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1101~112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麦彭仁波切对初学者的教悔》,是一个非常实际的修法。它属于显宗修法,不需要密宗灌顶等要求,任何人只要有信心,都可以修。那么,初学者与非初学者的界线是什么呢?所谓的初学者,就是像我们这样刚刚学佛,还没有什么修证的人。而非初学者,就是不依靠任何药物等外在力量,仅仅通过自己的修证,也能将普通人喝了立即会死掉的剧毒喝下,而没有一点影响的人。所以,大家不要认为自己肯定不是初学者,因为自己已经学佛两三年了。如前所述,只有具有化解毒性能力的人,才算是超越了初学者的行列,大家自行对照,就能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什么人了。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七:对初学者的教诲]
念修金刚萨埵法时,要具足四力对治。关键就在于过去造作谤法等的重罪,犹如吞了剧毒一样发生后悔的心,对于未来,自己想“哪怕断命也不再造这重罪”,从而截断大罪业的相续。配合金刚萨埵无上的忏罪神力,念六字心咒净化自己的心相续,达到了四十万遍,就排除掉了心中重罪的污染。
今天是藏历三十,释迦牟尼佛节日。达雅塔,嗡牟尼牟尼玛哈牟那耶梭哈!我们常常羡慕真正修行人的自在安乐,要知道,不是他们的快乐比我们多,而是你我的贪执、嗔恚、愚痴、傲慢、狐疑比他们重。我们若以佛陀教授的方法切切实实去对治烦恼、转化内心,也会逐渐喜乐开阔起来。
相应弥陀本愿第十八“十念必生愿”的要求,决定要排除往生的障碍——五逆、谤法,法王指示了真实的方便,也就是要修金刚萨埵心咒四十万,并且具足忏前戒后的内涵。这样子先前造过重罪,由这样子修净除了障碍;往后又截断它的相续而不再造,这样子就排除了往生的障碍。
第一转法-轮的时候,人们刚刚接触佛教,不懂空性,更不懂光明,我执、自私等烦恼非常粗大,对世界的贪恋深重无比,此时讲空性、光明,显然还为时过早,所以第一转法-轮当中只讲了诸行无常、轮回痛苦、因果不虚、人身难得以及简单的无我等小乘法门,首先让修行人明白因果轮回的真相。第二转法-轮的时候,人们的根机稍稍成熟一些,所以此时只讲空性,不讲光明。虽然《般若十万颂》等《般若经》中有很多“光明”的字眼,但此时的光明一般都解释成空性,没有强调如来藏。龙树菩萨讲解第二转法-轮的时候,也只是讲空性,而不提如来藏。第三转法-轮的时候,人们的根机更趋于成熟,所以此时虽然偶尔会稍稍讲一下空性、无我,但主要讲的是光明、常住、清净。佛在传法之初,就已经策划好传法次第,通过三转法-轮,将从人身难得、死亡无常,到最后的光明境界,由浅入深地依次传授给愚痴众生。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七:<赞法界颂>略释]
康德说:用人类理性发明的语词只能谈论现象,不能谈论世界的本质。佛经说:不可思,不可言。到底该如何去感悟万物的真相呢?只有超越语言和思维的智慧,才能证悟本质,我们应该去寻找这种智慧。 --慈诚罗珠堪布《慧语莲灯》
佛教徒不必过艰难的生活,外表上很时尚、很前卫也未尝不可;如果没有菩提心,外表再寒酸、再朴素,都不能解决问题。乞丐就穿得破破烂烂,有些外道甚至连衣服都不穿,但他们却没有成佛,也没有菩提心。同时,佛教徒也不要追求奢侈的生活。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水平越高,付出的时间、精力就会越多,压力也会越大,因为钱财不可能从天而降,这样一来,修行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了。所以,对修行人来说,太奢侈也是一种障碍。但有些极少数的人因为前世的福报,今生不必付出太多,就自然而然拥有优裕丰富的物质生活。这种人就不必去过艰苦的日子。同时,对大多数人来说,为了下一世过上中等的生活,今生适当地做一些布施也是有必要的。网页链接[慧灯之光七:两种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