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1881~190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所有人都只是到这个世界上来旅行的, 而不是移民或定居于此的。 我们在这里所学到的和所做过的一切, 都会记录在我们的记忆棒上, 这是唯一能带走的。--慈诚罗珠堪布《慧语莲灯》
སད་རྨི་རྩོད་པའི་གླུ་སྒྱུ་མའི་རོལ་མོ་དགུ་འགྱུར་ཞེས་བྱ་བ་བཞུགས་སོ། །
醒梦辩论歌·幻乐众音
醒梦辩论歌·幻乐众音
世界上第一次画出经纬线的人, 并不是亚历山大随军地理学家尼尔库斯, 而是释迦牟尼佛。 他在地球上画了三百六十条经线和六条纬线, 比尼尔库斯早了几百年。 因此,地球经纬线的创始人是佛陀。--慈诚罗珠堪布《慧语莲灯》
当你面对痛苦的时候,不要老是看着痛苦的消极和伤害的一面,要学会去看它能使人更加积极和成长的一面。
痛苦的价值,是让人坚强和勇敢。其前提条件,是看清它的本质。
痛苦的价值,是让人坚强和勇敢。其前提条件,是看清它的本质。
我们都是凡夫,死了以后一定要投生,非投生不可,连佛都挡不了。如果佛能够阻挡,今天我们肯定不会在轮回里,佛已经把我们全部度完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作为凡夫,谁都不能选择一定要投到哪里——一定要做人,一定要做天人等等。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反反复复、不由自主地投生呢?这肯定不是我们的本愿。如果出于自愿的话,那绝对没有一个众生愿意投生为畜生,更没有愿意投生到饿鬼、地狱道的,但地狱里面却充满了无以计数的众生。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对轮回有贪心,这是很简单的道理。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生存的方式和生存的意义]
ས་ཡི་སྙིང་པོའི་མདོ་ལས།ལས་ཀྱི་ནུས་པ་ནི་ཤིན་ཏུ་ཆེ་བའི་ཕྱིར་རི་རབ་ལས་ཀྱང་དཔངས་མཐོ་བ་དང་།རྒྱ་མཚོ་ལས་ཀྱང་གཏིང་ཟབ་པ་དང་།འཕགས་པའི་ལམ་རྣམས་ཀྱང་སྒྲིབ་པར་བྱས་པས་ན། སེམས་ཅན་རྣམས་ཀྱིས་ལས་ཆུང་ངུས་ཀྱང་མི་གནོད་སྙམ་དུ་སེམས་པར་མི་བྱ་སྟེ། ཤི་བའི་རྗེས་སུ་སྐྲ་ཉག་མ་ཙམ་ཡང་ཆུད་ཟོས་མེད་པར་ལས་ཀྱི་རྣམ་པར་སྨིན་པ་ཉམས་སུ་མྱོང་བར་འགྱུར་རོ།། ཞེ་གསུངས།
《地藏经》:
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是故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
《地藏经》:
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是故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
今天是藏历十八,观世音菩萨节日。嗡玛呢呗美吽!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是十方诸佛无量悲心的化现,若在灾难来临时不退失对三宝的信心,至诚念诵观音菩萨心咒,持诵观音菩萨圣号,观音菩萨一定会闻声救度,为众生拔除苦难,因为这是观音菩萨往昔发下的殊胜大愿。
金钱只能解决一些生存问题,但绝对不能成为我们的精神支柱。只有内心,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主宰者。只要内心坚强,就没有无法战胜的困境。证悟空性,就是彻底的坚强。当心坚强到巅峰的时候,就成佛了,不再受任何贪嗔痴的影响。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八:观心的窍诀]
今天看到南京女大学生在可可西里无人区死亡的消息,心里很难过。
她可能是为了从痛苦中解脱而选择了无人区;也许是因为看到了许多人类黑暗的一面而选择了无人区;或者是为了寻找心灵的宁静,而把无人区当做最后的归宿……不管怎样,这些方法都不能解决痛苦。
当你面对痛苦的时候,要知道痛苦就是一场恶梦。这时候,你必须努力从恶梦中醒来,而不要加剧恶梦中的恐惧。
她可能是为了从痛苦中解脱而选择了无人区;也许是因为看到了许多人类黑暗的一面而选择了无人区;或者是为了寻找心灵的宁静,而把无人区当做最后的归宿……不管怎样,这些方法都不能解决痛苦。
当你面对痛苦的时候,要知道痛苦就是一场恶梦。这时候,你必须努力从恶梦中醒来,而不要加剧恶梦中的恐惧。
人都想离苦得乐,而不想离乐得苦。怎么才能离苦得乐?方法是遵循因果律,舍苦因取乐因,由此就在果上远离苦报、得到乐果。相反,不遵循因果律,取苦因舍乐因,那就是背道而驰,虽然想离苦得乐,却成了离乐得苦。所以取舍业果是最最切身、紧要的事。
业果唯一建立在自己心上,平时起心动念、说话做事、待人接物,处处要如理取舍。只有明辨善恶、是非,正确地取舍,才可能离苦得乐。
业果唯一建立在自己心上,平时起心动念、说话做事、待人接物,处处要如理取舍。只有明辨善恶、是非,正确地取舍,才可能离苦得乐。
在密法里面,加行道要分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时的境界,相当于看到月亮的图片,虽然非常模糊,但也算是一种证悟;加行道后期的境界,相当于看到水中的月影,虽然不是真实的月亮,但与月亮的图像比较起来,还是要清晰一些,不过还不是月亮本身;到了菩萨一地的时候,才开始看到真正的月亮。一地菩萨的境界,就好像从地球上远距离看月球,虽然比较模糊,但却是真实的,既不是月亮的图片,也不是水中的月影,而是月亮的实体;二地菩萨以上的境界就更加明显而清晰了。在八地之前,妄念还或多或少地存在;在八地以后,虽然也有妄念,但相对来说很细微;直到成佛的时候,所有的妄念才会结束。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七:<赞法界颂>略释]
今天是藏历十五,阿弥陀佛节日。应发菩提心,以清净信心忆念、祈祷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的悲心、愿力和我们自己的信心、愿心结合起来,能帮助我们离苦得乐、临终心不颠倒往生极乐世界。 སྐལ་བཟང་ཡིད་ཀྱི་དགའ་སྟོན། 最新单曲《极乐捷径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