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微博 (10961~10980 of 13856)
2025 (86)
索达吉堪布 (2797)
索达吉藏文化 (1530)
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2214)
希阿荣博堪布 (192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1966)
慈诚罗珠堪布 (1278)
慈诚罗珠藏文微博 (286)
达真堪布 (1865)
一共收录了13856条微博
>>导出微博>>
反之,破戒之人诸佛远离。诸佛菩萨功德大海不会容纳破戒者的臭恶尸体,这并非是佛菩萨不慈悲,而是因为破戒与持戒犹如水火般不能相容。《入中论》云:“犹如大海与死尸,亦如吉祥与黑耳,如是持戒诸大士,不乐与犯戒杂居。”《赞戒论》云:“染上破戒过患无心者,一切圣者护法亦远离。”
广阔无垠的天空中,乌云不会停留太久,它来自于天空,也消失于天空。同样,一切烦恼也并非实有,它来自于虚无的法界,也消失于虚无的法界,之所以能给你带来痛苦,是因为你把它当成了真的。
依靠持戒的功德就能在所生之处常得见佛,且不会堕落恶趣险道中,也不会转生在无佛出世的地方,无论生于人天善趣或清净剎土中都能常常值遇佛陀。《持心梵天所问经》云:“梵天白佛,何谓亲近如来行?佛曰,宁失身命,不毁禁戒。”
我们自己的内心越清净调柔,他人具有侵犯性的言行对我们造成的困扰和伤害就会越小,所以那些会激怒我们,让我们感觉受到伤害和干扰的“可恶”的人和事,就像一位严苛的老师,毫不留情地指出我们的问题。没有它们,我们往往很难意识到自己修行中的不足。
内心真、善、美到极致的表现,正是普贤十大愿王所描述的境界。虽然我们还没有亲证那不可思议的境界,但对证悟者的净见量我们有坚定的信解,日日受持、恒不忘失普贤行愿,以为引导,一步步回归自性的万德庄严。
前世后世存在吗?物质能否产生心识?佛是真正的量士夫吗?众生能解脱吗?这四个问题,可能是当今不少人的困惑。明天(周日)上午8:00-12:00、下午14:00-18:00,我们佛学院的部分法师将会对此展开一场探讨和辩论,有兴趣的人可以来听网页链接
不分别,不是说你需要如聋如盲,学佛不是要让你的洞察力和行动力越来越弱,相反佛法的闻思修使你能更敏锐深刻地看到问题,只是你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易就随之陷入憎恶愤怒怀疑失望爱贪等狭隘极端而肤浅的情绪中。你的视角更宽广了,所以更能理解、宽容、悲悯。
《华严经》说:菩萨护持清净戒律时,心不染著色声香味触。教诲众生,不求威势、种族、富饶、色相、王位等,对这一切也不染著,只是坚守净戒。为了远离一切缠缚、贪求、热恼、诸难逼迫、毁谤乱浊,得到佛所赞叹的平等正法。
菩萨持戒时,假使一天中有无数百千亿那由他诸天恶魔,每个都带着百千亿那由他天女,这些天女于五欲法均极善巧,且相貌皆端正姝丽诱惑人心,执持着各种珍宝玩具扰乱菩萨道心。菩萨心想:“五欲是障道之法,乃至能障无上菩提,以此正念,对彼不生一念贪欲之心。”因此作为大乘修行人持戒的标准更严更高。
藏地大名鼎鼎的米拉日巴尊者,当年在山洞修行时,唯一的家当就是一把茶壶。后来有一次不小心,茶壶掉在地上摔成了碎片,米拉日巴非常心痛,却以此证得了无常的深层境界。可见,失去自己最心爱的东西,有时候也不一定是件坏事,人生在这边对你关上一扇窗,或许在那边已经为你打开一扇门。
因为我们看到的东西太多、知道的更多,所以我们想要的东西太多,要不到的东西更多,因此,我们的烦恼也越来越多,在如今这个时代,人们更需要的,是适当地学会放下。
居士五戒杀盗淫妄酒,不是一经皈依便自动默认或强制受持的,但作为在家学佛人,若什么戒都不守,那也很难有真实的进步。各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能力,选择受持居士戒中的一条、多条或全部。把持戒看成是向健康生活方式的转变,很多事做起来就轻松多了。