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12641~1266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人们希求财富,为了发财倾注自己有限的精力,徒耗宝贵的时光,甚至背井离乡只身远赴异地他乡,更有甚者竟然不惜违背道德良心,造尽恶业。但实际上人们朝思暮想的财富,根本不可能给任何人带来任何本质意义上的幸福。相反,在求财、守财、破财的过程中,唯一获得的只能是劳碌身心,增加更多痛苦而已。
分享图片 ​​​​
一个人若遇到意外而丧生,这似乎是一种偶然,但实际上,此人前世肯定造过受此果报的恶因,所以这其中存在一种必然规律。就像一个以前犯过罪的人,即使逃得再远、躲得再久,但后来在某个地方,也会突然被警察抓住。 ​​​​
娑婆众生无论功名富贵、寿夭穷通,都落在随业而转、不得自在的苦性当中。有人想在功成名就之后退隐,却无法满愿甚至遭受杀身之祸。有人空怀一世梦想,却因没有宿世的修积,只落得终生潦倒。有人想长生不死,但丝毫不能自主等等。法藏菩萨见此苦,就立誓建立超胜三界的净土,让众生一切所愿都得满足。
死亡是生命的又一次刷新,并不是生命的结束。死神没有夺走谁的生命,只是让人们换一种形式继续活下去。无论换成何种形式,都不是由死神决定,而是由自己决定的。
听闻、思维、受持或念诵殊妙之正法,必将源源不断地产生美妙之果报。其中有的会于现世现前,有的会于来世凸显。能对因果之甚深奥秘产生理智之智信的人,就是名副其实的智者。.
藏文版的《顿珠佛教大史》共有六百多页
有人说:佛教只追求来世的幸福,不考虑今生的幸福。其实,事情并非如此。佛只是要求我们:不要为了今生的幸福,而摧毁来世的前途;不要为了今天的方便,而毁掉明天的道路。
佛教并不是宿命论,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半点不由人;佛教也不是非宿命论,认为命运根本不存在,人定胜天。佛教告诉我们:命运确实是存在的,但它是我们自己造的,所以也可以由我们自己改。 ​​​​
法藏菩萨见到有的国土虽有佛菩萨等圣贤大众,但以国土秽浊的缘故,把一乘法分成三乘来说;女人贪著自己的形象,有意把眉毛描长,被人讥讽;哑巴只能用手指比划,招来讥笑。由此就发愿成就庄严国土,使国土中大乘一味,平等一味,二乘种子毕竟不生,女人、根缺等不仅没有事实,乃至没有讥嫌名字。
古时,有人早上准备领受君王的恩宠,晚上就被问罪,惊惶地面对刀斧。今天,有人正满怀壮志、得意地描画前途,却因意外灾难丧失正值韶华的生命。在娑婆世界,人们有太多太多事与愿违的苦,常常是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人世,法藏菩萨见到这些苦,就立志成使国土中安乐恒时相续,众生能够拥有永恒的快乐。
上等领导,是一心为大众,利益很多百姓;中等领导,是只关心自己的衣食温饱;下等领导,是以权谋私、伤天害理,为了赚钱无所不用其极。同样,上等佛教徒,是所做的一切皆为利益众生;中等佛教徒,是学佛只求自己解脱苦海;下等佛教徒,则是打着佛教的旗号欺诳他人。 ​​​​
小花猫:“今天好冷哦,晚上吃点什么呢?去抓只老鼠怎么样?”小灰猫:“算了吧,还是呆在这里喝牛奶吧,吃肉对健康不太好~” ​​​​
现在经常会出现这样一幕:在街头有一位老人或小孩儿被车撞倒,却没有人去救。更可怕的是,没有人敢去救。因此,现代社会不能没有佛陀教育中的因果观和慈悲心等观念。
如能融合自心进行实际修持,则前辈高僧大德或品行贤善之师的一句话,都可以将自己的人生命运牵引至善妙之方向,并让今生来世都安享幸福与快乐。
没有任何人的劝请与要求,仅仅出于一种纯净的发心:若能让更多有缘人直观地了解藏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前译宁玛派摄人心魂的种种历史事迹,那是多好的一件事啊!今天,《顿珠佛教大史》的汉文译稿终于完成了。但愿在我离世之后,这本藏文版与我同龄的书能继续利益更多的众生。.
培养慈悲心的具体方法,我在《慧灯之光》中已经做过比较全面的介绍了,愿意修慈悲心的人可以阅读。个人认为,即使不学佛,修修慈悲心也是有益无害的。
学佛,不是为了保佑自己,而是为了舍弃自己——不是让佛保佑自己多发财,而是保佑自己断除对财物的执著;不是让佛保佑自己长命百岁,而是保佑自己不要贪爱这个身体;不是让佛帮忙铲除自己遇到的鬼魔,而是加持自己对鬼魔不要起嗔心,要以大悲心对待他们。 ​​​​
当我们非常气愤时,就会很难注意自己的过错,而一味把和解的途径,建立在希望对方改变的基础上,不愿心平气和倾听他的语言。这样一来,化解矛盾的动力,就会大大减少。 ​​​​
慈悲心是可以培养的,虽然先天就有大慈悲心的人很少,但每个人都有慈悲心的种子或小范围的慈悲心,通过大乘佛教的方法,此心可以顺利地转化为大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