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12281~1230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任何事物都自因缘而生,所以无生,因为自因缘而生的都无有自性。因此,凡是依赖因缘的事物,都必然是空性。一一≪三摩地王经≫.
现在绝大多数人就是这样,素质低下、不学无术、擅长造恶、喜爱劣行、自由散漫。。。身处这样的社会之中,能让身口意浸淫于正法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万事万物都与如来一样清净,但愚昧的人却执着于外相,且沉醉迷恋于世上并不存在的东西。一一≪宝箧经≫
有些人发愿不杀生,但想吃肉的话,就唆使他人杀生。其实按小乘戒律来讲,这样做的罪业,跟亲自杀生一样。而在大乘菩萨戒中,罪业比这更严重。为什么呢?因为自己杀只是自己染上罪过,但让别人杀的话,既害了自己,又害了别人。大乘主要是讲利他,因此这个过失更大。 ​​​​
小孩在沙滩上在玩耍时,喜欢用沙子堆成房屋,一旦沙屋被海浪冲垮了,就会哇哇大哭,在大人看来非常好笑。实际上,我们对名利地位的执著,又何尝不是如此?对本来就无常、虚假的东西,拼了命去争取,得不到就痛不欲生。这在智者的眼里,跟看待小孩迷恋沙屋一样,只会一笑置之。 ​​​​
26、在“于能诠大乘教断诤”中,从“若断惑解脱”到“故应修空性”的这部分内容,辩论的对象、内容、目的,与前文有什么不同?(问答25已经发至博客)
六道轮回不是造物主或任何人格化的神所创造或安排的,也不是无因无缘的一种偶然,而是存在着因果关系的。其中最重要的因,就是我执。由我执产生贪瞋痴等烦恼,以烦恼而造业,继而产生轮回。断除我执,脱离轮回的方法,就是闻思修行。
不计回报、无需条件地利益他众,即使被对方迫害,仍能以德报怨,即是大乘佛法的特点与精髓。
当生菩提心,为众宣妙法,寻求菩提道。一一≪宝积经三戒品≫
我们要推翻的,并非外道或无神论的观点,而是要推翻自己的执着。自己的执着一旦消灭,任何外道的论点都无法伤害我们,不论他们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对已经证悟的人来说都是徒然,没有任何影响。能彻底推翻这些执着的方法,就是出离心、菩提心,以及至关重要的空性见。
若想得到快乐,必须先明白快乐的因缘是什么。如果不懂得这一点,愚昧地制造恶业,则会感受痛苦,这是不可更改、无法逆转的世间法则。.
因为显现,故而不成立有;因为空性,故而不成立无。应当通晓无二任运自成之大自性。一一≪法界宝藏论第七品≫全知无垢光尊者
现在很多年轻人,生下来就要什么有什么,这未必是一种幸福。过度地依赖父母,让自己过得衣食无忧,从而放弃了人生斗志,这只能输掉自己的一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滴自己的血,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老子,不算是好汉。”所以,从小学会自立很重要! ​​​​
25、请分析全知对“于能诠大乘教断诤”的注释中,从“诸声闻部认为”到“而令密意百川于慧海中融为一味故”这部分的结构。(问答24已经发至博客)
7、以你往生到极乐世界后的眼光看现在,会有什么感想?8、以100年后的人的眼光看现在的你,他们会是什么想法?9、以你怨家债主的眼光看现在的你,他们会有什么想法? 10、以阿弥陀佛的眼光看现在的你,会有什么感想?(请静心思考,并转发给有缘人,让更多的人过个有智慧的新年)
无论寻遍十方四时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无法找到圆满正等觉佛陀的踪迹。自己之心性,即是圆满正等觉。除此之外,无需他处寻觅。即使是佛陀,也不可能在别处找到。一一≪密藏续≫
若不能通晓苦乐之本性,即使获得了快乐,也不能超越痛苦。.
随缘而去,是很快乐的!可真正的随缘,并非什么都不做,一味地等着老天安排,而是需要全心全力的付出,对结果如何却不会太在意。所以,随缘是一种洞彻万法的智慧,而不是一种消极逃避的心态。 ​​​​
辞“旧”迎“新”,不仅仅是外面的节日庆祝,更应该是内心的净化与重新定位。人有善念,天必从之,所以,在新年的第一天,让我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发个殊胜、坚定的善愿吧! ​​​​
24.分析从“大乘若不成”到“有诤故应舍”的思路。(问答23已经发到了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