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11841~1186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从前面分析看来,想得到真正的、永恒的、一劳永逸的幸福,就要做一个有远见的人、有智慧的人、善于观察的人,就要坚决放弃掉倒世俗,也就是与生活实际相反的世间追求。只要和正世俗,也就是清净的、如梦幻般的生活实际相应了,苦难、烦恼自然就会消除,超过世间安乐千万倍的大安乐就会不请自来。
往昔虽然出现了个别在四大部洲权倾一时、一呼百应的所谓“转轮王”,但如今也只能让后人念知他们曾经辉煌一时的威名,由此推知,我们自己微弱的身体,也不可能有什么实质的意义。
纵然是寿命过劫、神通在身,并以禅悦为食的天人与大仙,面对阎罗与怨敌,也无从逃避、身不由己。若认为自己可以躲避死亡,则是颠倒、邪恶之想。
如果太过拮据,连基本的物质条件也没有,生活则很难维持;如果太过奢靡,成天灯红酒绿、挥金如土,只会让自己愈发贪得无厌。所以,佛教提倡生活不堕两边,保持中道。 ​​​​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的一种现象。死亡的初期是昏迷,中期是中阴(这时候能看到自己的尸体和家人等),最后投生。这三个阶段与深度睡眠、做梦、苏醒是一个道理。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有关自己生命的奥秘。
凡夫的颠倒执著已经把清净的生活显现降级成了厕所,这样的生活注定有很多不如意,就像厕所必定是很脏的一样。凡夫能想到的,就是笨拙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避苦求乐,这就像要去装饰厕所一样愚蠢。这种发心不改变,清净的佛法也会被用来装饰生活这个厕所,这和佛法的作用完全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了。
佛旗的涵义:佛旗始于1950年,世界佛教徒友谊会在斯里兰卡举行了第一次会议,当时,代表们根据佛陀成道时曾发出六种光芒的颜色,一致同意佛旗由蓝、黄、红、白、橙以及此五色的混合组成。从此,它就在全世界流传开来了。以此甚深缘起力,只要有它的地方,就会带来吉祥平安! ​​​​
在般若中观法门中,生活内容等的一切显现,属于世俗谛,这仅是分别执著所生,本来就虚幻不实,因此与胜义谛大空性完全融合。而凡夫没认识到虚幻性,凭空认为这些普虚的世俗法中存在着人我和法我,并在这错误的二我基础上进一步产生出颠倒的思想,如生活目标和理念,这些都是倒世俗,是应该完全摒除的。
坚固辽阔的三千大千世界之广大宇宙,终将被火水风的灾难毁灭殆尽,区区人类所建的宫苑墙垣,更是难以自保、不可依靠。
心理健康的三个决窍:1、准确地认识人生和世界,不要美化或丑化,以开放的心胸接纳一切;2、每日坚持修禅定,调整心态,感受生命中的奇妙现象;3、学会奉献,以爱拥抱世界。
也许你的压力非常大,大得似乎无法过正常生活。这时候,要去寻找压力的根源,要从根源着手进行调整。本来,过人的生活,并不需要面临这么多的压力。
因此佛法与生活的融合,其实是和具体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内容的融合,而不是与凡夫的生活目标、理念的融合。恰恰相反,凡夫的生活目标与理念,本身是错误的,根本无法与佛法真正融合,所以应该完全被改造成正确的佛法的理念。这么看来,学佛人应该重新反思自己的学佛目的,剔除利用佛法来改进生活的想法。
如果真正皈依了法宝,对自己与他人在现世当中能够产生的最殊胜的利益,直接表现在那些方面?(前一问答已经发到了博客)
如今许多人每天都会上网,为给大家提供一个便利的积福条件,我请专人设计了一页“在线供佛”。只要一早打开电脑,就能以花、香、灯、果等供佛、发愿。虽说是虚幻供养,但只要发心清净,则与真实供佛无异。如此日积月累,定可罪障日减、福报日增!O在线供佛-智悲佛网 ​​​​
秋天,朵朵白云亲密地堆积在一起,像层层叠叠的雪山峻岭,刹那之间却又消失于虚空,不留下一丝痕迹。这一切的一切,难道不都是在向厌世者们喻示着:“今生今世的一切荣华安乐,都是漂泊不定、不可信赖的”吗?.
蒙蒙细雨,氤氲出缤纷绚丽的彩虹,横跨在朵朵白云点缀的虚空之中,那么的凄美迷离、风情飘逸,转瞬之间,却又消失无影,找不到来去的踪迹。若能细细思量,这便是生动鲜活的无常景象。
凡夫的生活目标和理念具体是哪些内容呢?欲界的凡夫,以佛法兴盛的南瞻部洲为例,追求的主要是健康长寿顺利富足,和心灵的充实,色界无色界的凡夫,追求的则是更高禅定的境界。但以佛法的慧眼来看,这些即使得到了,还是苦性无意义,并将会堕落恶趣,还浪费了大好的暇满时光,因此是短视的,不可取的。
佛教倡导的少欲知足,是简单生活。简单生活是当代新文明的重要理念,它能减少压力,令人轻松自在。佛陀的许多思想的确是跨世纪的思想,对现代人也非常有用。
这世上没有绝对的恶人,之所以“恶”,只是因为他被业风所吹,身不由己,故我们要有容人之量。 ​​​​
如今,影视剧对人们的误导日益加深,宫廷戏的花样百出,使大家越来越推崇“厚黑学”,认为只有脸皮厚如墙、心黑如煤炭,才能生存下去,最终成就一番伟业。这种黑暗自私的处世之道,并不可取。一个人的功名利禄,其实跟前世福报有关,倘若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只能折损现有的福报,与所求南辕北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