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13281~1330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我家乡的神树一柏树
尽管藏地有一句著名的谚语:“说话开头难,办事收尾难”但无论做任何有意义的事,我们都应该善始善终。
有些道理,并不是仅仅明白就可以了,明白之后还要尽量去做。《黄帝内经》中也说:“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对于真正的大道,圣人会依这个法则来活着,而愚者只是记在心里,把它当成玉佩一样挂着。 ​​​​
吽 邬金由吉奴江参[邬坚刹土西北隅] 贝玛给沙东波拉[莲华梗茎胚蓬上] 牙参丘给屋珠涅[得证稀有胜悉地] 贝玛窘涅谢苏札[圣名尊称莲花生] 阔杜堪卓芒波果[空行眷属众围绕] 却记杰苏答珠记[我愿随尊而修成] 钦吉拉企谢苏唆[祈请降临赐加持] 咕噜贝玛悉地吽 若能经常如此念诵,定能生起一切加持与悉地!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痛苦也有幸福,这证明我们还活着。痛苦是自己的恶报,不要抱怨别人;幸福是自己的善报,应当好好珍惜,尽量分享。这是我对佛法的理解。
听到有人赞美自己,理应心怀恐惧之感,唯恐自己生起骄慢;听到有人讲自己缺点,应当生大欢喜心,因为这有利于自己进步。若能做到这一点,一切功德就会渐渐亲近你。 ​​​​
人造什么屋子,就必定住在什么屋子里面;做什么饮食,就必定享用到什么饮食的滋味。推到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现象上,都是共通的规律,因此,“造如是业,必受如是报”,这是自然法则。众生在轮回的无量生中,就是以这样的方式随业流转不已。
法王如意宝即将示现圆寂之际的临终遗言是:"不要丢弃自己的本质,不要扰乱他众的心。"这两句话中,包含了世间与出世间两方面的甚深道理,我们应该认真思维其义并付诸实践。
藏历是根据《时轮金刚》计算的。其历书中有时多一日或少一日,比如出现两个初八或没有初八等等,都是依据月球在轨道上运行速度的变化而得出的结论。月球到近地点时速度快,短时间即能走完预定路程,所以少一日。到远地点时速度慢,故多一日,这是非常科学的。因此,?新华词典?对藏历的解释完全错了。
顶礼三宝!
献给诸位喜欢花儿的人,愿你们花开见佛... ​​​​
许多人都听说过“大乘佛教”这个词,但大乘佛教最甚深的精髓是什么呢?不少人却不甚了了。其实,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就是《华严经》中所说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
开了一朵供养三宝 ​​​​
这是喇荣,在这里,我度过了26个春秋。当我的心灵获得少许提升的时候,我感到连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对我恩重如山,我永远也无法报答。所以,虽然我的上师已经不在这里了,但我仍然不愿离开且深深眷恋。
以前的历史学家利巴班智达、达仓译师、果译师、布顿大师等尊者都异口同声地认为:藏地的人文文化和大陆板块都像印度一样历史悠久且渊源绵长,这一点是有着确凿的典籍记载并经得起逻辑推敲的,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历史!
我们佛教提倡知足少欲、生活简单,其实世间上不少的科学家也是如此。爱因斯坦就说过:“我相信,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
人生一世,若不尽情享受,岂不是白活?死了彻底永灭,有什么为后世做准备的?于是,人人都把心思放在追求现世的快乐上,后世则完全抛于九霄云外,不予理睬。但不理睬不等于不存在,到临命终,以恶业现前恶趣之相时,只有在恐怖中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那个时候才知道有无后世的正确答案,已经太迟了!
当你被人误会、冤枉或不理解,怒不可遏、火冒三丈时,千万不要在冲动的情况下,做出任何决定和行为。请停一停、缓一缓,深吸一口气,在心里默数十个数,这样给自己一个冷静的机会,就不会冒然做出不理智的傻事。假如你本身真的没有错,那清者自清,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
世人说“赚钱为了享受”,说到底,就是给死物——身体享受。求豪宅、求小车、求美食、求妙衣,无非让这个死物住得好、行得好、吃得好、穿得好,哪一样不是在死物上作活计?如果不爱重这个死物,人的生活要得了多少?穿不过几身衣,吃不过三餐饭,睡不过几尺床。只是心的贪求不断膨胀,难以满足罢了。
这是20多年前,我在国外红花花园的一张照片。这一切就像刚发生在昨天,逝者如斯夫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