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1501~152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གཞོན་ནུའི་སྐུ་ལུས་འཆང་བ་པོ། །
持有童子之身相,
ཡེ་ཤེས་སྒྲོན་མེས་རབ་ཏུ་བརྒྱན། །
智慧明灯所庄严,
འཇིག་རྟེན་གཏི་མུག་མུན་སེལ་བ། །
能除世间痴暗者,
འཇམ་པའི་དབྱངས་ལ་གསོལ་བ་འདེབས། །
文殊尊前诚祈祷。
——ཆོས་རྗེ་ཡིད་བཞིན་ནོར་བུའི་ཞལ་ནས།
——法王如意宝
持有童子之身相,
ཡེ་ཤེས་སྒྲོན་མེས་རབ་ཏུ་བརྒྱན། །
智慧明灯所庄严,
འཇིག་རྟེན་གཏི་མུག་མུན་སེལ་བ། །
能除世间痴暗者,
འཇམ་པའི་དབྱངས་ལ་གསོལ་བ་འདེབས། །
文殊尊前诚祈祷。
——ཆོས་རྗེ་ཡིད་བཞིན་ནོར་བུའི་ཞལ་ནས།
——法王如意宝
《中观四百论》当中却讲过:“薄福于此法,都不生疑惑,若谁略生疑,亦能坏三有。”也就是说,如果能对空性生起合理的怀疑——真正的我是不是不存在?诸法是不是无我?有可能不存在噢!有可能是空性噢!——从此以后,我们流转轮回的因也就受到了破坏,既然因受到了破坏,那么轮回之果也就不会延续很久了。仅仅能生起怀疑,都有如此重大的意义,那么了解或者接受中观的理论,就更是了不起了。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二: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三)]
戒律常被误解为束缚,其实不然,戒律指适当的行为,持戒是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从而避免给自他带来伤害、痛苦。我们可以把持戒理解为一种自律,自觉地检讨、克制那些会给自他带来痛苦的身心活动,这无论从个人修养还是从社会共建的角度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释迦牟尼佛生病、吃药等等,当然是一种示现,是做给后人看的。实际上,释迦牟尼佛已经圆满了一切功德,早就脱离了生老病死;不用说释迦牟尼佛,就是一地以上的菩萨,也不会真正生病。佛陀为什么要这样示现呢?就是为了令以后的佛弟子在生病的时候,不要拒绝看病、治疗、吃药等等。既然生病的时候要去看病、吃药,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这个修法呢?这是为了让我们在肉体接受医学治疗的同时,在精神上也能够转疾病为道用,以积累资粮、清净罪业。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一:如何转病苦为道用]
《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备忘录•暇满难得》中云:“愚蒙的对治者,闻不解文,思不知义,修不证实相,源于往昔之罪、障,因此当以具足四对治力而忏除。八大菩萨一一各有殊胜的本愿及事业,因此应当对能开智慧的至尊文殊圣者作祈请。”
受持居士五戒的机会并非俯拾可得,如果有这样的机会,大家还是应当珍惜。现在普遍存在着自称已经皈依却没有受持皈依戒、自称是居士却没有受持居士戒的现象,这是很可惜的。如果没有受持任何戒律,就算不上是佛教徒。因为,所谓的四众弟子,包括比丘、比丘尼、居士(优婆塞)和女居士(优婆夷),只有在皈依的基础上,受持相应的戒律,才能成为这四种人。如果不具备任何一条戒体,就不能自称为佛教徒。所以,受戒是十分重要的,大家一定要加以重视。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一:居士五戒]
今天是藏历十月三十吉祥日,同时又有日食出现。在这天中,佛弟子们可以念修《药师经》或者《药师经王略修仪轨·甘露圣瓶》《药师经王极略仪轨·甘露妙滴》《普贤行愿品》等,功德无量。祈愿全球疫情迅速消除,患者们早日康复,全球人民健康平安、命终往生极乐世界。南无药师琉璃光王佛!
居士五戒,戒的是杀盗淫妄酒。不杀,体现的是仁爱的精神。远离不予取的行为,不是自己理所应得的,不取,这是义。世人所说的不取不义之财便是这个道理。不邪淫是礼。不妄语是诚信。饮酒会扰乱神智,让人失去控制力和觉察力,导致行为颠倒,言语失常,这是不智。由此可见,持居士戒也是在修身处世。
有了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身心便会逐渐调达,这时才有定的可能。定指不为所动,这实在是现代社会的人很需要的一种素质。 希阿荣博堪布的微博视频
有了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身心便会逐渐调达,这时才有定的可能。定指不为所动,这实在是现代社会的人很需要的一种素质。 希阿荣博堪布的微博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