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11621~1164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虽然有情随着各自的业力显现了不同的根身、器界,但没有什么实有的作者在造作万法,一切就如同梦境一样虚幻。梦里有种种因缘生的现相,但得不到实有的作者。梦只是虚幻,哪里能得到实有的一个作者呢?所以说“实际上在虚幻的现相中无有作者”。故因果所摄的世俗现相既不是实有也不是断无,如同幻变。
不要在生活和工作上,过度地追求完美。这个世界上只有相对的完美,而没有绝对的完美。即使相对的完美,也是越追求越累。在这个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简单、放松、放慢。
人类承受压力,也有一定限度。无论任何压力,只要接近承受限度,就会令人痛苦;一旦超越承受限度,就会让人身心崩溃。若要战胜压力,需要有更强的心力。而心力,则来自于修心。
大恩上师的金颜,在心里浮现。难以比拟的慈悲神态,宛若眼前;想起当年同行的金刚道友,共同辩论研讨教理的善妙场景,便历历再现。.
我们生命中的苦难,不一定都是不好。若能把它视为磨炼自己的机会,你的人生就会越走越顺。 ​​​​
由于心空无自性,以心造业所感的五蕴就空无自性,故上面没有我和我所。自问:人间的我到底是什么?当下显现的只有色、受、想、行、识的现相,这是多体积聚、刹那生灭的法,根本不存在常、一的“我”。这些现相都是因缘所生,不断地生起灭去,哪里有不变的自体呢?是故无人我、法我,也无属于我的法。
观修身体表面或外部有没有心安住呢?身体表面的皮肤毛发等,外的房屋、车辆、街道,乃至山河大地等处,也没有心安住。再观修:心有没有来处和去处呢?当下的心是从某个起点一步步走来的吗?过后是从显现处一步步走到了其他处吗?按照这样观察,会发现心既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故心不是实有,是空性。
在让我一往情深犹如大海的石渠寂静之地,受到慈父般上师的护佑、栽培与疼爱,孩儿从幼年直至青壮年的黄金时代,都沉浸于听闻、思维佛法精要的幸福之中,现在再再回想,不由得心花怒放。
蓝天、白云、小小的木屋。。。这一切,都是慈悲和智慧的摇篮。
我们寺院有位老法师,今年80多岁了,多年来一直坚持早上4点起床修行,从不间断。我们纵然做不到像他这样,也可以每天早上或晚上稍微抽一点时间,训练自己的心,如此很多痛苦就会迎刃而解。毕竟,痛苦是从心而生,故也可从心而灭。 ​​​​
有些人学佛时,不注重次第学习佛法以调伏内心,而只关心自己是否可以跏趺坐、打双盘,其实这是很大的误区。古德说过:“念佛不在嘴,参禅不在腿。”就算你的双盘坐得稳稳当当、风雨不动,也不代表你就能解脱。所以,什么是形式、什么是实质,还是需要分清楚一点! ​​​​
无改赤裸的觉醒境界中,自然而然生起喜悦安乐之美妙觉受。在志同道合的道友行列间,唱起了源自心坎深处的欢乐幸福之歌。 .
又观修:心若真实存在,当有它安住的地方。若安住在身体内,就观察心、肝、胃等中有没有心安住?在血液、肌肉、骨骼等中有没有心安住?在每个细胞里有没有心安住?在体内有没有心安住?能不能从里面找到心,而且把实有的心拿出来?在所有的内脏当中寻找,决定都一无所得,丝毫不见有心安住在里面。
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心力,让自己的幸福感,超越依赖某个人或某个事物的前提条件。如果将某个人或某个事物作为幸福的基石,总有一天,我们会因此而痛苦难忍。
人的一生中,有可能拥有几个配偶、很多儿女,但父母却只有一双。因此,我们应该用多一点的时间去陪伴和伺候父母。
南方门隅飞来的布谷幼雏,沉迷陶醉于夏日王妃的青春美貌容颜,而在茂密森林的树梢上,发出悦耳的啾鸣,回荡在缘分和合的人儿耳边,仿佛品尝到滋味甜美的玉液琼浆甘露一般舒心悦意。
乔布斯年轻时,每天凌晨4点起床,9点半前把一天的工作做完。他说过:“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来。自信则是从自律来。自律就是严格控制自己的时间。”所以,我们每天也要尽量抽出一点时间,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而不要总以“忙”为借口,让这个人生留太多遗憾。 ​​​​
观察当下的心,有没有红、黄、蓝、绿,大、小、方、圆等的颜色形状?粗、细、尖锐、柔和等的声音?酸、甜、苦、辣等的味道?香、臭、焦等的气味?冷、热、粗糙、光滑等的感触?一一观察,会知道心无色、无形、无声、无味、无香、无触,不可能以眼识见到、耳识听到、舌识尝到、鼻识嗅到、身识触到。
万法的作者是心。谁都不怀疑自己显现了心,如自己显现了了别色法、声音等的心,显现了贪心、嗔心、慈悲心,自己的心在思维、观想等,故心不是像龟毛般毕竟无有。但这显现的心像明镜里显现了花,但在镜子的上、下、内、外等任何处去寻找,也得不到那朵花,即现而不可得。同样当下显现的心是无自性。
《师徒欢喜之歌——无改心之自相》 善妙无比的本尊啊!您是无有欺惑的殊胜依靠如意珍宝,您是汇集三宝于一体之代表,请您安住在我顶部大乐轮百倍信心虹光萦绕之光环彩晕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