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11901~1192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佛教徒不能喝酒,但喝酒不等于不能学佛;大乘佛教徒最好不吃肉,但吃肉不等于不能学佛。虽然想学佛,但仍然放不下酒肉的人也可以皈依佛门,但起码的底线,是不能杀生。
《法华经》中说:“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花,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所以今天发一副释迦牟尼佛像,让我们一起在微博上作供养(评论中就有
、[玫瑰]等)。只要有供养的心或供养的行为,便可积累非常大的功德。以此回向,愿求者如愿,愿苦者得乐,愿这世界吉祥安乐,愿每颗心充满善念!
伟大的导师佛说“一切有为法,无论显现安住时间如何长长短短,都同样纯一是刹那性”,这就在“刹那性”这一点上把万事万物全部拉平了。在我们凡夫眼里,天地万物好像在体性上有很大的差距,这是我们没有智慧。真正来说,在名言当中一切造作的现象都是刹那性,真是大统一!
引导我们再往下观察,只要能生的因缘还没有退失,前前后后同类的刹那相续就会一直延续不断,这就是安住。举例来说,观察灯光是常法还是无常法?关键是从缘起上入手去认识,首先,灯光不是本有的法,它只是由油灯芯火柴点燃等的因缘聚合才出现的,缺少油或者灯芯都不会产生灯光。众生的生命也如是。
学大乘佛教的人,要学六波罗蜜多。其中第一,是布施,也就是给予。你可以把衣柜里的多余衣服,鞋柜里的多余鞋子,抽屉里的多余用品都拿来做布施。你不需要的东西别人很需要,你多余的东西别人很缺乏。
佛教引导我们这样认识:一个法还没有从能生它的因缘当中生起时什么也没有生。当它已经生起时,往前看因缘没有积聚时,它不存在,逐渐逐渐地到了因缘刚好积聚的那一刻,无间就生起了,不住第二刹那就坏灭了。知道这法是前面没有、后面也没有,只是在当下一刹那出现这就是生,不会无因安住到第二刹那。
世间与出世间的学问浩如烟海,而南瞻部洲众生却寿命短促,并且无法预知寿命长短,所以要像天鹅从水乳相混的液体中吸出乳汁一样取其精华,选出适合自己根机意乐的法门进行修持。
佛教心理学是一个超级的心理学,它能完全治好最严重的心理疾病。近年来,西方心理学家也发现了佛教的优越性,并开始尝试着去了解佛法中的心理学。因此,有心理疾病的人最好能学一学佛教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