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1561~158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སའི་གོ་ལ་དང་། རང་གི་བདེ་ཐང་། སེམས་ཅན་གྱི་ཚེ་སྲོག་གི་ཕྱིར་དུ་དཀར་ཟས་བསྟེན་པར་ཞུ།
什么是三殊胜呢?第一是动机殊胜。在每次做善事之前,肯定会有目的,没有任何目的的行善、修法是很少的。如果在行善时具备殊胜的动机,就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第二是无缘殊胜。是指在修行时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则无论做任何善事,比如打坐或者放生,都能成为非常殊胜的善行。第三是回向殊胜。行善修法结束后,还应当如理如法地回向。在打坐、放生时,就已经成就了很好的善业,将此善业用于何处,是很关键的问题。是用于解脱,还是用于健康长寿,或是用于下一世的人天果报,这是自己可以选择的,这种目的性的选择,就叫回向。无论做任何善事,都不能离开这三种殊胜。一旦脱离了这三个关键问题,则不管所做的善事从外表上看有多么了不起,实际上也是不好的。所以,弄清这三个殊胜并付诸实施至关重要。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一:三殊胜--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
今天藏历十月初十(11月24日),是莲师在藏地降伏藏地一切夜叉男女及具慢者后,兴盛显密圣教大事业的吉祥日。
即是莲师受到迎请,在来藏地的途中,降伏了一切夜叉男女和骄慢的人与非人。如《莲师广传》中所说,把沿途那些粗暴的鬼神等都安立为藏地的守护神、伏藏法的护法。来到藏地以后,建立圆满圣教的根本,包括建立桑耶寺、组织译场大量翻译显密经续,以及转动续、教、窍诀的无边法轮,之后把人和非人的无量所化安置在成熟和解脱中等等,由此使得藏地境内一切处所都兴起了佛教的光明,并达到极为兴盛。
因此,在这一天非常殊胜的吉日中,精进念修莲师相应法功德不可思议。如《初十解说》中说:“藏历十月初十,是莲师降临藏地中土后,将鬼神安立为护法神,建立佛教基础,称名莲花生的吉日,于此时行会供故,一大劫中所造失坏誓言戒等的罪业都将得以清净,并成就诛法事业等。”
即是莲师受到迎请,在来藏地的途中,降伏了一切夜叉男女和骄慢的人与非人。如《莲师广传》中所说,把沿途那些粗暴的鬼神等都安立为藏地的守护神、伏藏法的护法。来到藏地以后,建立圆满圣教的根本,包括建立桑耶寺、组织译场大量翻译显密经续,以及转动续、教、窍诀的无边法轮,之后把人和非人的无量所化安置在成熟和解脱中等等,由此使得藏地境内一切处所都兴起了佛教的光明,并达到极为兴盛。
因此,在这一天非常殊胜的吉日中,精进念修莲师相应法功德不可思议。如《初十解说》中说:“藏历十月初十,是莲师降临藏地中土后,将鬼神安立为护法神,建立佛教基础,称名莲花生的吉日,于此时行会供故,一大劫中所造失坏誓言戒等的罪业都将得以清净,并成就诛法事业等。”
轮回的因有远因和近因;轮回的果也有远果和近果。远因是什么呢?远因是前世的无明和前世造的善恶业。近因是什么呢?近因是指现世的爱、取、有。远果是指后世的生和老死,而近果是指现世从识 到受的五个缘起支。即使有远因,如果近因不具足,也是不会投胎的。也就是说,虽然我们有了前世的因—无明和行支,但是若能在这一世中修行成就,没有了爱缘起支,彻底地断除了对轮回的贪欲心,那么,即使在往昔所造恶业尚未完全清净的情况下,下一世也不会再投胎转世了。经书里面讲,木车有两个车轮,若缺少了其中一个车轮,车就没有办法行走;同样的,即使以前所有的这些因都存在,但若缺少了贪欲,就不能转世了。粗大的贪欲可通过出离心来解决,细微的当然要通过人无我的修法来解决。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一:十二缘起支--生命轮回的次序]
有人说:佛教只追求来世的幸福,不考虑今生的幸福。其实,事情并非如此。佛只是要求我们:不要为了今生的幸福,而摧毁来世的前途;不要为了今天的方便,而毁掉明天的道路。 --慈诚罗珠堪布《慧语莲灯》
今天是藏历初八,药师佛节日。《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云:“彼佛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 药师佛心咒:嗡贝喀匝耶贝喀匝耶、玛哈贝喀匝耶、ra匝萨么嘎得索哈! 愿一切众生远离厄难病苦,常得安乐! 网页链接
རྣམ་རྟོག་མ་ཟད་བར་དུ་ལས་ཡོད་པས།།
ལས་ཀྱི་རྣམ་པར་སྨིན་ལ་ཡིད་ཆེས་མཛོད།།
——ཇོ་བོ་རྗེས།
分别未尽之间有业故,
当于业之异熟生深信。
——阿底峡尊者
ལས་ཀྱི་རྣམ་པར་སྨིན་ལ་ཡིད་ཆེས་མཛོད།།
——ཇོ་བོ་རྗེས།
分别未尽之间有业故,
当于业之异熟生深信。
——阿底峡尊者
“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已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大方广佛华严经·诸菩萨处品》网页链接
有了菩提心,修行上的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因为菩提心本身已经包含了积累资粮、忏悔清净罪业等等不可思议的能力。因此,菩提心是开启大乘佛法门扉不可或缺的“万能钥匙”。 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一:三殊胜--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