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13141~1316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有福报的人,会常遇善缘,平安快乐;没有福报的人,则与之恰恰相反。若考虑自身前途,则点点滴滴积累福报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不能认为:到处去找所谓的活佛摸顶、加持,参加所谓的火供、会供,就是学藏传佛教。闻显密经论,思显密教义,修显密法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藏传佛教。
心乐一切乐,心悟一切悟!.
当开心的人,过充实的生活,做利他的事业,此生来世都幸福。
心胸狭窄的人极度敏感,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把他伤得体无完肤,跟他相处就像守着一颗“定时炸弹”,时时提心吊胆,不知何时就会突然爆炸;心胸宽阔的人豁达大度,不但自己不会整天患得患失、怨天尤人,也会给周围带来平和安乐,让人不由自主想与之接近。所以,容人的气度非常重要,凡事不必太过计较 ​​​​
遇到对境,心自不自在其实就在一念之间。非理作意心不寂静,如理作意自然清凉。
再怎么非理作意人身洁净、美妙也只是妄想。妄想改变不了本质,努力闭上眼睛其实只是逃避。应该常常看一看真相,勇敢地让自己接受,才不至于被贪欲捆缚得太紧。
犹如精通医术的良医,能将世间所有的草木都变成良药一样,智者无论遇到任何苦乐善恶,都能将其转化为提高心智的动力,与勤修佛法的善因。
有两种不同的寻找幸福的方法: 1、不断地累积大量的物质来满足自己的欲望;2、改变自己的意识,以减少或消灭欲望。前者是绝大多数世俗人的方法,后者是少数修行人的方法。
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心命歌》 ​​​​
“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句话不少人一听,可能没有什么触动。但如果我们换一种说法:假设你可以活80岁,一年365天算下来,你一生才2万9千多天,不到3万天。所以,人生真的很短啊!你现在在干什么呢? ​​​​
B出离心修学的次第,须先思维人身难得寿命无常,息灭贪求现世五欲的心;再思惟业果不虚,生死众苦和三有流转道理。若能看整个三界如同火宅深可怖畏,毫无顾恋决意出离,一心趣求涅槃妙乐,便是发起了真出离心。没有出离心,就不能发起菩提心,所以出离心是菩提道次第的第一要点。(此AB两条请转发)
A一、出离心,就是厌离三有希求涅槃的心,也名“求解脱心”。学佛的人,若没有真正的出离心,所作的一切功德,只能成为感人天善趣的因,不能成为解脱生死的正因。若以出离心为发起,或为出离心所摄持,所作不论大小何种功德,就是布施畜生一握粗糠,或经一日一夜受持一戒,都成为解脱生死的资粮。
我们流下的大多数眼泪,只是为了自己;为了他众而洒下的热泪究竟有几滴,大家数一数,就心知肚明了。.
现代人越来越过度地依赖物质,而不重视内心的训练,因而,每个人的内心都很脆弱,各种各样的精神病、自杀等问题越来越严重,现代文明不能解决心灵的问题。
幸福,每个人都很喜欢它,但我们必须注意幸福的背后是什么,有些幸福的背后会更幸福,有些幸福的背后会很残忍。
就像我们人类的生命一样,所有众生的生命都值得珍爱且无比可贵。懂得尊重并珍惜一切生命的理念,是极其崇高而伟大的思想。不管谁有了这种思想,就是我们应该恭敬的对象。
昨天惊喜地在山上发现几朵小花,勾起了我小时候的回忆——记得14岁前我天天放牛,当时最喜爱山上三种花,这就是其中之一。这种花非常奇特,只生长在夏天的雪山上。那时我在雪地上光着脚,每天不间断念一两万遍观音心咒,虽然自己学习知识很晚,但对三宝的信心倒是很足! ​​​​
把自己看得很重,就会感觉生活中充满了威胁,没有安全感、满足感,很不自由。被自私自利的心役使,身上系着各种烦恼绳索的缘故。把自己看得轻一些,就获得一些自由,解开一些绳索,这就是往无我正见的如理作意上前进了一步。
人们追求快乐却总是不快乐的原因,在于所追求的东西本来苦。财、色、名、食、睡五欲的享受无一不是如此。非理作意的愚痴带给人们的只有痛苦,如理作意的智慧才会让人真正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