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12441~1246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很多人以为学佛就是要绝情绝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把自己修炼成一块“无眼耳鼻舌身意”的木头,这就美其名曰“四大皆空”。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大乘菩萨以救度天下苍生为己任,视他苦为己苦,为众生甘愿付出一切,又怎会置他人痛苦于不顾呢?当然,这一点要深入大乘经论才能了知~
真正的大乘修行人就是这样,无论别人怎么对他说三道四、吹毛求疵,他不但不会心生厌憎,反而会将别人的挑刺视为恩德,并尽力予以回报。这在世间其他人来说,是做不到的。
行为决定结果,持第二种观点的人以念今日会死的强大正念,时时都会遮止缘现前欲尘的散乱,处处皆会将心转入于求解脱的正道,身口意的所作所为皆是在为死亡作准备积累解脱的资粮。如是必然会在短暂的一生中积累众多善法资粮,所以临终自然会远离恶道趋向善趣,求生净土自然可以如愿往生。
喀喇共穹格西在山洞中修行时,洞口有一些荆棘常常挂到他的衣服,他便生起砍掉这些荆棘的念头。但转念一想:生死无常,在洞中是否能再出来,出来后是否能再重新进去皆难以预料。由于日日念死无常,所以即使对于妨碍进出洞口的荆棘亦听之任之。如此在山洞中修行多年,终获成就,而荆棘犹在。
今天是平安夜,明天是圣诞夜,这算是西方最隆重的节日了。如今东方很多非基督教徒,也喜欢趁此放松一下、庆祝一番。这种做法固然也无可厚非,但希望大家过得清净一点,不要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动物的痛苦之上。试想,假如别人在欢庆节日的同时,把你给杀掉、吃掉,你会作何感想呢?
上师的恩德,比父母还大。父母给了我们这一世的身体,上师却给了我们解脱轮回的力量。上师在世时,弟子们可能并没有特别珍惜,而一旦失去了这种缘分,上师已经离开了我们,才深刻体会到昔日的幸福与珍贵无比。上师生前的音容笑貌、谆谆教诫,此时也成了自己最奢侈的回忆。喇嘛钦~
显密佛经都说:人死后会看到自己的尸体。无数个从死亡边缘回来的有过濒死经验的人,都真的很清楚地从空中看到了自己的身体在远处躺着。这的确是一个神奇的生命现象。
通过比喻便可体会心念左右行为的道理。比喻中的监狱是指三界六道,三界中的所有凡夫,包括一切尚未超越分段生死所系缚的修行人,皆是轮回牢笼中的死囚,而修行人当中从此角度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念今日必死的修行人,另一类则是念今日必不死的所谓修行人,前一类念念望后世,后一类则念念求今朝。
而持第二种观点的犯人,面对即将到来的人生末日,心念丝毫也不会被珍馐美味、狂歌劲舞所牵动。因为整个身心皆在恐惧死亡的状态中颤抖不已,所以虽然眼前有如此诱人的境界,但可以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一心只想:有何办法能逃过此难。
人死后,先会进入一种昏迷状态。从这个状态中醒来的时候,能看见周围的一切。因为还不知道自己经死了,所以在看到家人哭泣的时候,会去安慰他们说:你们别哭,我没事,我在这里呀!但他们却听不见。这时候,我们特别需要中阴法门。
对于外在的环境,我们永远无法彻底改变,让它一直顺应自己的心意。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改变自己。就如同整个大地布满了荆棘,愚者会想方设法铺满地毯,改变整个大地,以防荆棘刺伤;而智者只需在自己脚下垫一块皮革,就可以畅行无阻,不受丝毫伤害。所以,孰难孰易?相信一目了然。
外表一样,本质不一定相同。就像疯子的无取无舍,跟大成就者的无取无舍,完全有云泥之别。所以,单看表面行为,无法判断一个人的境界有多高。但即便如此,有些人的虚张声势,暂时可以糊弄一些人,可时间久了,迟早也会原形毕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