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1401~142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作为初发心的大乘修行人,虽然我们已经发愿要度化一切众生,但由于我们目前的修行还没有到位,所以对众生的利益还不是很大。我们千万不能认为,我是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我正在度化众生,我已经很了不起了,芸芸众生中我高高在上,众生都是没有出息的愚痴者,是我拯救的对象!觉得自己像救世主一样。要知道,在无形当中,实际上是这些众生在帮助我们,这些众生带给我们的利益,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对他们的帮助,我们对众生做的这些事情都不足挂齿、不值得骄傲,这些众生才是我们的救星。这样思维以后,我们的贡高我慢、骄傲自大一下子就会遭到重创。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修心八颂>详解]
你身边那些让你不太喜欢、不太满意的众生,也是菩萨要度化的对象。你愿意做菩萨吗?
དཔལ་ལྡན་ཟླ་བ་གྲགས་པས། གང་ཚེ་རང་དབང་འཇུག་ཅིང་མཐུན་གནས་པས། །གལ་ཏེ་འདི་བདག་འཛིན་པར་མི་བྱེད་ན། །གཡང་སར་ལྷུང་བས་གཞན་དབང་འཇུག་འགྱུར་བ། །དེ་ལ་ཕྱི་ནས་གང་གིས་སློང་བར་འགྱུར། །ཞེས་གསུངས།
月称论师:
若时自在住顺处,设此不能自摄持,堕落险处随他转,后以何因从彼出。
修慈悲心的人,会变得心胸开阔、助人为乐,并从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其身上散发出的爱心能量,能让身边的人都感觉到轻松、喜悦、温暖。哪怕修十分钟的慈悲,也有无量的功德。——慈悲上师的教言
修慈悲心的人,会变得心胸开阔、助人为乐,并从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其身上散发出的爱心能量,能让身边的人都感觉到轻松、喜悦、温暖。哪怕修十分钟的慈悲,也有无量的功德。 --慈诚罗珠堪布《慧语莲灯》
改造命运以因果律为依据,方法是:认识一条苦因就改一条,认识一条乐因就修一条,由此自然趋吉避凶。反之,不见自己过,或者知而不改,都不可能改变命运,因为:因上意乐,行为不转变,果上绝无命运可转。
贪图舒适、贪爱睡眠、对轮回无厌离心,这是懈怠懒惰的三个原因。懈怠懒惰的人不可能获得任何成就,要对治这些毛病哦!
诸法的本性是平等的。有好人、坏人的分别,都是自己的烦恼与执着。明白了这个道理,你才会真正地恭敬、爱护一切众生。
须知上师相应法,摄尽一切成佛道。它是佛道之根本,是速疾开悟之要诀,亦是全具总持法,亦是方便至极点,微妙高深至极点,还是顿悟心性不可缺的根本条件,因此常念师是佛。——益西彭措随笔
在佛法中我们说到“刹那”的时候,它指的是一个现象的生起及断灭,而“刹那刹那”,即所谓时间的流逝,则是无数现象的持续生灭。网页链接
用语言来造业是最容易的。妄语、恶语、离间语、绮语,这些都会损害自己和他人的相续。要谨慎哦!
学修的过程中不要懈怠,也不要急躁。安安稳稳,踏踏实实,日积月累,总有一天一定会超越自我的。
སྐུ་ཚེ་མི་འགྱུར་རྡོ་རྗེའི་གཤིས་སུ་བརྟན། །
身寿不变坚固金刚性
འཕྲིན་ལས་མཛད་པས་ཕྱོགས་ཀྱི་འཁོར་ལོར་ཁྱབ། །
弘化事业周遍诸方隅
ཉེར་འབྲེལ་མཆོད་ཡོན་དམ་ཚིག་གཙང་མ་ཡིས། །
结缘福施誓言清净力
བསྟན་འགྲོའི་ཕན་བདེ་རིང་དུ་སྐྱོང་གྱུར་ཅིག །
众生教法利乐愿永护
网页链接
祝门措上师生日快乐,长久住世,广利有情🙏
今天是门措上师如意宝珠的圣诞日。请道友们念修《佛说圣者无量寿智大乘陀罗尼经》、长寿佛心咒、《长久住世愿文》等,祈愿以门措上师为主的十方大德长久住世。
从前,华智仁波切的弟子若萨华给有一个心爱的银碗。后来,一个觊觎银碗的人想抢走它。华给生起了无法控制的愤怒,捡起一块大石头要与他拼命。此时,华智仁波切发现了,淡淡地提醒他:“安忍,安忍……”华给听后,止住了他的怒气,慢慢将那块大石头放下,并扔到了地上。
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只要被严重的嗔心所控制,情绪就会完全失控,与疯狂的人无二无别,所做的事可能自己也无法想象。
因此,嗔恨在佛教中被称为“毒”,它可以侵骨蚀髓,让你变得面目全非。而要想治愈它,最好的妙药就是安忍。
今天是藏历三十日,释迦牟尼佛节日。尽己所能行持善法,护持善念,莫造恶业,愿众生皆得安乐。嗡牟尼牟尼玛哈牟那耶梭哈! 网页链接
很多人为什么压力大?就是把世间琐事看得太重了。其实世间这一切都离不开痛苦、无常的本性。看破才能放下,放下才能轻松。
譬如我们放生,从表面上来看,是我们在度这些众生、利益这些众生,而不是这些众生在利益我们,所有人的概念都是这样;但从实际的利益上来看,我们所放的这些生命给我们带来的利益,或者说我们从他们身上所获得的利益,却远远超过了这些众生从我们这里所得到的利益。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道理大家基本上都知道,这些众生在我们身上得到的直接利益,就是我们救了他们一命。在世俗生活中,救命当然是所有恩德当中最大的恩德,但是,如果只是救命而没有什么佛法上的利益,就只是救一次命而已,从整个生命轮回来说,也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他下一次投生到哪里?我们还能够救吗?没有办法!另外,我们通过给他们念经等等,在他们的心里播下解脱的种子,这当然也是一个很大的利益,但我们发菩提心所获得的资粮,却远远超过了这些众生所获得的利益。如此看来,实际上不是我们在利益这些众生,而是这些众生在利益我们,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网页链接
[慧灯之光三:<修心八颂>详解]
敬礼金刚上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