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堪布微博 (10981~11000 of 13856)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平日中要详细观察轮回中的一切过患,对犹如梦幻一样的人生切勿过于贪执,用佛法的火炬照亮正道以及邪道,认清安乐解脱与痛苦烦恼的界限。这样在关键时刻,一定能权衡利弊,从而正确地决断;否则平时见解不真,信心不切,遇到违缘时,就会乱了方寸,被违缘所转,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
轮回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缺憾,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是优秀还是平庸,你遇到的是好人还是无情无义的坏蛋,你是得到还是失去。只要内心还有贪嗔痴,就在轮回中,缺憾就不会消失。这无所不在的缺憾、不如意,佛教中又称为苦。
明天(11月14日)凌晨4点左右有日食,历时几小时,其间诵经持咒行持善法,功德増上。以此功德回向,祈愿世界和平。
藏历三十,释迦牟尼佛节日。依教奉行,饶益有情!
《贤愚因缘经》云:“持戒之人,护持禁戒,宁舍身命不毁犯。何以故?戒为入道初基,尽漏之妙趣,涅槃安乐之平途。若持戒,计其功德,无量无边。”戒律是入道最初的基础,若毁破舍弃则无法向上迈进。戒律是断尽烦恼的妙趣,达到安乐涅槃彼岸的平坦大道,因此宁可舍弃身命始终不能毁犯戒律。
不管对什么样的人,哪怕他的职业再低贱、身份再卑微、行为再恶劣,我们也不应该随意轻视,而要尽量观清净心、平等心。六祖也说:“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
再出名的哲学家、再迷人的艺术家、再显赫的政治家,都无法抗拒轮回的痛苦。只有通达了生命的真相,人活着才能找到方向。而这一扇大门,佛教可以为你开启。
佛教鼓励体验当下,但这一教法常常被人误解,以为“活在当下”就是要更执著于自我和我所拥有的一切,这实在与佛法相去甚远。
“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愿我们以智慧慈悲点亮自己,把光明和温暖传递给百千众生。我虔诚地礼敬感恩所有行持放生、供灯等善法的佛子!
从下周一开始,《六祖坛经》继续传讲。一周两次,分别为周一、周四的晚上7:30。网页链接
我们得到赞美就心花怒放,被别人造谣就特别伤心,生怕在人前抬不起头来。其实真正剖析的话,不管别人怎么样诽谤,对身体根本无有伤害,而心没有形状、颜色、本体,也不会受到伤害。既然对身无害,对心也无害,外界的毁誉对自己又起什么作用呢?
ད་ཕྱིན་ཆད་འདི་ལྟར་བྱེད་མི་རུང་ངོ་།།
我们拖着一个亚健康的肉体和如此脆弱的心理状态,却要去面对这么复杂的人际关系和高压生活,如果没有精神的特殊力量和训练,很难感到幸福,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去读一读佛陀的书籍。
一直以来,我都将无著菩萨的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无论爱我或是恨我,赞我或是损我,助我或是害我,甚至见到我、听到我、忆念我,愿他们都能迅速获得解脱的菩提圣果。
我愿自己在每个新的一天里都能努力去做: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菩萨的大愿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落实到普通佛弟子每一天的愿与行当中来。也许做得还很不好,但依然要坚持发愿。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因此而变得不同。
扎西持林的秋天如此宁静,雪山松林之上,天空像洗过一般,澄净辽阔,没有一丝云彩。秋天的云最是短暂易散,如生命中种种经历,如感受,如心念,转瞬即消逝于碧空的无限开放中。
与大家共勉!
一直以来,我都将无著菩萨的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无论爱我或是恨我,赞我或是损我,助我或是害我,甚至见到我、听到我、忆念我,愿他们都能迅速获得解脱的菩提圣果。
一提到“修行”,很多人都会自然想到:抽出一段时间,把自己关起来,什么都不接触。其实,这样的条件一般人并不具足,也很难长期坚持。若能将修行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每天的行住坐卧,都不离善心善行,这才是最好的修行。
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是生命的自然现象,谁也无法逃避,也不要想去逃避。我们唯一能做到的,是寻找一个有力的方法,去面对、战胜这一切。在佛陀的人生哲理中,我们一定会找到最佳的答案。
《涅槃经》中记载了一个公案:在波罗奈国有个屠夫,名叫广额,每天杀羊无数,后来见到舍利弗尊者,生起信敬之心,在一天一夜之中受持八关斋戒,以此因缘命终之后转生为北方毗沙门天王太子。持戒的功德是如此之大,因此持戒修行之人活着安乐、充实,死后也会更加幸福安宁,所以不枉得个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