供品。
a、享用方式:
🔸上方所有的根本传承上师、佛菩萨,均用具有金刚管的舌头吸引甘露的精华来享用。
b、功德:
🔸圆满了资粮,净除了罪障,所失毁的誓言也得以清净,获得了共同殊胜成就。
B、四续部六续部本尊等所有尊众享用供品。
a、享用方式:
🔸中间的四续部、六续部本尊等所有尊众,以各自特有标帜,也就是具有空心的金刚、法轮、珍宝、莲花、金刚十字架等舌头,吸引甘露之精华来享用。
b、功德:
🔸圆满了资粮,净除了罪障,所失毁的誓言也得以清净,获得了共同殊胜成就。
C、空行勇士护法吉祥怙主七十五尊等享用供品。
a、享用方式:
🔸空行勇士护法吉祥怙主七十五尊等,以具有日光空管的舌头吸入甘露精华而享用。
b、功德:
🔸圆满了资粮,清净了业障,遣除了一切修持菩提胜法的违缘障碍,增上了一切顺缘所欲的善妙资粮。
往期回顾
名词解释及教证公案|加行 第一百二十四课
名词解释
原文
第一色蕴,四大及四大所生的眼根等一切色法,都是痛苦的来源、基础、依处,所以是魔。
四大:
俱舍论所说,地水火风也。此四者广大,造作生出一切之色法(物质),故名四大。
——《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原文
第四行蕴,因为缘好产生贪执、缘不好产生嗔恨等心相应不相应法,所以是魔。
相应法:
相应法云何?谓一切心心所法。
不相应法:
不相应法云何?谓色、无为、心不相应行。
——《法相辞典》(朱芾煌 编)
原文
天子魔(或天魔):对解脱和遍知果位制造障碍的魔王。
遍知:
全知,普慧,普知,一切智,一切知者。诸佛次第经历十地,任运成就四智三身趋入佛地者。如来名号之一。
——《涌莲藏真》
原文
后来他将这些梦境告诉了上师,上师问:“到这样的尸陀林,金刚手菩萨也会害怕,难道你不害怕?”
金刚手菩萨:
密宗一菩萨名。其像身呈青金色,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持金刚铃,表示金刚部菩萨摧毁魔敌之坚毅智力。密宗谓释迦牟尼讲说密宗时,所现身相,此相为密宗的秘密主。
——《佛学词典》
原文
接着将自己(指神识)观想为玛吉黑怒母,右手用弯刀向自己那具尸体的白毫间一指,结果它的天灵盖即刻断掉。
白毫:
释尊眉间有一白净光明之毫毛,右旋宛转,为佛三十二相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陈义孝 编)
教 证 和 教 言
1、《大方等大集经》云:“有四种魔:一者阴魔,二者烦恼魔,三者死魔,四者天魔。”
2、《大智度论》云:“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
3、乔美仁波切讲:“所谓古萨里,除三想(吃饭、解大小便、睡觉)外无其他世间俗事,唯一心修禅定者。”
4、颂云:“供施马象成百倍,供施妻儿成千倍,供施身体十万倍。”
5、玛吉拉准空行母说:“无贪施身体,未知为二资,珍爱蕴身体,佛母前忏悔。”
6、《观经》云:“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