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 什么是持明? 返回

什么是持明?

慈诚罗珠堪布平台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2020-02-07



但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即得见性”,就是说让我们去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宗宝版它讲得更加清楚一点,“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


敦煌版说“直修般若波罗蜜多行”,宗宝版说“须修般若行”,需要修或者是必须修般若的空性。然后说让我们去学习《金刚经》,不仅仅是念《金刚经》。宗宝版说持诵——诵主要是念,也不仅仅是念;持它的文字、持它的内容,都有的。


比如说密宗讲持明,持明是什么呢?明就是我们的心的本性;持是什么呢?并不是去念这个文字,持就是证悟了以后,你才能够去持这个觉悟的智慧。所以持明和持《金刚经》都是一样,就是让我们去学习,以闻思修的方式去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这样去学习修行《金刚经》,然后“即得见性,入般若三昧”——我们就可以见到这个本性,可以明心见性,也可以进入般若三昧。前面是讲见解,如果我们学习《金刚经》,以闻思修的方式去持《金刚经》,第一个,可以证悟,见性就是证悟;第二个,我们也可以修。见、修这两个都可以的。


当知此人功德无量,经中分明赞叹,不能具说”。这个人的功德是无量的,《金刚经》这部佛经当中非常清楚地赞叹了学《金刚经》、诵《金刚经》、修《金刚经》的功德。“不能具说”就是不能细微地讲,在这个地方不展开讲,大家可以看《金刚经》。



此是最上乘法,为大智上根人说”。密宗有些时候讲四乘,《坛经》有些时候也讲四乘。平时我们是讲三乘:人天乘、小乘、大乘;或者不讲人天乘,就是小乘佛教分声闻乘和缘觉乘两个,然后加上大乘,这样分为三乘;如果再加一个最上乘法,就是四乘。


密宗里面的第四乘就是指密法,《坛经》它不一定指的是密法,但内容上是一样的。禅宗或者是显宗讲如来藏的部分,就叫作最上乘法。禅宗的这个最上乘法,除了讲如来藏以外,证悟的方法也是非常独特的,一般的显宗里面不会有这样的方法。所以禅宗它确实非常接近于密法,甚至有些时候我们认为它就是密法大手印的一部分。


《坛经》以及佛经里面关于这方面的内容给谁讲呢?就是给大智慧的人、上根的人才能够讲。


小根之人若闻法”,小根机的、没有那么大的智慧的人,如果听闻《六祖坛经》的话,那就是“心不生信”。他们听了以后心里不会生起信心。



宗宝版是“心生不信”,和其他版本讲得有一点点不一样。大家要知道“心生不信”和“心不生信”,这两个是不一样的。怎么不一样呢?“心不生信”是给你讲了以后,你心里不生起什么信心。比如说“烦恼即是菩提”——我们的烦恼就是菩提,我们的心就是佛的心,跟佛的智慧没有什么区别。这样讲,那么很多人不相信,但只是不相信而已,没有生起信心,不那么严重。其他版本讲得要严重一些,“心生不信”就是完全产生了邪见,完全就认为这个不可能的,怎么可能烦恼是菩提呢?怎么可能我们心的本性是佛性呢?怎么可能呢?那这个叫作不信。或者再严重一点的话,就是邪见,心生不信或者是心生邪见。


何以故”?他为什么不相信呢?这里有一个比喻“譬如大龙,若下大雨,雨于阎浮提,如漂草叶”;传统的说法中,有些雨是因为龙王高兴降下来的,是比较瑞相、吉祥,是特殊情况下的一些雨水,佛经里面也有这种说法。但并不是说所有的雨水都是龙王降的。


阎浮提就是人间,这个人间主要指陆地,如果这个大雨下在陆地上,那就是洪水;洪水会把很多东西冲走,比如说草和树木的叶子,都会被冲走。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道

莫起诳妄,即自是真如性

这样的无念、无忆、无著与解脱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