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13061~1308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珍贵的生命很短暂,生命的价值在于,在短暂的过程中,以纯净菩萨心,燃烧自我给他人带来光明和温暖。
佛陀说:“一切迹中,象迹第一;一切想中,无常死想是为第一。……对于一百位如同妙瓶般的比丘——舍利子、目犍连等供斋及供养物品,不如一刹那忆念有为法是无常更为殊胜!”
近来,我参加了首届世界关爱论坛,它的主题是“关爱环境、关爱生命”。此论坛倡议,将每年的7月17日设立为“世界关爱日”。我当时在发言时说:关爱的对象不仅仅是人类的弱势群体,还应该包括那些被残杀的动物,希望大家也能在每年的“7.17”尽量多放生。 ​​​​
无论如何对自相续都没有丝毫益处的所谓高深大法,只能算是口头之法,而非有实质意义之法;只有能调服自心的法,才是真正的法。.
这几天到甘孜州等藏区旅游、朝拜的朋友请注意,最近是藏区雨水较多的时节,请当心泥石流、飞石、塌方等灾害。我昨晚回家的路上遇到飞石,车都被砸坏了。
每个众生心中先天存在的,不同层次的爱心和智慧,就是佛性。佛性可以培养到极点,所以连动物也有成佛的机会。
世上的任何众生,即使不会说话,没有智慧,但在感知苦乐方面,也是没有任何差别的。所以,仅仅依自身感受而推己及他,也不能伤害其他生命。
心存感恩,生命会显得更可爱,更美丽;尽力报恩,生活会显得更有意义,更有活力。
世界上最珍贵的是什么?对我来说,是生命。不仅仅是我,包括你在内,一切众生莫不如此。所以,我们万万不能杀生,不能随意去掠夺他众的生命! ​​​​
曾经,有位比丘对佛说:我能够修死想。佛问:你怎么修呢?比丘答:我不想自己能再活过七年。佛说:你是在放逸中修死想。其他比丘说七个月、七天、六天……,乃至一顿饭的时间,佛都作了同样的批评。最后一位比丘说:我对出气不想还能吸入,对吸气不想还能呼出。佛赞叹:你是修死想,是不放逸比丘。
凡人很少用心去体会身心世间的瞬息万变,不了解一切过程都只是快速地相似相续,所以才认为世界是坚固的,存在永恒的物质、情感,或者有某种屹立不变的东西。
《大宝积经》云:“心如河流,生灭不住;心如灯光,因缘所起;心如击电,刹那不住。”省庵大师亦观心无常:“妄心无著处,体相竟如何,闪闪风中烛,摇摇水上波。”《大智度论》中也说:有为法中,心的无常最容易了知。请向内观数数思维而修心。
虽然这里物质比较缺乏,但环境很优美,满地都是鲜花,有山、有水、有森林,处处宛如画卷、时时犹若仙境。人们的心灵,也与他们的环境一样纯洁、美丽。这种轻松自在,是人类生活的另一种选择。
在行动中思考,在生活中修行~ ​​​​
对一位清华学子来说,读了这么多年书,学历好歹也是个博士了,为什么还要信佛呢?学识渊博+教授职称+足够的钱+清闲的日子+贤慧的妻子=生命价值,这样的人生能让自己满意吗?活着,到底又是为了什么呢?请看:一位清华学子学佛感悟O网页链接 ​​​​
昨天坐了十三个小时的车,一路上都是雨、雾、泥石流,终于来到一个很偏僻的小牧区,这里的人都很虔诚。今天准备给他们上课,我觉得很有意义,也很开心。
我认为:大乘佛法教育的所有内容,可以归纳为四个字:感恩报恩一一感恩天下之众生,报恩至生生世世。
多年以前,我曾去过丹巴的阳热寺。当时这个女孩刚出生几个月,我为她起名为扎西秋措(吉祥法海)。如今,当年的小婴儿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眼前的这一幕,将人生快速无常的本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不由得感触良多啊!.
前文配图
现在不少人对出家人不满,其实佛陀在《宝积经》中说:“在家处忧,出家欢喜;在家系缚,出家解脱;在家多患,出家无患。” 《本缘经》亦云:“以一日一夜出家故,二十劫不堕三恶道。”所以,真正的出家,确实具有无比功德。即使你暂时做不到,最好也应尽量随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