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13041~1306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慈善”开始予以关注,甚至不少明星以自己的影响力,纷纷宣传慈善,救济弱势群体,“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其中,李连杰、姚明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姚明说:“在国外做慈善,习惯成自然,就像喝水一样平常。”这种“习惯”实在令人羡慕。但愿我们也能早日养成~
一根睫毛放在手上,不会有什么感觉,如果放在眼中,就会有明显的感觉。愚夫如同手掌,不会觉察细无常睫毛的存在,智者则如眼,缘细无常会生起极大的怖畏,而凡夫畏惧的却是堕落到恶趣中受苦的结果。
什么是慈善呢?佛陀在《涅槃经》中说:“若于一众生,不生嗔恚心,而愿与彼乐,是名为慈善。”如果对于一个生命,不生起害他(它)的嗔心,希望他(它)得到快乐,这即是慈善。所以,做慈善不一定是有钱人的专利,只要有利他的善心,人人都可以参与。
作为佛教徒,如果我们没有修学佛教之精华一一慈悲和智慧,并令其深入人心,一旦佛教仅剩下一些外在的建筑形象,这将是人类最大的损失。所以我认为,当今时代的佛教徒应该精勤于修学佛法。
若想改变社会的风气,就要从改变孩子的教育抓起。不要从小就灌输他们找更好的工作、赚更多的钱、买更大的房子、开更贵的车……而应该告诉他们尽量舍己为人,为大众服务。这样的话,未来才有希望,人们才会更快乐!
当今时代,欲望强烈的可怜人们,一生都在极度地追逐五欲享受,如同极渴的鹿,拼命奔向虚幻的阳焰水,它最终完全耗尽体力而倒下,如是追逐感官刺激的人们,终其一生其结局又如何呢?
虽然牧民们对现代文明的了解很少,卫生、医疗、教育等等都非常落后,但他们却极其淳朴、善良、开朗、讲义气。我很喜欢他们,经常到牧区给他们宣讲佛法和现代文明的一些理念。在此过程中,我看到很多鲜活的感人故事,自己也从中学到很多。
今天是大悲怙主观世音菩萨成道日,大家一起祈祷:世界和平、消除灾难、风调雨顺、正法久住、修心进步、脱离苦海、速登彼岸。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嗡玛尼巴美吽!……
我们要习惯于做对他人有益的事,而不是损人利己的事;口中要多赞美他人的功德,而不能口如利刃,处处伤人;心里要与人为善,宽厚包容,而不要刻薄、尖锐,总寻找别人的过失。
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世上最悲哀的事,莫过于心已经死了。心若没有死,即使自己身体残疾、命运坎坷,人生也能柳暗花明,总有走出低谷的一天,就像美国盲聋女作家、慈善家海伦.凯勒一样。那么,心要怎么才能活过来呢?就是要尽量利益众生,多想别人,少想自己。
在牧区跟这家人聊天的时候发现,他们整个乡都没有一所学校。这也意味着,这四个小孩儿将来都将成为文盲。这里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孩子,我心里真的很难过,希望有一天能给他们建一所小学,哪怕再简陋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