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1701~172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轮回当中肯定会有很多痛苦等待着我们,每个凡夫的命运都大同小异——都有生老病死,所有人终究都会死掉。怎么样死去,谁都说不清楚。父母可能会离开我们,婚姻、家庭、感情、金钱、工作上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遇到痛苦的时候,如果始终都是拒绝、抵抗、逃避,不敢面对、不敢承受,只能说明我们的抗压 ...全文
经常遇到很多人说:“佛说的这些道理我都懂,但我在现实生活中做不到啊!”我非常理解这句话,但做不到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认真地去训练或修持过。若能静下心来,认真观修,有志者事竟成,最后一定能做到。 --慈诚罗珠堪布《慧语莲灯》
将特别能引生贪欲的对境,明观在自己心前,把他(她)分解为色、受、想、行、识五蕴,最初缘其身体,对每一细节都历历分明地观察。
这是开始步入对治之道。过去,在这一对境的形像浮现时,由于无明的力量,内心不必造作,当即显现可爱、洁净的形相,而自然引心趣向这样的所缘,这叫非理作意。
分别心转动的速度快过闪电,非理作意一起,心立即陷入邪思妄想中难以自拔。现在要对治这一病症,就应直观对境的真实面目,而不是回避、退缩,越是贪执的对境,越要详细观察。当看清对境五蕴的本相毫无可贪之处,而能持续安住在观想中时,贪欲自然会止息。
这是开始步入对治之道。过去,在这一对境的形像浮现时,由于无明的力量,内心不必造作,当即显现可爱、洁净的形相,而自然引心趣向这样的所缘,这叫非理作意。
分别心转动的速度快过闪电,非理作意一起,心立即陷入邪思妄想中难以自拔。现在要对治这一病症,就应直观对境的真实面目,而不是回避、退缩,越是贪执的对境,越要详细观察。当看清对境五蕴的本相毫无可贪之处,而能持续安住在观想中时,贪欲自然会止息。
每个凡夫生下来,就会有先天的自私心,加上后天受到有些文化的熏陶,自私心会变得更加强烈,自己认为美好的东西,绝不愿意与别人分享。本来分享是最大的幸福之源,如果懂得分享,则哪怕非常微不足道的东西,也会感受到分享过程中的愉悦与幸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因此而越来越亲密。如果整个社会的人都学会分享,人类历史上的所有悲剧就不可能发生。可惜我们却认为,所有好的东西,都只能我一个人拥有,而不能属于别人。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七: 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没有幸福感]
学佛修行,目的是要超出世间、了脱生死,而生死的根本就是爱欲。因此,应把对治爱欲视为修行大事。对治之法,即是如理作意,这是从根本上对无始以来的贪欲种子宣战,决定具有破灭烦恼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虽然其他宗教所做的慈善事业比较多,但其以救人救世之名所挑起的战争也为数不少,所以,这是不是绝对的慈悲心还值得商榷。相对而言,佛教从来就没有要征服或降服的意思,佛也说过,他根本不在意人与人之间的战争所获得的胜利,他所强调的胜利,是通过调伏自相续所得到的胜利。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佛教的定义]
我们首先需要从现世法中出离。如何出离呢?要认识到器情二者都是无常的本性。先通过具体的佛经教量展开认识,然后结合近期的人类历史作观察,再缩短到近几十年以来的各种现相,再落实到自身受生后必然归于死亡。如此一路逐层破除意识深处的常执,经过多次观察破执、引发定解之后,终将生起坚固的无常观念。这是共同乘根本的见解,以此见解摄持才能退去耽著现世的心,并发起趣入解脱道的根本动力。
系腰带的时候应当发愿:“愿一切众生的善根都能够双运。”所谓双运,也即智悲双运、福慧双运、世俗谛和胜义谛二谛双运。愿一切众生都能于世俗谛当中行善断恶,于胜义谛当中证悟空性,行持如幻如梦的善根,修持智慧与方便双运的资粮。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七:佛法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