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13341~1336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从前,有个不孝子想把年迈的母亲背去山林扔掉。他一路走,母亲一路用树枝做标记。为了防止母亲沿标记回来,他专挑弯曲偏僻的羊肠小道,把自己累得浑身是汗。最后,他把母亲往地上一扔,狠狠地说:“走了这么远,看你还怎么回去!”母亲低声说:“我做标记不是想自己回去,是怕你迷路。”这,就是母爱~
刚才吃了几粒樱桃,口中满是甜甜的滋味,不禁让我饮水思源,想到这些樱桃从播种、采摘、贩卖、运输……中间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无数人的汗水。古人曾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愿我们对身边每一件事物,都懂得感恩、惜福!
佛在《涅槃经》中曾说:“有信无解,增长无明;有解无信,增长邪见。”一个人光有信心、却无智慧,这种信心就是迷信,只能徒增自己的无明愚痴;光有智慧、却无信心,这种智慧会成为自己傲慢的资本,最终只能增长无边的邪见。所以,信心与智慧犹如人的双足,缺少一个的话,在解脱的道路上都走不了多远!
愚人是怎么颠倒的呢?愚人的心往外奔驰,忘记了自己,看不到内在三世迁流的心的相续,因此就根本不为来世做准备。既然不为来世做准备,就一门心思追求现世名利,为一点小利,耗尽毕生精力!
战场上,士兵正要用枪打死一位老僧。老僧问:“你可以等一下吗?”说罢腾空而起,落地时盘腿而坐,瞬间他已坐化了,眼角还挂着一滴泪。他为什么如此呢?原来,佛经中记载,杀圣者要堕入地狱,老僧悲悯这位士兵,为免他造下恶业,宁可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那眼角的泪,正是对众生的大悲~
我们看见一个人舍下身体走了,就说他死了。孰不知,只是心从此处迁往他处。既然心有所往之处,怎么能不预先准备呢?所以,西方的教法绝不能废。只有树立起它,才能让无数人得到安乐的归宿。
昨天下午,我抽空到我们的学校去看望了老师和学生们。学校很偏僻,从昨天下午到今天下午都没有电、没有手机信号。我参加了学生们背诵考试的监考,他们背得非常好,我高兴地给大家发了带去的糖果和笔。这是今天中午吃饭的情景。
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曾说过一句掷地有声的话:“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我们应该反复思维、琢磨这句话中的内涵。 @Fotolr照片工坊
当今时代,需要大家有互相合作的能力。但一个人若没有良好的人格,与人合作时就会经常发生矛盾,战火不断、硝烟弥漫。这样的话,就算他有再过硬的技术、再绝伦的才华,最终也会如梦中摔碎的杯子、水泡上破裂的月影一样,这些都无有用武之地。那么,人格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要心地善良,不损害任何人。
外在的五欲不是自己,虚假的名声不是自己,四大假合、旋生旋灭的身体也不是自己。排除了六尘、虚名和幻身,往里看,只见念念迁流的心。实际上,心从没有断灭。从前世到今生到来世,以前心为因,而生后心,是一条相续不断的心识之流,所以说“心”从没有死,这个一直在生死轮转的心才是真正的自己。
被人无故指责为“盗贼”,或被恶骂为“禽兽”时,马上就变得很愤怒,有的因此终生怀恨,有的相互殴打,甚至吃上官司。其实,说“盗贼”也好、骂“禽兽”也罢,都只是虚假的声音,丝毫无损于自己,却厌恶成这样。可见,人们爱惜自己的虚名远远超过了爱惜自己的实际!而虚名终究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