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12881~1290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在南京参观了大屠杀纪念馆,看了整整三个小时。听到传教士明妮•魏特琳说的一句话,感动得眼眶都湿了。深深感觉到,有能力帮助遇到灾难的生命,是人生最幸福、最伟大的事情。参观结束时,又回去看了她一眼。
སངས་རྒྱས་གྱི་མཚན་རྣ་ལམ་དུ་སོན་པའམ་སྐུ་མིག་གིས་མཐོང་ནའང་ཕྱིར་མི་ལྡོག་བས་རྒྱུ་མཚན་ཤེས་པའི་དད་པ་བསྐྱེད་པར་བྱའོ།
《大智度论》中有一个偈颂说:“世间人心动,爱好福果报,而不好福因,求有不求灭。”世人只知追求快乐的果,却偏偏舍弃快乐的因,可是,不种“因”又哪来的“果”?世人只知追求世间小乐,却不知追求解脱大乐,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实在是不值啊~
小时候我妈给我说:夕阳是亡灵的阳光,每当看到它时,要念观音菩萨心咒。我现在终于明白,不是因为夕阳是亡灵的阳光要念咒,而是因为我们的生命中少了一天,所以要行善。佛陀有些时候也会用这种方式引导我们。
今天,我在寂静处忆念佛陀的功德,并生起了极大的恭敬心与信心,一段藏语偈颂情不自禁地自心底油然而生,翻译成汉文即是:“真语每一偈,入耳之当下,摧毁轮回根,敬礼日亲尊。”
法藏菩萨以慧眼照见娑婆世界的众生,如屈伸虫般在六道中循环不已,像蚕一样作茧自缚,生起大悲心:可怜的众生!长劫被系缚在颠倒不净的三界中。由此立誓要把众生安置在毕竟安乐大清净处。以此缘故,发愿成就极乐国土的清净功德,今天才有了我们发愿求生的归宿,怎能不感恩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呢?
“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任你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善导大师一语道破了娑婆世界众生的苦相,所以诸如龙树菩萨、世亲论师、莲池大师等娑婆世界的无数智者同发一音:“愿生西方安乐国!”
理论上、学术上的研究,固然相当重要,但关键还是要将这些与自己的心结合起来,调伏内心的烦恼。这样的理论,才会保持鲜活的生命力,而不是一纸苍白的空文,不是让自己炫耀的资本~
格物致知,是儒教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大学》。“格物”,就是格掉自己的物欲;“致知”,指本具的智慧就能显露出来。也就是说,物欲太大了,便会把我们的智慧遮盖住;若想真正净化心灵、开启智慧,就要先从断除对物质的贪求开始,安贫乐道!
一切佛境界,甚深难思议;诸余众生类,莫能测量者;如来善开导,无量诸群生;能令悉愿乐,志求无上道。从佛陀的无量慈悲中,又流现出了指示后人转有漏的苦为无漏安乐的道路,但信还是不信,走还是不走,走得快还是慢,就看行者自身了。
佛法是佛陀无漏智慧的流现,认识佛法的过程,是智慧提升的过程,充满智慧的人生才会快乐。快乐的来源其实并非物质,而是心。正因为如此虽然人不堪其忧,而回却不改其乐。更何况无漏的智慧是对治烦恼的智慧,消灭了烦恼,才会拥有究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