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12041~1206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言词诠表故, 无生无灭等, 胜义无异故, 无有法法性。
在用语言文字为众生宣讲诸法真相时,为了便于众生理解,相合众生根机,而不得不用无生、无灭、无来、无去等词汇来表述,但真正的胜义谛,是没有异体之相,都是清净、平等之光明法界,所谓的有法与法性、世俗与胜义、现象与本质都是凡夫的增上安立,都是不存在的。
在真实的胜义谛法界光明中,一切都是圆融一体、无二无别的。虽然在胜义之外的世俗谛中,可以承认有胜义与世俗二谛,但器情世间一切现象之本质或法性本身都不可成立,又怎么可能存在什么二谛、三谛等等的概念呢?
胜义乃一体, 余许有二种。法性无所成, 何有二三等?
我从小对度母就有极大信心,有空就常念“二十一度母赞”。不管是放牛、上学时代,还是出家时代,自己通过祈祷度母,遣除了各种违缘。前不久,我的一位老上师给我了一尊度母像,我非常欢喜,发愿有生之年无论去哪儿,都将此像带在身边,恭敬礼拜。其实,在如今的浊世中,随身带这样的护身佛像很重要! ​​​​
我们在这个人世上,其实都可以成为一盏明灯,不仅仅能照亮自己,更重要的是,还能照亮身边的群生;不仅仅会成天想着“我能得到什么”,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认识到“我能给予什么”。若有了这种观念,烦恼、痛苦定会与你无缘,因为这些已失去了孳生的沃土。 ​​​​
在未经观察的情况下,在凡夫的五根六识前似乎真实成立,从产生、留驻与毁灭等各个程序来看,都井然有序,并且具有一定的功效与能力,如火的热性、水的湿性等等,像这样的各种事物与现象,就承许为真实的世俗。
未察似成立,生与灭诸法, 具有作用者, 许为真世俗。 .
大慈大悲,是菩提心的基础;而菩提心,是整个大乘佛教的基础。想学大乘佛教的人,必须先从慈悲心入手,学慈悲心的原理,修慈悲的修法。
世俗可分二: 颠倒与真实。初分二水月,宗派恶分别。
其中的世俗谛,又可以分为两种:颠倒世俗谛与真实世俗谛。其中的颠倒世俗谛,又分为两种:犹如水月、阳焰、梦幻一般,在正常的世俗五根前都无法成立的假立之法;以及因宗派所灌输的邪分别见而产生的,执着神我、常法等等的遍计执著。
修前行的时候,要把内外前行分开修。每一个前行,都要修得达到各自的标准,最好能修两遍以上。没有修好前行之前,不能修正行。寻求解脱的人,都不能忽略或违反这个次第,否则不会有任何结果。
假如痛苦已降临在了你身上,怨天尤人也于事无补,还不如换个角度想想。比如,当你失业了,就想明天或许有更好的机会;当你塞车了,正好可以抽空看看书……毕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时候你的心态好了,事情也往往会出现转圜的余地。 ​​​​
怎么理解导师佛陀降生时宣告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前一问答已经发到了博客)
《入二谛论》 梵音:萨得达雅巴达热 ;藏音:顶巴尼拉杰巴;汉译:入二谛论 顶礼大悲观世音菩萨!诸佛说正法, 真实依二谛: 世间世俗谛,以及胜义谛。.
《入二谛论》浅释 三世诸佛在宣说解脱正法时,必定真实如理地依靠世俗胜义二谛之理。其中世间万事万物之现象部分,属于世俗谛;甚深寂灭远离一切戏论之出世间解脱境界部分,属于胜义谛。
佛教的很多理论,所有人都可以学会,也可以接受,但如果没有一个具体的方法,就难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烦恼。所以,我们不应该一直停留在烧香拜佛的阶段,而要进一步修学佛法的内容,这才叫学佛。
很多人常把造恶视为正常,将行善看作异类。倘若有人贪嗔充满、自私自利,就觉得他是可以亲近的;有人做了点好事,他们就特别看不惯,千方百计地挑毛病。尽管现在如此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但我们仍不应该同流合污,而要坚持高尚的行为。毕竟,将来的因果绝对会自作自受,只不过是早晚而已! ​​​​
今天是妇女节,祝愿你们像观音菩萨一样慈悲,像妙音天女一样温柔,像度母一样利他事业有成! ​​​​
明天开始,我在藏微博上,将翻译并共同学习阿底峡尊者撰著的《中观入二谛论》。这个论典稍微有点难,但一旦学懂,却会受益匪浅。尤其对知识分子来说,通达二谛之理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敬请大家继续关注!O索达吉藏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