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12581~1260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世界、自我虽然都是幻相,但这些幻相却让我们产生了种种幻觉,从幻觉又产生了无数的欲望、悲哀、焦虑和痛苦。只有佛法,才能教我们如何打破这些幻相和幻觉。
从今天开始,我们佛学院举行“极乐法会”,所有四众弟子将在八天中,念满30万遍阿弥陀佛心咒:“嗡阿弥德瓦阿依斯德吽舍”。如果你也能参与共修,这是最好的;即便不能,尽力念此心咒观想阿弥陀佛,也会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
上个月底,也就是10月31日,全球人口突破70亿大关。这意味着什么?地球就这么大,随着人口不断膨胀,必然要面临粮食不足、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压力。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时也说:“虽然现在食物丰富,但每晚仍有10亿人饿着入睡。”所以,今后的地球,可谓“压力山大”啊 ​​​​
不管遇到来自众生或地水火风四大等等的任何危害时,应了知均为自己前世恶业之果报。对不懂佛法的人来说,恶缘的确会构成障碍;但对真正的修行人来说,恶缘却可以转为菩提助伴。这是甚深的窍诀,但被世间毒液陶醉的人,却不一定懂得。.
地球的自转,让我产生太阳绕地球旋转的错觉;一维弦的振动,让我们产生宇宙的错觉;电子的运动,让我们产生物体静止的错觉;细胞和精神的运动,让我们产生自我的错觉。其实,这些都是无中生有的幻相。
有一定佛教修行境界的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遇到什么样的人,遭遇什么样的事,都是无忧无虑、满心欢喜、幸福洋溢;反之,修行差的人却总是怨天尤人,随时都处于痛苦的折磨、煎熬之中。
这个世界,是由无数个小的错觉构成的庞大错觉,这些错觉都是某些更细微的错觉高速运动的产物,因为速度总是会让我们产生各种各样的幻相。
平时学到的道理再好,也需要去长期体会,让它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改变自己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否则,只是心血来潮看了几眼、用了几次,不一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
人本来普通平凡,身是微尘的堆积,且不净周遍,心是刹那变化的相续分别,且业惑充满。如此的人身有何高贵可言呢?但人们却不愿接受事实安住于纯朴自然,总想通过包装摆脱平凡,在他人面前展现出看似诱人的高贵,首先在外表上修饰,尔后在言谈举止上造作,如是所谓个性鲜明的光彩形象便炮制而出。
但不净显现绝对不是美丽,业惑杂染绝对不是清纯,终究只是不净微尘与杂染刹那的自性。经由如是分析,便可了知所谓的“高贵”,实际无有任何稳固的实义可得,根本不值得去营造追求。所以,没有任何必要去增益高贵的身份、显赫的名声与豪华的生活等,迫切需要的唯一是以老实真诚的态度勤苦地修行净业。
一只小狐狸说:我有件美丽的衣裳,一年四季穿身上。我一辈子只有这么一件衣裳,是妈妈生我的时候送我的,我从此天天穿着它,晚上睡觉也不脱。人呀,我的衣裳只一件,而你的衣橱已满又满。我的衣裳是我的毛皮,失去毛皮,我只有血肉一团。你的衣服可以一天三换,我衣服脱下,就命丧九泉。 ​​​​
བླ་མ་མཁྱེན།བླ་མ་མཁྱེན།བླ་མ་རང་མཁྱེན་ནོ།喇嘛亲!喇嘛亲!喇嘛让亲诺!
藏传佛教远离四贪的法门,是及其深奥殊胜的:贪执今生非教徒,贪执轮回非出离,贪执自利非菩萨,耽于执着非见解。我们应该尽己之力,精进修持。
大恩上师在圆寂前说:“有的人临终时还在为分割遗产而花费心思,真是无有任何价值。”那么怎样才有价值呢?临终时心无贪恋,能现前极乐净土的美妙莲台,成办往生大业就有了价值!所以,切莫贪恋眼前所谓的幸福,抑或憧憬未来所谓的美满,存活一日就要精勤积累一日的往生资粮,万万不可空耗时日。
当你痛苦时,最好用一下大乘自他相换的窍诀。此时观想:“世间上也有许多跟我一样的受苦者,愿他们的痛苦成熟于我身,由我代受,他们都离苦得乐。”然后当自己向外呼气时,观想自己的一切安乐,变成白气施给众生;当向内吸气时,观想他们一切痛苦,变成黑气融入自己。这是除苦的最佳方法! ​​​​
认识痛苦、正视痛苦,才能解决痛苦。不然,一味地蒙蔽自己、以苦为乐,那永远也离不开痛苦。其实,佛陀不仅仅告诉了我们人生皆苦,还告诉了我们这些苦是怎么来的,又该如何彻底消除,才能获得最究竟的快乐?这就是佛陀当年出家的目的,也是佛教的主要内容。 ​​​​
恶劣时代的犀利狂风,已经将传统文化的船只吹得摇摇欲坠、行将毁灭,在这千钧一发、命悬一线之际,我们不能将自己的名誉、利益以及快乐等等放在首位,而应同心协力、千方百计地施以援手,以尽早挽救即将衰落的传统文化。.
修解脱道的第一步,是“人身难得”。通过打坐,按照修法中的思维模式进行观修,就能从中认识到生命的价值,继而珍惜当下的一切,而且还能培养出离心。
有人将毕生的时间与精力都用在了追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上,临终时在追悔中死去,这种人看似风光,其实先后皆苦;有人淡泊名利,勤行善法,临终时了无挂碍,又因善法资粮而安详逝去,生时用佛法给予生命最庄严的点缀,殁时给予死亡最终级的关怀,于生于死都无憾无悔,这种人看似辛苦,其实先后皆甜。
如来芽尊者说:“我虽然看见世间那些最高贵、有权力、极为富有、相貌庄严的人,但是对他们丝毫也不生羡慕心,这是自己相续中生起少许无常定解的缘故。”相反,如果压根没有定解,平常又不好好思维,就会对世间的美好憧憬和向往,继而努力奋斗追求,如何能把心思放到西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