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13661~1368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无论遇到什么逆境与磨难,都不要扰乱自己平静的心。倘若事情还可以补救,就没有必要生气、忧恼;倘若事情已无法挽回,那生气忧恼又有什么用呢?我也经常用这段话来提醒自己,收获还是蛮大的,哈哈~ ​​​​
别人有求于自己时,作为智者,首先会慎重思考,从不轻易承诺。一旦已经承诺了,则会一诺千金,至死也不改变。而愚者与之不同,做任何事之前不会观察,别人拜托什么马上答应,这种轻易许诺必定很少守信用。《老子》也说:“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
佛陀在大乘经典中亲口说,众生的语言,大致分为三种:上等者为称心如意之语;犹如蜂蜜;中等者为真实语,好似鲜花;下等者为虚语或颠倒语,如同不净粪。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语言确实非常关键,故我们应舍弃最后一种语言,尽量说真实、称心的话语。 ​​​​
懂得感恩的人是幸福的。感恩父母、师长、朋友,可我们却总是忽略感恩佛陀这位和我们相距太远的恩人,没有他为后人宣说弥陀的悲愿,我们又怎么能有即生了生脱死的希望呢?在无休止的轮回中,我们经历了无数次的生命,也有数不清的感恩对象,如今,我们应该自立并帮助他们解脱,才是对释迦如来的感恩!
每每看到微博上阿弥陀佛的这张图片,内心都有无限触动。弥陀的善目垂视着我们,也把他那如莲花一般柔软的手伸给了我们,而我们却在面对他的同时把手伸向了花花世界。
我从小就很喜欢莲花生大师,心中经常观想、祈祷,并持诵莲师心咒。因为莲师是一切诸佛的总集,尤其在末法时代,他是降伏一切鬼神魔众的本尊。回忆自己的修行历程,莲师对遣除违缘的加持非常大。你若是对莲师有信心,就算不会念些仪轨、祈祷文,最好也能多念莲师心咒:嗡啊吽 班则革日班玛色德吽 ​​​​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
如果未以正知正念经常观察起心动念、言谈举止,即使你看起来很了不起,但由于法没有融入心,行为也容易与正法背道而驰,不知不觉就误入歧途。所以,我们要时时观察自己的身口意,一旦发现不如法之处,务必要当下断除;倘若觉得自己还不错,则应以欢喜心继续行持! ​​​​
心的力量不可思议,可以带你去极乐净土,也可以把你推向地狱险坑。有时候我们感觉自己是心的主宰,可有时候却又感觉成了它的奴隶,被它役使,毫无自主。作在心,殃在身,它为所欲为,却让我们在轮回里吃尽苦头。其实,你完全可以凭借“正念”的勇将擒住“烦恼”的贼首,夺回江山,就看你有没有决心了!
美国大片《2012》,近几年为人们津津乐道,但那里面的情节会不会在人间重演,末日会不会真在2012年不期而至呢?我个人认为应该不会。当然,随着环境污染严重、人心道德败坏,致使天灾人祸不断增多,这也在所难免。但若因此就以为人间马上将天崩地裂,每天惶惶不可终日,那就有点杞人忧天了 ​​​​
一生都是修来的,求什么?得便宜处失便宜,贪什么?死后一文带不去,悭什么?举头三尺有神明,欺什么?荣华富贵眼前花,傲什么?他家富贵前生定,妒什么?前世不修今受苦,怨什么?一旦无常万事休,忙什么?——济公活佛《圣训歌》 ​​​​
听说别的地方灾难降临的时候,就像有一颗石子扔到了自己的心湖里,会稍微不平静一会儿,但泛起一阵涟漪之后就会归于寂静。我们对无常的恐惧与体悟也总是随着灾难的平息而平息。其实,佛法,不仅仅是在法本里,正所谓尘说、刹说、炽然说、无间说,我们缺乏的不是对法的听闻,而是对法体悟的细心。
佛陀在因地时,为了求得短短四句法--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就宁愿付出了自己的生命.真理是如此宝贵,你知道吗? ​​​​
令人心碎的画面再一次出现!又是一场触目惊心的灾难!这个世界,苦难何时才是尽头?新西兰这么多的如母有情深陷地震的痛苦,我们这些自称大乘佛子的人又怎能熟视无睹,安然享受自己的快乐呢?让我们共同合掌为他们虔诚祈祷弥陀、观音吧!愿他们在佛陀和菩萨的慈悲护佑下,亡者得生极乐,生者远离痛苦!
最近,我在藏地给部分大学生讲《佛子行》,不少人感到受益匪浅.今天有个内容很深刻,与你分享:世间万法皆为无常,亲友再缠绵不舍,死后也带不走一个;财富再令人垂涎,死后也全留在人间;身体再万般珍爱,死后也弃如敝屣.唯有灵魂,孤独无依地前往后世,随业力而流转轮回.故从长远看,贪财贪色又怎比得上积福? ​​​​
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遗憾,正如人们所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但有些遗憾不足以成为人生的缺陷,而有些遗憾却足以让人抱憾终生!在这一期生命的尽头,如果旧业未消,新殃又累,业风猛吹,无有自主,错投恶趣,悔之晚矣!没有趁今生乘上弥陀的大愿船驶向解脱的彼岸,怎么不是人生最大的遗憾呢?
红尘中真的有快乐可以追求吗?是饥饿时的一顿饱足?是镁光灯下的光鲜亮丽?是万人的拥戴敬仰?还是挥金如土时的潇洒呢?称誉利乐曾享千遍,恶趣三途亦历万端,曾经你拥有的快乐又到哪里去了呢?放着西方的大乐不去追求,却在娑婆因耽著眼前的小乐而倍受大苦,一心贪恋这个红尘,何苦呢?
《格言联壁》云:“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即用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就没有交不到的朋友;用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这样就会少有过失。然而,现在很多人不是这样,他们是“宽”于律己、“严”以待人,有错误的必定是别人,应善待的必定是自己,这有点颠倒啊! ​​​​
利益众生有直接、间接两种方式。法王如意宝曾说:“若有能力直接利益众生,当然是最好不过;但若实在无能为力,自己发愿生生世世中直接或间接帮助众生,也非常有必要。”故我们应在上师三宝面前经常发这个愿,发了愿以后,这种愿力不可思议,即便自己死了,来世也有帮助众生的机会。 ​​​​
冬去春来转眼一年,纵是常客,也不过百年,明知身在他乡,却乐不思蜀。店毁人散,只能更换下一个寄宿点,就这样在六道中漂泊,不知归期。看到街上的乞丐人们会生起同情,可是,却从不知同情自己这个在轮回中流浪的乞丐!远在西方故乡的老父亲终宵泪痕地盼儿归,为什么还甘愿在娑婆做一个“乞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